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杰;毕婕妤;朱庆涛;李梦瑶
川崎病(KD)也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有20%左右川崎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致使误诊率较高.因此尽早诊断此病对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司英力;尹永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患者对中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 观察阶段药品调剂准确率为99.48%(379/381),相对于对照阶段[90.03%(343/381)]显著升高(P<0.01).观察阶段患者满意度为98.95%(377/381),相对于对照阶段[90.81%(346/381)]显著升高(P<0.01).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中药房中药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药品调剂合格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粉剂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确诊慢性子宫颈炎同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为病例,予以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粉剂宫颈给药方式治疗,以12d为一疗程,持续用药2个疗程,查看其治疗前后病情改善状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0%.结论: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粉剂宫颈给药能有效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的慢性子宫颈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帆;潘兆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84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在生活质量方面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佘林;黄雪霞;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但是社区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的今天,对如何提高社区家庭医生的服务方式研究已刻不容缓.方法:本文便从此入手,挑选了在我社区管辖范围内患有慢性病的病人150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75名,对对照组患者仍使用以往的普通护理方式,让其自行用药,对实验组的患者则采取用药与家庭医生服务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血压的指数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不仅服药依从率有所提高,也了解了更多的健康常识,从而改正了一些不良习惯.结论;从后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将这两组进行对比,它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所以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方式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们来说效果是更为显著的,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焦凤影;任永跃;白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痔疮经肛泰软膏+九味痔疮胶囊共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痔疮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肛泰软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九味痔疮胶囊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4%,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0%,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肛泰软膏+九味痔疮胶囊共同治疗痔疮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优质个性化护理模式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优质个性化护理服务,对比2组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化疗前2组患者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整体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躯体功能评分(50.39±2.44)分、角色功能(66.39±4.98)分、认知功能(50.39±4.29)分、情绪功能(56.39±6.39)分、社会功能(68.87±4.33)分、整体功能(50.59±4.98)分,均优于化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前平均SAS评分(37.23±3.43)分,化疗中观察组平均SAS评分(39.53±4.30)分,化疗后观察组平均SAS评分(36.87±2.32),各阶段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利于患者顺利接受化疗,值得推荐.
作者:李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积极艺术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依照随机非盲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归入两组试验和分析,Ⅰ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Ⅱ组在上述处理下接受积极艺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接受MRSS、SDSS及WHO-QOL量表评测,评测总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Ⅱ组的MRSS、SDSS总分均显著下降,WHO-QOL总分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艺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生理机能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张立;朱敏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现如今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当今西药制造领域当中得到广泛的利用,在这个领域当中,利用药物制药技术具有比较宽广的前景.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西药制造当中利用生物制药技术,对于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夏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药物进行探究,分析在临床医学检验之中,药物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希望本文研究能为临床提供有效帮助.方法:在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时,本文主要从人体生理病理过程、对特定组织亲和以及药物产生的干扰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在临床医学之中,药物不仅仅会对病患的生理病理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医学检验程序、方法以及特定组织亲和产生相关的作用.结论:为了保证临床医学检验的精确性、检验率的提升以及检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检验人员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认真的履行职责,以此保障工作能够取得相应的突破性进展.
作者:熊太农;梁智能;逄瑷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高等教育阶段食品营养学翻转课堂的研究非常重要.《食品营养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应为教学准备、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三个环节.
作者:黄绍国;周一苗;肖作为;朱策;聂慧芳;聂莼;崔培梧;黄建华;吴玉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中药材茯苓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的对比研究,从而确保药材饮片及中成药制剂产品的使用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茯苓与其混伪品无论是在性状上还是显微上都有明显区别.结论:通过对药材的生药学鉴定,防止混伪品进入市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方东军;高珊珊;孙慧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方法在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68例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4)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n=34)联合采用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73.5%),2组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针灸疗法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操作安全便利.
作者:黎献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阿托伐他汀的临床使用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07月至2017年0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8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组各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以常规治疗,此外,在此基础上小剂量组患者睡前顿服10mg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患者睡前顿服20mg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与4周时TC、LDL-C、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hs-CRP检测指标均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且大剂量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可有效的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抑制剂)、非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和一氧化氮释放型NSAIDs).本文介绍了NSAIDs的发展状况,各类型NSAIDs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特点.并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仍是主攻方向,而且开发NO-NSAIDs也会成为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增加其疗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脑动脉硬化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疑似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均行TCD检查,随访6个月,对动脉硬化程度和脑梗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120例研究对象中,正常18例,轻、中度脑动脉硬化各40例,重度脑动脉硬化22例;18例正常者无脑梗死发生,轻、中、重度脑动脉硬化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50%、40.00%、72.72%.结论:脑动脉硬化程度高则脑梗死可能性亦大,可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评定,从而予以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指导.
作者:孙思鲁;曹金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外科ICU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外科ICU收治的4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体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死亡率、抢救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抢救率和死亡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兰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法医病理检验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法医病理检验,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勘查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作者:刘仲卓;李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终止妊娠32例、紧急避孕26例、子宫肌瘤40例、异位妊娠18例、其他妇科疾病16例,均给予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后分析不同类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有利终止妊娠治疗有效率为96.88%,紧急避孕为92.31%,子宫肌瘤为95.00%,异位妊娠为94.44%,其他妇产科疾病为93.7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副作用较小,见效快,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传广泛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有效的治疗,则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临床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核苷类药物则是常用的药物类型之一.本文对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疗效、不良反应、耐药等相关问题做了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朱波;汤剑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