伏晶;孙理想
目的:探究曲伏前列素联合倍他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9月圭亚那乔治敦医院收治的POAG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6例,对照组给予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0.25%倍他洛尔滴眼液,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眼压值为(17.02±2.5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2.85)mmHg,联合组眼压下降幅度为3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2%;联合组平均视敏度(MS)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缺损(MD)及丢失方差(LV)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伏前列素联合倍他洛尔治疗POAG患者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对重症感染肺炎儿童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的重症感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CT、IL-6、IL-8、IL-10、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PCT、IL-6、IL-8、IL-10、TNF-α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PCT、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7d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结论:PCT与炎症因子水平可以反映重症感染肺炎的病程发展情况;美罗培南联合常规治疗可以使患儿PCT及炎症因子水平较快的恢复到正常水平,提高重症感染肺炎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勇超;朱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对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率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下胸腹腔镜根治术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单肺通气技术分为A(单腔气管插管,n=32)、B组(双腔气管插管,n=28),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淋巴结清扫情况,记录手术不同时间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气道峰压值(Ppeak)、肺毛细血管血氧含量(CcO2)、动脉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氧含量(CvO2)的变化,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A组导管定位时间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②A组T2、T3、T4点HR均高于B组,T2、T4点MAP低于B组,T1、T2、T3、T4点PaO2高于B组,Qs/Qt低于B组,T2点Ppeak低于B组,T2、T3点PetCO2高于B组.③A组咽痛、声嘶及气道水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论:食管癌患者在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单腔气管插管条件下行胸腹腔镜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高,同时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浩;王忠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药物再控糖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实施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HbAlc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结果: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FPG、P2hBG、HbAlc、ALT、AST、Cr、BUN相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IR、FPG、P2hBG、HbAlc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升高、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50%较对照组明显低,HbAlc达标率92.50%显著高;治疗后仅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r、BUN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ALT、AST较对照组明显低,Cr、BUN明显高.结论:沙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再控糖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较格列美脲显著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琴;彭学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定性分析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细胞核的大小并统计Ag-NOR的数目.方法:同一个实验室分别培养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用胰酶分别洗脱贴壁生长的细胞,用核仁银染法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肝细胞与肝癌细胞Ag-NOR数目,肝细胞1~3个,肝癌细胞4~8个,且肝癌细胞较正常肝细胞大、形态不规则.结果: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活性相差较大,正察常肝癌细胞的活性与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较密切.结论:本实验说明AgNOR颗粒数目对肝癌细胞活性具有较高估测价值.
作者:陈冬梅;林良静;李志刚;侯秋妹;刘芳;胡琦;杨粤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4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20例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不良反应、疗效、病死原因、病死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前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00%显著高于研究组10.00%;研究组心衰、心源性休克、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病死原因发生几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研究组病死率10.00%显著低于常规组40.00%;研究组治疗中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常规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联合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病死率.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TIMP-1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IF-1α在NSCLC(80/96)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8/96),TIMP-1在NSCLC(71/96)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96).低分化中HIF-1α、TIM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Ⅲ-Ⅳ期中HIF-1α、TIM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HIF-1α、TIM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而NSCLC中HIF-1α、TIMP-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吸烟史、病理类型无关.结论:HIF-1α、TIMP-1在NSCLC的发生、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NSCLC临床治疗的靶点之一.
作者:马丽梅;吴勇;郭香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行膝关节ACL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拒绝行关节松动术和CPM康复治疗,而仅接受传统康复锻炼的2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余行关节松动术联合CPM康复治疗的4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角度,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CPM可有效改善膝关节ACL重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钱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根据盐酸罗哌卡因应用剂量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R10组50例(应用10mg的1%盐酸罗哌卡因)、R12组50例(应用12 mg的1%盐酸罗哌卡因)与R14组50例(应用14mg的1%盐酸罗哌卡因).观察对比三组产妇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指标、麻醉效果、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三组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与1minApgar评分情况.结果:感觉阻滞指标中,R14组与R12组维持时间高于R10组,其中R14组高于R12组;R14组与R12组高阻滞平面低于R10组,其中R14组低于R12组.运动阻滞指标中,R14组与R12起效时间、完善时间低于R12组,维持时间高于R12组.R14组与R12组麻醉Ⅳ级的发生率均高于R10组,但R14组与R1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4组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均高于R10组与R12组.三组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与1minApgar评分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考虑麻醉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面,12mg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具更麻醉起效快、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秦旭;姚建武;单家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睡眠监测以及头颅MRI检查,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的OSAHS发病率.同时,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OSAHS分为OSAHS组66例,对照组44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水平,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并将OSAHS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OSAHS组33例,中重度OSAHS组27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结果: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OSAHS发病率为57.69%(60/104).OSASH组患者BMI指数为(2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4.1),差有异统计学意义.OSASH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评分为(8.2±5.8)分、(6.1±5.1)分,而mRS评分分别为(2.9±1.5)分,(1.7±1.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OSAHS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均显著低于中重度OSASH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OSAHS发病率较高,且OSAHS的发病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陈建霞;张春鹏;李秀艳;宋学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80例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冲顶法组(n=40,种植体41枚)和水压法组(n=40,种植体42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颌提升高度、骨吸收高度、种植体存留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水压法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冲顶法组;两组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通过随访24个月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延长,两组骨吸收高度均逐渐升高,水压法组在术后3、6、12、24个月时骨吸收高度均明显低于冲顶法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在术后24个月时,两组植体存留率分别为97.56%、97.6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冲顶法和水压法均具有植体存留率高、并发症低的优点,可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利于同期种植修复,但和冲顶法比较,使用水压法术后疼痛感更轻、骨吸收程度更小,效果更佳.
作者:蒋波;何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与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我院65例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病例分为2组,A组(n=30)直接盖髓术中选用氢氧化钙,B组(n=35)直接盖髓术中选用MTA,比较2组术后3月、术后6月盖髓成功率,术前与术后6月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患牙活动度评分,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SCL)-90评分,露髓点牙本质桥复查情况.结果:B组术后3月盖髓成功率(91.43%)与术后6月盖髓成功率(97.14%)均明显高于A组(70.00%、76.67%);术后6月,B组IL-6、IL-8、TNF-α水平、疼痛程度、GI、SBI、牙齿活动度、SCL-90各项内容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A组23例成功患者中12例(52.17%)产生牙根继续生长现象,但生长速度慢,B组34例成功患者中31例(91.18%)牙髓活力正常,并产生牙根继续生长现象,生长速度较快,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患者直接盖髓术过程中选用MTA代替传统氢氧化钙,可改善机体炎症,减轻患牙疼痛及活动程度,优化牙龈状况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欣如;朱金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铁过载情况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随诊监测铁含量的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16例,移植前对患者进行铁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和铁过载组,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感染情况、复发率、生存率等.结果:aGVHD、细菌感染在两组AML患者发生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真菌感染、CMV感染例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铁过载组AML患者总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铁过载组ALL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铁过载导致GVHD发生率、总生存率降低,细菌感染发生率、复发率升高,临床需根据患者铁代谢指标给予去铁治疗.
作者:李旭;张晴;高长俊;任蓉;韩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电子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63例.甲组行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乙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甲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乙组少;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别;甲组首次下地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较乙组短.结论: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电子输尿管镜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王豫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耐药性调查结果.方法:从医院信息统计平台调取儿科病区2016年所有应用抗菌药物患儿的电子病历,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其中95例住院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数据,分析送检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并总结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①95例患儿中,一联抗菌药物占80.00%,联合抗菌药物占20.00%;以治疗用药、预防用药为主(86.32%),治疗+预防用药相对较少(13.68%).②所有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为263.5,使用强度(AUD)为25.22.③共使用抗菌药物24种,149例次,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占总DDDs的80.49%,与例次率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占79.19%)一致.④送检样本中前6位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91株,革兰氏阴性菌占64.95%,革兰氏阳性菌占30.05%.⑤革兰氏阴性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耐药率较低.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为给药时机、疗程及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结论:2016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细菌耐药形势不乐观,应根据药敏结果谨慎选择抗菌药物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以控制细菌耐药率增长.
作者:姜哲;宋俊;樊晖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64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将纳入患者分为早期组(n=32)与延期组(n=32),早期组在发病7d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延期组在发病7d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中与术后指标、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总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分别为0.0%、(9.49±2.45)d、(142.64±72.57)IU/L、(1254.36±457.15)IU/L显著低于延期组的11.8%、(13.21±4.38)d、(194.51±108.32)IU/L、(1518.49±522.08)IU/L.结论:发病7d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胰液引流通畅,控制胰腺炎病情发展,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廖作富;李军;谢江;俞阳;陈中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60例p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均予钙剂、质子泵抑制剂及补钾等治疗,对照组予地塞米松40mg/d口服,连服4d,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匹多莫德口服液0.4g/次,2次/d口服,2周后1次/d,再连服6周.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以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IL-4升高,IFN-γ、IFN-γ/IL-4降低,PLT、PCT升高,MPV、PDW降低;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较高,CD8+较低,IL-4较高,IFN-γ、IFN-γ/IL-4较低,PLT、PCT较高,MPV、PDW较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匹多莫德能提高pITP疗效,并对机体免疫状态、血小板参数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高长俊;倪金凤;蒙长虹;韩洁;韩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均留取血清样本,测定患者血清Cor、ACTH、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外周T淋巴亚群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d,两组Cor、ACTH、CRP均上升,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d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可减少患者机体应激及炎症损伤,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作者:李力;魏东;李水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BTE Primus RS和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方法:纳入60例病程≤2月术后下肢骨折患者,随机按1:1分组,30例接受常规运动疗法+BTE Primus RS踝关节训练者归为试验组,30例接受常规训练运动疗法者归为对照组,训练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维步态参数,踝关节肌力,Berg平衡评分,Holden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步幅、步速、步长均显著提升,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肌力均显著上升,Berg平衡评分、Holden评分、Barthel指数和AOFAS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试验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优良率90%,对照组80%,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用BTE Primus RS和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总体疗效与传统运动疗法相当,但BTE Primus RS训练改善患者步态、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更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宝金才;张秀花;王志;王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11例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中11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LM组),97例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A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肌瘤残留和复发情况、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LM组患者术中失血量、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人工流产率都低于AM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另外,LM组患者术后感染率、24h肛门排气率也优于AM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是,LM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长于AM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伤口感染几率低、住院时间短、妊娠结局影响小、阴道分娩成功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行芳;王兰兰;谭红琼;李昭会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