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科研管理的几点做法

郭立新;樊光辉;彭世喜

关键词:
摘要: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是科技兴医、科技兴院的主要手段.加强临床科研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使科研工作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新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血管性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胆总管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和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道狭窄,食管恶性狭窄,食管气管瘘,及纵隔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分析.材料与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4例,恶性食管狭窄7例,恶性食管肿瘤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4例,全部操作均在电视透视监视下进行.4例采用经皮肝穿胆道置入内支架均获成功,其中3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1例先行胆汁引流术(PTCD)后再置入金属内支架.支架植入后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化疗.7例恶性食管狭窄,4例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均一次性顺利完成内支架置放.8例内支架置入术后加动脉化疗,平均生存期为8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动脉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能的胆道、食管恶性梗阻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

    作者:纪正华;邓奕;王亚瑟;李勇;赵燕平;杨彩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探讨

    目的通过69例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探讨,提出解决办法,为减轻患者痛苦做出努力.方法采取两种药盒植入位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左胸壁皮下药盒植入术及右股动脉穿刺,右腹壁皮下药盒植入术.结果69例患者中切口延迟愈合或开裂3例.结论术前准备的充分程度、操作技术的水平提高、术后护理的完善是预防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关键.

    作者:席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情绪稳定剂的毒副反应

    躁狂抑郁症的患病率通常为1%,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近在世界范围内9个研究报告发现其患病率远比这高,其半年内的患病率为2.6%,而终身患病率高达7.8%,有关躁狂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精神科学界推荐为情绪稳定剂,这些药物大多为抗抽搐药物,尽管这些药物在治疗躁狂抑郁症时没有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可,但由于其疗效好,而广泛地应用,这些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妥泰、锂盐、拉莫三嗪(Lamotrigine)、加巴喷丁(Gabapentin)等,由于以上药物长期大量的应用,也在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毒副作用,现归纳如下: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麻滴鼻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制剂中多组分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56.8nm和278nm.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0.27%,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3%,RSD=0.60%.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费寿耆;胡祥珍;刘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在脾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在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脾损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结果21例脾动脉损伤均采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疗效满意.结论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适用于脾损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脾损伤治疗方法.

    作者:吴根华;沈国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9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大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CR+PR81%(64/79)1、2、3年生存率分别占73.4%、48.1%和20.2%.结论采用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文锡荣;谢昭雄;许国平;洪建文;陈盛亮;许玩兰;黄凤;刘惠敏;吴素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

    目的探讨眶上神经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56例(67眼),并与43例(50眼)不用确炎舒松A穴位针灸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治疗时间、起效时间、止痛时间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小川;李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

    目的探讨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肝转移瘤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二组,A组采用肝动脉内栓塞加腹腔干或脾动脉持续时辰灌注5-FU,5-FU使用时间为连续5天,灌注时间为10PM-10AM,B组单纯行肝动脉内栓塞化疗术.两组治疗间隔时间均为30-40天.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1.1%和45.0%,A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7.6%,B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和10.0%,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可提高生存率而不影响生存质量.

    作者:王兴华;李立;陈新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护理对策

    目的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北京伟力公司生产的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2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治疗临床体会

    新生儿泪囊炎是常见的眼病,其治疗方法目前有争论,我科自1980-1997年诊治了45例新生儿泪囊炎,方法为泪道探通,获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木哈太;严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关于经营假劣药品的责任划分

    1 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要求<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对药品经营企业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认证,合格者发给认证证书;不合格者取消其经营资格.

    作者:聂仁强;冉启文;钟琴;吴诗礼;钱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在中毒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外源性毒物(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精神类、安眠类药物中毒等)或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例:尿毒症、肝性昏迷中的血氨、高血脂等)以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徐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入WTO后转变医院经营理念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已逐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医疗部门,不可能脱离市场这个大环境而独立运行.

    作者:温玉清;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显微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我们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或联合硅油、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9月收住的52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作书;唐犀麟;孟永安;郭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价值.方法对67例78个肾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29例34个囊肿选用10%皮维碘,38例44个囊肿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选用10%皮维碘硬化治疗34个肾囊肿,显效26个、有效7个、无效1个,总有效率97.06%;术后出现轻微腰痛10例,低热3例.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44个囊肿,显效32个、有效10个、无效2个,总有效率95.45%,术后出现腰痛25例,低到中度发热17例,醉态6例,并出现休克1例.选用两种硬化剂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P<0.01)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肾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0%皮维碘是一种佳硬化剂.

    作者:胡兴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医疗质量

    近几年来,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订措施、上档次、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已发展成为在职职工1560人,开放床位1100张,年门急诊量7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7万人次,各类手术1.7万余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作者:王红杰;林乐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适应新形式的发展 做好护士长工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护理服务如何跟上时代发展需要,是每个护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作者:朱贻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硝唑在慢阻肺急性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甲硝唑在慢阻肺急性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998-2001年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急性期病人4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作平行对照,每组20例.青霉素组: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一次静滴,联合用药组:青霉素800万单位加甲硝唑1.0每日一次静滴,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青霉素组总有效率70%,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急性期的治疗中可常规使用甲硝唑,以提高疗效.

    作者:沃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8例临床观察

    1997年11月~2001年11月间,我们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628例(628眼),不仅简化了麻醉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避免了球后麻醉的潜在危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湘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产后尿猪留是指产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所致尿液不能排净,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为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在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

    作者:陈秀荣;袁巧红;周广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