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玉萍
目的:分析对比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48例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患者随机等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通过为期6个月-3年的随访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
作者:刘政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奥曲肽、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6--2015.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曲肽治疗,同时对比经过两组治疗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科技的发展与临床应用,对门诊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门诊部的管理体制、职能作用、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内涵建设将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1门诊成为名副其实的诊疗中心1.1门诊作为疾病治疗方便、快捷的途径,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工作面临竞争的压力使病人能不住院治疗就尽可能不住院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快捷的方式,把治疗疾病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减到小程度。
作者:侯艳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综述了国外、国内糖尿病医疗及护理门诊发展史,以及国外糖尿病门诊概况、国内糖尿病护理门诊概况及存在问题。
作者:何春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的联合检测。方法:选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常见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其保守序列标准盘,设计相应的多重荧光PCR体系作为标记物对上述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180例样本进行监测,该检测平台的敏感性为92.68%,特异性为85.6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多种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联合监测平台多通道荧光PCR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准确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技术要求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邸红芹;徐美丽;王晓玲;杨庆志;范海霞;王亮;张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对肝癌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进行查阅,总结认为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加强对肝癌介入诊疗术患者的心理干预,以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临床研究分组依据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观察组(43例):传统护理+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传统护理;通过对比血糖值差异,以突出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血糖值差异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针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可以确保糖尿病疾病的治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龚冬娥;吴彩霞;刘书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风险管理是一个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全院所有可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因此,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风险意识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现就管理工作中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司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67例。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照组产妇单独使用利多卡因药物,观察组产妇使用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药物,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麻醉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麻醉基本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当中,使用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安宏涛;张建红;解素勇;吴记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从我国的药物历史来研究分析,黄连在我国作为一种较为历史悠久的常用药物,它是一种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到如今所发现的黄连属植物大约有十六种,而大部分的黄连都分布在北温带地区,黄连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当中,将黄连列为上品药,该药无毒口味儿极苦、性寒。本研究主要就黄连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的探析,希望所得内容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沈妹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在医疗卫生和保健领域中,医患沟通不仅是长久以来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实践活动,而且也是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医学学术范畴。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在,医患纠纷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事件不断增加。而正常的医院秩序和医疗工作程序受到干扰,直接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正确的认识、预防和妥善处理医患纠纷,医患沟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医患纠纷中重点说明医患沟通的意义及其在医患纠纷作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手术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它的不确定性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心理研究者调查发现,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心理活动如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手术和麻醉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会受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的影响。目前,为了减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多数医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本文对术前访视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做以下综述。
作者:崔会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B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A组好,P<0.05;B组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向亦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根据孕激素使用剂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中效果相当,均可缓解患者月经不调的症状,且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儿童牙外伤常发生于混合牙列早期(9—10岁),且男孩高于女孩,年前恒牙具有髓角高、髓腔大的特点,牙髓损伤坏死后,患牙根尖常未闭合,甚至呈喇叭口状,若未能及时和正确治疗,上皮鞘将受到持续破坏使牙根停止发育。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的因素为:(1)治疗前的临床诊断;(2)治疗中的无菌操作和小的牙髓损伤程度;(3)良好的盖髓剂和封闭性能好的充填材料。[1]
作者:史锦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疗法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录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60例资料,随机分组法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基础治疗+中药治疗;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对比2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胰腺炎患者进入重症阶段,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变,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为主;中西医联合疗法效果优于单一基础治疗方式;本次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禁食时间、手术率、腹胀消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优越,死亡率、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谢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特点是脱髓鞘和轴突退化。既往认为MS主要为白质区域炎性脱髓鞘病变,灰质病变很少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病理研究表明病变同样可以累及灰质,且40%到60%的MS患者存在灰质病变。1962年,Brownell和Hughes对MS死亡患者尸检后,第一次描述了其灰质的病变[1]。他们在22例MS患者中总共检测到了1595处灰质病变,其中26%的病变位于灰质或者白质和灰质交界区。后续的研究中发现,灰质的髓鞘脱失更为广泛[2],本文主要阐述多发性硬化的灰质病变特点。
作者:张赵遗;耿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到我院妇科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妇科急腹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诊断方法分成采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的观察组(49例)与单纯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测的观察组,漏诊1例(2.04%),误诊1例(2.04%),诊断准确率4.08%。仅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漏诊3例(6.12%),误诊4例(8.16%),诊断准确率14.28%。观察组误诊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高,为提升诊断效率,可在腹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加入阴道超声联合诊断,通过联合超声诊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贺曼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鹏;郭兴美;潘淑梅;李昱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