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霞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系统性骨病及全身代谢性疾病.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多的国家,患病总人数已约有1亿.由于骨质疏松症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使用唑来膦酸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程度,降低骨折风险,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调查互助县肉与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为预防该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2015年间从互助县的几个大的超市、饭馆,共采集生、熟肉制品69份,进行食品检测(Lm).样品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增菌液(LB1、LB2)增菌后,采用PALCA琼脂(选择)平板和科玛嘉(CHROMagar)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T AS分纯培养基分离,作相应的生化试验及鉴定.结果:所测的69份样品中生猪肉阳性率为25﹪、熟猪肉阳性率为6.89﹪、生鸡肉阳性率为14.2﹪.结论:本次试验结果中猪肉阳性率较高,生、熟猪肉中都检出Lm.
作者:吉国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医院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从入住我院产科病房接受医院护理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的产房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远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差错率更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优化改进护理措施,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生产风险,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拉近护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赵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护理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以及病情选取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留置导尿,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100例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8例患者出现了尿路感染,占40%,4例患者出现了尿道损伤,占20%,3例患者插管后出现了尿潴留,占15%,2例患者出现漏尿,占25%,3例患者出现膀胱结石,占1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预防并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加快疾病恢复.
作者:杨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在食道癌患者治疗期间分别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食道癌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6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更长,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术后胸腹液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食道癌患者治疗期间分别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作者:周益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76例于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在规范治疗胰腺炎的基础上给予场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规范性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经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各项观察指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营养指标(PAB、ALB)分别为412.1±33.4(mg/L)、41.8±4.5(g/L)显著优于对照组(391.3±32.6(mg/L)、38.1±4.2(g/L)),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2.1±0.2(d)、3.2±0.3(d),显著少于对照组(2.8±0.6(d)、3.9±0.7(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舒适组,各120例.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8例(6.67%)显著低于传统组20例(16.67%),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114例(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92例(7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鲁梦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药效学和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全麻骨科手术患儿,年龄1~12月.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测定:40例婴儿随机分为L1、L2、L3、L4组,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和ED95.(2)肌松时效观察:其余40例随机给予1倍ED95(L5组)、1.5倍ED95(L6组)、2倍ED95(L7组)、3倍ED95(L8组)罗库溴铵,记录插管条件、起效时间、恢复时问、恢复指数.结果:婴儿罗库溴铵ED50为175.14μg/kg,95%可信区问(CI)69.96~533.62μg/kg;ED95为232.31μg/kg,95%CI 90.42~728.62μg/kg.随着罗库溴铵剂量的增大,L6组、L7组、L8组起效时问明显短于L5组(P<0.05或P<0.01),肌颤搐恢复时间明显长于L5组(P
作者:豆启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在接受治疗的48例肝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同期入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CHE、AFU、GGT、AFP、BMG、TBA、ALT、AST)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从轻到种的顺序排列时患者的AFU和AFP指标递增,ALT和AST指标递减.结论:在肝脏疾病患者中使用临床生化检验,不仅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而且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西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8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高热护理、关节疼痛的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有效护理,症状好转.结论:正确用药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曲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8日直至2017年12月11日,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后的住院时间(15.01±0.24)天、护理干预评分(95.01±1.24)分、症状改善时间(10.15±0.12)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显示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患104例展开调查,所有病患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照组,同时于2014年3月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且在管理后开展二次调查,作为调查研究的研究组,对比管理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发病情况,调查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调查主要是根据各类低血糖易发因素,共建立调查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为100%.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并发症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而对比管理前后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对性护理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病人数与发病率均显著少于护理干预前,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并发症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采用科学的针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保证糖尿病病患的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寒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患者原有饮食习惯,干预组制订个性化饮食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干预前后胸腔积液吸收状况及病灶变化、干预前与2个月时的痰阳性例数.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胸腔积液显著减少或消失症状及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7,P=0.002),两组的结核病灶显著缩小或闭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216),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结论: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控制和肺结核的康复有良好疗效.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包装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问题.方法: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改进,研究对策.结果:纸塑包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质量也得到保证.结论:优化了纸塑包装操作的操作流程,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纸塑包装更安全可靠.
作者:蔡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囊肾的患者进行护理,住院期间做好生命体征观察,PCI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并指导心脏康复训练,血压管理,合理饮食,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后好转出院,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黄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尿液常规检查作为一项有价值且操作简便的临床检验项目,在泌尿生殖系、循环系统、肝、胆、内分泌等方面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尿液检验技术和仪器更新换代频繁,使得检验灵敏度和精密度得以有效提升,为医生精确诊断病情、更好地判定治疗效果、有效地估计病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下面结合实际对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赵春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将13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7例,采用单一用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67例,采用联合用药(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平均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5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联合治疗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良好药物,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颇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明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护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找到适宜的护理方式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至我院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针对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模式,给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约为98.3%,对照组仅为9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病患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骨科患者的治愈率,缓解护患矛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30例,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作者:龚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