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莱温守恒模式在一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郑俏俏

关键词:守恒模式, 新生儿颅内出血, 护理
摘要: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脑损伤,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莱温守恒模式通过运用守恒原则对患者进行评估,辨别其行为改变和患者在适应疾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水平的改变,再进行护理干预。本文运用莱温守恒模式照护一例颅内出血患儿,通过介绍案例、莱温守恒模式的4项守恒原则的解释、护理程序的方法介绍及运用,提出护理问题并采取护理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守恒原则与护理程序相辅相成,该理论中的护理程序围绕着守恒原则进行,守恒原则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科的教学初探

    耳鼻喉教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的教学课程。为更好提高授课质量,引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是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学有所用”的技能型医学人才。在本次探索中,引用构建式教学法[1]、Sandwich教学法[2]]和创造性思维[3]结合于本科生理论学习与见习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伟;李兵;伏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肉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随肿瘤干细胞概念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已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骨肉瘤干细胞是骨肉瘤启动、发展、转移、复发的根源。骨肉瘤干细胞研究涉及来源、生物学特点、特异性标记、分离鉴定方法、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转移模式等诸多领域。该文就肿瘤干细胞理论、骨肉瘤生物学特点、生物学标志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岩;蔣尧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佳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收治的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的标准,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第2、4、6周,采用BRMS躁狂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BRM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BRM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而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1例患者出现口干反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论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或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均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水平,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分析血液透析治疗法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40例2015年到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组进行研究,每组分别为20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常规组的患者接受慢性肾衰竭的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经过半年的治疗观察期,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半年的治疗观察期结束之后,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血液透析治疗组的患者的状况要好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治疗组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仅有7例,有23.33%概率;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有16例,有53.33%的概率,血液透析治疗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常规治疗组来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较低。

    作者:梁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近视与部分眼球生物光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为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年龄>18岁的210例420眼,按屈光度分为正视眼和近视眼两组,测量其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参数值比较:正视眼组角膜曲率半径(水平/垂直)、眼轴长度测量值分别为7.92±0.28/7.74±0.28、23.28±0.81;近视眼组角膜曲率半径(水平/垂直)、眼轴长度测量值分别为7.74±0.21/7.60±0.22、24.86±0.86。两组结果采用t检验,发现均有差异(P<0.01)。2、偏相关分析结果:屈光度与眼轴长度高度负相关(r=-0.91,P<0.01);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水平/垂直)正相关(r=0.78、0.82,P<0.01);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和垂直曲率半径正相关(r=0.89,P<0.01);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水平/垂直)正相关(r=0.76、0.81, P<0.01)。结论近视的发生发展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改变密不可分。

    作者:王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刀联合中药治疗急性期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急性期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以针刀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行以牵引联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结论: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的特点,其在急性期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患沟通在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在医疗卫生和保健领域中,医患沟通不仅是长久以来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实践活动,而且也是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医学学术范畴。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在,医患纠纷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事件不断增加。而正常的医院秩序和医疗工作程序受到干扰,直接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正确的认识、预防和妥善处理医患纠纷,医患沟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医患纠纷中重点说明医患沟通的意义及其在医患纠纷作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创伤性年轻恒牙的牙髓处理方法

    儿童牙外伤常发生于混合牙列早期(9—10岁),且男孩高于女孩,年前恒牙具有髓角高、髓腔大的特点,牙髓损伤坏死后,患牙根尖常未闭合,甚至呈喇叭口状,若未能及时和正确治疗,上皮鞘将受到持续破坏使牙根停止发育。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的因素为:(1)治疗前的临床诊断;(2)治疗中的无菌操作和小的牙髓损伤程度;(3)良好的盖髓剂和封闭性能好的充填材料。[1]

    作者:史锦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观察组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仅1例患者转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1例术中胆管壁撕裂、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病人把握好手术指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正确的判断和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可以采用LC治疗的。

    作者:何秋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护理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描述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护理自我管理现状,探讨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护理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用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及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2016年2月至2016年4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护理自我管理现状各维度平均得分为足部护理知识(71.70+24.103)分,态度(20.37+3.285)分,行为(35.90+6.239)分,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及格率为80%,足部护理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在以足部护理自我管理为因变量的模型中,糖尿病足足部护理健康教育是其影响因素(P<0.01),性别(P=0.942)、年龄(P=0.363)、职业状态(P=0.284)、文化程度(P=0.317)、人均月收入水平(P=0.575)、医疗费用承担方式(P=0.247)、糖尿病住院史(P=0.965)、病程(P=0.533)不是其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护理态度良好,足部护理自我管理现状普遍较好;对于住院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加强糖尿病足足部护理健康教育,从态度上引起患者对预防糖尿病足的足够重视,从而提高足部护理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詹冰玲;陈勇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肺部感染患者合并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肺部感染患者运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激素治疗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在经过激素治疗之后,80例患者痊愈,30例患者显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肺部感染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式,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嘉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到我院妇科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妇科急腹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诊断方法分成采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的观察组(49例)与单纯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测的观察组,漏诊1例(2.04%),误诊1例(2.04%),诊断准确率4.08%。仅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漏诊3例(6.12%),误诊4例(8.16%),诊断准确率14.28%。观察组误诊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高,为提升诊断效率,可在腹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加入阴道超声联合诊断,通过联合超声诊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贺曼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院门诊的管理及发展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科技的发展与临床应用,对门诊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门诊部的管理体制、职能作用、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内涵建设将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1门诊成为名副其实的诊疗中心1.1门诊作为疾病治疗方便、快捷的途径,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工作面临竞争的压力使病人能不住院治疗就尽可能不住院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快捷的方式,把治疗疾病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减到小程度。

    作者:侯艳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使用消疕汤作中药熏洗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熏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中药熏洗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收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资料;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来自于本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纳入合格病例100例。实验组:50人,除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外,运用中药外洗方行中药熏洗15天,一天一次。对照组:50人。仅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不采用中药熏洗法。于治疗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P<0.05)。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共有10个问题:①生理②心理③日常活动④穿衣⑤社交娱乐⑥运动⑦工作学习⑧家庭⑨性生活⑩治疗。结果: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可显著控制银屑病患者病情;观察组DLQI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用于银屑病治疗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发生术后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99),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并及时给予合理抗菌药物进行防治,以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身体质量,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丰东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皮静脉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例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静脉吸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造影确诊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经同侧腘静脉置入导管行吸栓治疗。结果:20例血栓患者,一次性清除15例,残留少量血栓难以抽吸3例,2例因合并陈旧性血栓,术中使用球囊扩张静脉。下肢水肿完全消退14例,部分消退6例。下肢疼痛者在术后全部缓解。术后随访20例,6-12个月内未见同侧血栓复发者。结论:经皮静脉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辉;朱月明;赵江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试析酶的联合检验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应用酶的联合检验检测肝中存在的酶活性的异常,从而检测肝功能是否发生改变,进而利用现代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方法据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一年来收治及检测患有肝癌的患者5例、急慢性肝炎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10例,通过对他们体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L-乳酸脱氢酶(5)、γ-谷氨酰转肽酶等各种酶含量的联合检验,测出他们所患肝功能疾病的类型及在治疗完成后对疾病的跟踪检验;然后通过检测25例正常人的这些体内酶指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各种酶指标。结果患急性肝炎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指标正常,γ-谷氨酰转肽酶的指标升高,超过标准,出现的患者一般是酒精性肝炎。AST/ALT>1,则肝功能受损严重,而如果两者指标的比值大于等于二则将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以往病史、症状、身体状态等确定。比较正常人和患者,两者所得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讨论利用上述酶联合进行肝病临床检验具有实际意义,在目前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能被应用于临床肝病检测。

    作者:伍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评价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在37-81.按照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数目进行分组,动态监测血糖检测系统对患者实时检测,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低血糖之间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患者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有并发症的患者血糖要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数据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无并发症患者中其发生低血糖的的情况无明显差异,数据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方面看,37-50岁之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70岁以上的患者概率高,数据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是与患者的并发症和年龄有关系的,并发症越多,低血糖发生概率越高,年龄越大,低血糖发生的概率也越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从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崔文萍;王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