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艳
目的:分析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统计其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单一腹部超声、单一阴道超声及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结果:经统计分析,120例患者中,单纯依据腹部超声影像共检出99(82.50%)例异位妊娠,依据阴道超声影像共检出109(90.83%)例异位妊娠,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共检出116(96.67%)例异位妊娠,以联合超声检出率高,其次为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18,P=0.001).结论: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能取得更好的检出率,可为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提供高价值影像学依据.
作者:文秀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为主题,活动前对我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提高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比较,活动前后对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操作及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操作重要性的认同.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侧脑室引流术后ICP监测规范分别为80.12%和96.2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科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规范了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操作,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潘道玉;王忠丽;李千;安晓静;方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入磷酸肌酸钠的方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6%.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薛秀珍;戴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7例.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给予实验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纯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溶血是检验科临床生化检验常发生的影响和干扰,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此种现象,如试管不洁、过度震荡或摇晃、采血过快,检验中水浴温度过高以及采血时进入了空气等[1,2].一旦发生标本溶血,不仅会破坏红细胞,还会干扰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破坏释放的物质,影响检测结果,可能造成患者多次重复就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可直接导致医师误诊而发生意外情况.因此,为确定标配溶血对常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70例自愿接受检验的志愿者进行溶血与非溶血的检验结果对比,现将结果与内容总结如下,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廖江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痹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6%,对照组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痹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彭丽芬;刘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8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界限,比较2013年8月~2016年7月(实施前)、2013年8月~2016年7月(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运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测评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6%、89.78%.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2.83%和98.74%,均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χ2分别为5.163、7.916,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中国论文网.
作者:兰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模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调研对象:200例我院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100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中有2例局部感染患者,3例盆腔黏连者,2例脂肪液化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00%,观察组仅出现1例局部感染者;同时数据统计知,观察组患者治愈率(56.00%)、总有效率(96.00%)、出血量(45.00±21.99mL)、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同时腹腔镜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较长.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以其创口小、恢复快、护理针对性较强,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症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对患者探讨优质的护理方法,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之前,患者SAS评分为(57.46±3.25)分,SDS评分为(61.42±3.6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3.26)分;在护理之后,患者SAS评分为(40.65±3.63)分,SDS评分为(42.54±3.6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4.26)分,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差较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房力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2-2017/2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照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护理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具体影响,提高心血管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2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分为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舒适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一致,各60例.对比两组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消极情绪情况.结果:组间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对比,采取舒适护理的实验组均优于采取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白玛措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洪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方法:我院从2016年2月开始对抗菌药物进行强化管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干预前的3.6%,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管理与干预,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胜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65例为一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值和护理效果对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大(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值对比同期对照组数据明显降低(P<0.05);在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对比同期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果: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血库在2016年7月在采血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搜集以往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对应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血库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献血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低于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而献血者对血库护理的满意度高持续质量改进前,P<0.05.结论: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改进能够降低采血风险事件,提高采血质量和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洪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焦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焦虑抑郁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联合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服用黛力新联合多虑平进行治疗,以一个月为治疗周期,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种给药方案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基本控制20.0%,显效27.5%,有效27.5%,治疗组分别为38.0%,25%,27%没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治疗一个月后睡眠障碍、迟滞、绝望感三种因子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焦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文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文章主要对我院2014-2016年共收治脊柱损伤80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吕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探述在ICU中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循证组患者行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循证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ICU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专;叶彩霞;黄彩霞;梁顺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0-6岁儿童预防接种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处理实践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本社区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接种门诊710例0-6岁儿童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有21例,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良反应症状均在5日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随后的半年电话采访中没有儿童出现严重的其它不良反应后果.结论: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多样,预防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密切关注儿童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原因留置尿管所导致的感染因素,降低感染感染率.方法:通过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3例患者留置尿管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随着尿管带管时间的增加,病员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明显增加.在对留置尿管的时间分别为5天、10天、15天、>16天的观察中,病员发生尿路感染的百分比分别占8.7%、17.39%、30.43%、43.48%.尿培养检出的病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杆菌,此外还有真菌感染.结论:长时间留置尿管是造成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对留置尿管病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机率.
作者:何刘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