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爱君

关键词:优质护理,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 语言功能恢复, 失语改善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功能及失语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语言信息量、流畅度、自发言语、复述及听觉理解能力、轻度失语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预后.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在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12日期间选取90例疑似肺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螺旋CT诊断.结果:螺旋CT对右肺上叶诊断正确率为97.14%,对右肺下叶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左肺上叶诊断正确率为92.86%,对左肺下叶诊断正确率为90.91%,同时对肺癌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4.29%、90.00%、5.71%、10.00%,肺癌在螺旋CT中主要表现为边缘存在小棘状突起或呈锯齿,存在血管集束征..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仲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交流能力的影响

    目的:本次针对老年性耳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对心理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耳聋伴耳鸣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九十八例,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组的患者为四十九例,对照组的患者为四十九例.在给患者治疗期间,均口服了银杏叶胶囊、氨基酸口服液、甲钴胺,对照组治疗后,进行了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并且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听力、耳鸣情况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治疗时间二十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听力、沟通能力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性耳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病情,让患者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李增秀;何年云;赵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物质依赖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物质依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接收30例物质依赖状态患者进行护理,对物质依赖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以及物质依赖度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物质依赖度均比护理前有了提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物质依赖状态患者的治疗较为缓慢,护理人员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耐心细致,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合适护理方式,降低患者的物质依赖性.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它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上.我国解放后在防治结核病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患病率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HIV病毒的感染及多重耐药结核菌的增加,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报告多重耐药结核杆菌发病患者数约100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护理好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本院护理方法简介如下.

    作者:吴建华;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改进门诊预约质量的实施效果

    我院2014年开展门诊预约服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改进措施,提高门诊预约服务质量,增加门诊预约量,提高门诊病人综合满意度,全面提升了门诊管理质量.

    作者:刘莉;陶鸿雁;杨晓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强与输液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减少护患矛盾

    目的:讨论小儿输液护患之间的矛盾,总结减少发生护患矛盾的方法.方法:在我院急诊输液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输液24例护患矛盾随机分为2组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注射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普通静脉注射的同时护理人员采取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处理小儿输液过程中护患之间的矛盾,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余瑶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医院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从入住我院产科病房接受医院护理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的产房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远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差错率更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优化改进护理措施,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生产风险,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拉近护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赵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相关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器械名称等,配置相关设备,做好回收处理和清洗工作,检查包装器械质量,灭菌合格后送至手术室,进行清点.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及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情况等指标.结果: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医生满意度为72.0%.实施后,医生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未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为(18.90±4.53)分钟显著短于未实施前为(26.78±3.54)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器械包合格率,提高医生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冷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细胞肺癌24例化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6月间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后化疗患者2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全面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心理护理运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与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模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调研对象:200例我院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100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中有2例局部感染患者,3例盆腔黏连者,2例脂肪液化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00%,观察组仅出现1例局部感染者;同时数据统计知,观察组患者治愈率(56.00%)、总有效率(96.00%)、出血量(45.00±21.99mL)、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同时腹腔镜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较长.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以其创口小、恢复快、护理针对性较强,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肿瘤病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共5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将两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忠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士亚健康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护士亚健康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采用亚健康调查问卷分别对附属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急诊、ICU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将调查者按是否上夜班分成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是否有差异.结果:100名附属医院护士中存在亚健康的有64名,其中上夜班的占68.8%,不上夜班的为31.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个科室进行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诊与内科和妇科、ICU与内科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科室比较不存在差异.结论:上夜班的护士较不上夜班护士的亚健康严重;急诊科室的护士亚健康存在状态较严重.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对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病患放疗期间的效果以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86例食管癌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病患各43例,对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率、血清白蛋白正常率以及外周血红蛋白正常率而言,实验组病患均明显高于参照组[79.07%、83.72%、86.05%vs.46.51%、58.14%、51.16%];就营养状况而言,实验组病患明显优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病患放疗期间的效果十分理想,在快速改善病患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沈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机因素,并探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128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护理干预经验.结果:128例留置尿管患者有30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3.44%;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较男性明显更高,年龄≥60岁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较<60岁者明显更高,留置尿管时间≥7d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较<7d者明显更高,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留置尿管时间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并规范管理留置尿管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房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血库在2016年7月在采血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搜集以往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对应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血库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献血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低于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而献血者对血库护理的满意度高持续质量改进前,P<0.05.结论: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改进能够降低采血风险事件,提高采血质量和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洪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发展性照护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在IC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ICU早产儿6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的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发展性照护,对比两组早产儿日常喂奶量、出生1周时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日喂奶量、1周体重增加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x2=3.783,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护能够降低并发症情况,促进其身体发育,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正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疾病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质性肺病合并重症肺炎疾病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敖秉佳;信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发作性头晕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发作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未使用奥扎格雷钠,实验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52±1.01)d,参考组为(4.40±1.22)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分别是(10.68±4.60)d、(14.67±8.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无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所致发作性头晕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慧娟;耿培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一例

    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危重病,患者可因继发性凝血功能异常出现产后出血而致死亡.笔者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1例的入院治疗前全过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