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学生早期培训基地预备班选拔体检时应注意的问题

尚申堂;谭学仕;石昌德

关键词:飞行学员, 体格检查, 早期培养
摘要:随着招飞改革的深入,对飞行学生的早期培训纳入日程,飞行学生早期培训基地相继而生,要求办预备班的学校越来越多,有的从高二组班,有的从高一招生时即组班,其目的是集中培养、造就更多合格的飞行学员人才.
航空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人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医学评价

    目的探讨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功能状态,评价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飞行人员的医学结论.方法对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期间连续住院的13例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飞行人员进行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有关的血液动力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功能,了解是否存在血液动力学改变和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13例飞行人员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血管系统全面检查发现,其中合并有冠心病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预激综合症2例,有明确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者3例,其余6例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根据临床、心电生理学和心功能检查,提出对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飞行人员进行医学鉴定时,应视其是否合并严重的心脏病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否影响心脏功能而定.如果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有严重的心功能障碍者应予于停飞;如果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也无影响心脏功能情况者可考虑继续飞行.

    作者:陈同欣;王露今;王学娟;陈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飞行人员内科体检和医学鉴定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飞行人员大体检是空勤疗养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我院多年来大体检的情况,对影响内科体检和医学鉴定质量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康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飞行教员抗荷动作及其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飞行教员抗荷动作的正确程度,以发挥其带教作用.方法采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对来院疗养的70名飞行教员进行训练.测量训练前各自做习惯动作和训练后标准动作的4项观察指标和达标率,对其中部分人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及心眼距,按公式推算加速度耐力.结果习惯动作达标者仅5人,占7.1%;学习标准动作后,达标率提高44.3%,但仍低于训练后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88.9%的达标率.讨论飞行教员应首先掌握抗荷理论和标准的抗荷动作,以便向学员传授正确的知识,培养高素质的飞行员.

    作者:罗新民;余杰;李诗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激酶用于高血压全脑室内出血治疗的护理观察102例

    我科于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采用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注射尿激酶方法治疗高血压全脑室内出血病人102例,死亡12例.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观察措施,取得了明显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晓连;王连仲;闻华;刘玉晖;赵丹丹;杨景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院后勤社会化给护士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后勤社会化势在必行.上海市早在3年前就尝试将医院后勤推向社会,医疗卫生单位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规范地分流到行业和社会,根本改变医院办社会的旧模式.笔者对上海某区4家综合医院后勤社会化后给护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如下探讨.

    作者:惠菊芬;陈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新进展

    亚临床肝性脑病(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SHE)是指慢性肝病病人无明显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检测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能诊断的肝性脑病[1].SHE为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潜隐性大,不易被发现,患者虽形似正常,但操作能力和应激能力减低,使从事高空、机械、驾驶等工种的患者易发生意外.近年来国外学者对SHE研究的报道较为多见,国内则起步较晚,有关报道不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登城;宁晓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4h滚动式飞行航卫保障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高强度、全天候、全时段作战的要求,本着练为战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训练大纲高强度要求组训方法,提高训练效益,近我部组织了24 h滚动式飞行训练,不仅涵盖了白天、黄昏、夜间、跨夜昼飞行等课目的特点,且连续飞行造成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作者:齐峰;郭壁砖;姜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务干部伞训伤调查

    目的调查空降部队医务干部伞训伤的发生率,提出预防重点及措施.方法询问登记受伤史,检查伤情,填写伤员调查表.分析伞训受伤率,人均伤次,伞训伤的类型及伤病率,以及引起伞训伤的相关因素.结果伞训受伤率为88.46%,人均伤次为1.29.伞训伤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直接关系.伞训伤以骨关节损伤多见(53.9%),其次为肌肉损伤(46.2%)、皮肤软组织损伤(28.9%).各部位损伤中以颈项肌扭伤常见(28.9%),其次为踝关节扭伤(21.2%).骨折发生率为7.7%.致伤因素中以技术动作错误常见,其次为缺乏保护措施,疲劳.结论此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国内外空降兵训练伤调查结果,应重视预防并减少医务干部伞训伤.

    作者:吴小云;程霞;李菊成;熊南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装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航卫保障体会

    随着高性能战斗机不断装备部队,改装新机飞行员的航卫保障工作被列为卫勤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我部两年来已完成飞行员的新机改装,针对其特点,我们制定了航卫保障措施,圆满完成了航卫保障任务.

    作者:郑斌芬;赵利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航空军医》论文刊载指标的综合分析

    目的对<航空军医>杂志刊载论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客观评价.方法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逐年检索1996~2001年<航空军医>被收录的文献,统计有关指标从信息量指数、载文及栏目分布、学科分类、主题词词频、论文作者与单位情况等方面进行检索,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航空军医>杂志的信息量指数为0.48~0.86篇/页,6年平均数为0.63篇/页;刊载的论文基本反映了统计区间航空医疗卫生事业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基本覆盖了航空卫生专业的所有内容;高频主题词所代表的研究学科和领域,为近年来航空医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有关航空卫生保障和空降卫生保障的论文占73.19%,发表论文数量在6篇以上的有14名作者.

    作者:张凌;肖鲁;张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轮战期间航卫保障的几点体会

    轮战对于航空兵作战部队来说是经常要担负的任务,部队到达一个新机场,环境陌生,因地域、季节、气候、担负的任务以及心理负荷的不同,对飞行员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关系到轮战任务的完成.因此,如何做好轮战期间的航卫保障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参加轮战期间的几点体会.

    作者:陶宏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强击机部队应急战训的航卫保障

    强击机是我军主要战斗机种之一.它具有速度快、低空飞行性能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是攻击陆地、海上目标,配合实施攻击战、歼灭战极为重要的武器.搞好强击机部队的航卫保障,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我部曾多次进行应急出动跨区战训,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各种演习任务,多次受到表彰.现将我们在飞行三个阶段航卫保障中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薛海松;于方;刘锡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飞行学员输尿管结石误诊1例

    1临床资料飞行学员,男,20岁,就诊时自述腹痛、恶心、呕吐.检查:体温37.2℃,血压120/70mmHg.查体:腹肌稍紧张,右下腹麦氏点附近压痛,无反跳痛及其它不适.查外周血白细胞12.0×109/L.航医决定先留队观察,并肌注阿托品0.5 mg,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单位,次日症状消失,航医误以为是阑尾炎保守治疗有效,又续用青霉素两天后出院.事隔3 d后,该学员再次出现腹痛,为阵发性绞痛,在上级医院行腹部X线、B超示:右输尿管下段结石(0.5cm×0.6cm),后经治疗,结石排出,学员顺利复飞.

    作者:徐勇;韩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系航医服务航医再创佳绩--写在纪念《航空军医》杂志创刊45周年之际

    <航空军医>杂志经历艰苦创业、曲折磨难和不断发展,迎来了创刊45周年的喜庆时刻.在这值得庆贺的45周年之际,我们编辑部没有举办隆重的庆典,也没有刻意制造新闻炒作的热点和追求光彩照人的排场.

    作者:王志翔;张延藏;鲍杭中;朱增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带状疱疹误诊为腹膜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在无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左下腹持续性疼痛2 d就诊.体温37.4℃,全身淋巴结不大,全身未见红晕、皮疹和水疱,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下腹触痛明显,无固定压痛点,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作者:张小和;肖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飞行员脾破裂治愈1年后放飞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歼-6飞行教员,飞行总时间1 033 h.患者在2000年2月底发生车祸,身体左侧被车门挤住,感左下腹疼痛较剧,面色苍白,意识尚清醒.急送驻地陆军医院,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作者:张福忠;刘昌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飞行参数记录加强航卫保障工作的体会

    高性能战斗机上的飞行参数记录器可以将每次飞行中飞机状态的各种参数连续记录下来,供机务和训练部门分析.已有报道,用飞行参数记录结果分析飞行员承受的负荷,作为航空卫生保障的参考资料[1].笔者使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上百架次训练飞行起落,颇有收获,愿向同道介绍.

    作者:唐文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杭州疗养地不同季节疗养后飞行员血氧饱和度变化

    目的观察杭州疗养地不同季节疗养后机体血氧饱和度变化,探讨据此指标定量评价疗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月份来杭州疗养的外地歼击机飞行员和杭州本地的歼击机飞行员为对象,分别测量5月、7月、10月和1月份疗养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春季疗养后比疗养前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春季外地飞行员疗养后血氧饱和度比杭州本地飞行员疗养后升高明显(P<0.05).其它季节疗养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杭州疗养地春季疗养可使血氧饱和度升高.血氧饱和度可作为春季疗养效果评定的定量指标.外地飞行人员来杭州疗养的效果更好.

    作者:李交杰;季思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常见病,因而倍受各国高度重视.SAS患者白天打嗑睡和疲劳感,不仅给患者身心和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也容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和产业事故.提高国民认识睡眠障碍的危害性,建立相应研究机构和诊疗体制是各国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来虎;叶发林;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飞行员地面晕厥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歼-7 E飞行员,飞行时间2 200 h,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飞行耐力好,平衡机能佳.2002年2月27日16:30患者由坐位起立时突发晕厥,5 min后,航医赶到现场,查:血压100/65 mmHg,面部及口唇蜡样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6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史志广;陈月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航空军医杂志

航空军医杂志

主管: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