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珂;李庚山;余绍祖
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又称四二四)是一种神经毒剂,曾用作灭鼠药.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常引起死亡.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毒鼠强中毒(ATI)患者34例,对其血清酶进行检测.探讨ATI血清酶的变化与中毒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余俊;林开颜;吴大鸿;王琼;米晓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原著观点: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当为首选药物2000年8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杂志上颁布了新的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新指南在关于心脏停搏中应用升血压药物上,对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未做大改动,但强调了血管加压素的可能作用与希望.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脏停搏的患者,主要因该药具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其肾上腺素能样作用在心肺复苏时可以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
作者:张维;沈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食管异物大多数可经内窥镜取出.但一些形状不规则、带钩、锐利边缘、嵌顿于大血管旁、停留时间较长的食管异物有很大的危害,极易造成穿孔、严重感染和大出血死亡.我院从1992年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食管异物患者43例,其中高危食管异物13例,行急诊外科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勇;叶芃;程根苗;董礼文;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从急诊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急诊护理事业要得到健康发展,需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既坚定按照IS09000标准化管理,强化实施,使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应用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将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条例在改进中完善,在完善中改进,并认真执行才是急诊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000年7月我们开始尝试运用IS09000族标准对急诊扩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1],体会有其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桂琴;李加宁;白金芝;何忠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氯沙坦用药组、缺血再灌流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用药组给予氯沙坦(10mg*kg-1*d-1)灌胃,其余3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4h再灌流2h后断头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c-fos、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氯沙坦用药组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率及c-fos和c-jun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未用药缺血再灌流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流诱导的c-fos、c-ju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并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周珂;李庚山;余绍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评估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比较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治疗与常规治疗在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观察大剂量山莨菪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者(P<0.01).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在心肺脑复苏早期(复苏后7d),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复苏后3月及6月,NF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生活质量在躯体健康和认识功能等方面,分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崇慧;邓普珍;谢钢;张延锋;杨光田;侯德仁;杨期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结果 46例急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均成功,结石取净率为100%.其中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35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1例,两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d、2.5d,1例T管拔后并发胆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能安全、有效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
作者:李立波;蔡秀军;李君达;蔡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骤,死亡率较高[1].AP因其病因、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的不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对AP严重程度早期作出准确的评价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新型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spiral CT,MSCT)技术,对76例AP患者的疾病严重度进行评价,并探讨AP严重度的CT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陈再智;王志;谭晔;张燕;应申鹏;杨正汉;周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38岁,反复右上腹痛伴皮肤发黄5年余,加剧1 d入院.20年前因肝内外胆道多发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裘剑波;王梦炎;仲琴;翁旭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将服用过通心络胶囊前、后患者血浆ET、CGRP含量分别与常规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心患者血浆ET增多,CGRP略减.加服通心络胶囊后,ET含量回降幅度增大,CGRP含量增多,升幅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心络胶囊促进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ET回降,促进CGRP产生,有助减轻肺动脉高压.
作者:李燕屏;刘炳烦;江慧琳;张庆光;刘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采用单一胸外按压的方法,对12例心跳呼吸停止后的患者进行了潮气量的测定,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祥;沈洪;韦中余;韩淑贞;莫晨;管晓萍;雷志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前有机磷是我国常用的农药杀虫剂,中毒后死亡率很高.目前对于两类解毒剂--肟类化合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用法、用量观点不一,我们通过对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甲胺膦制备有机磷中毒模型,观察不同治疗情况下大鼠病情变化及其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作者:苏建玲;霍书花;田英平;石汉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和病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1~2001年的1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计算逐年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结果 1991~2001年间,1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69.2%(99/143),11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238).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循环外器官功能衰竭数目增多,病死率增加.单纯循环衰竭者病死率46.7%(8/15),合并1个循环外器官衰竭者病死率48.3%(14/29),2个循环外器官衰竭者70.6%(24/34),当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3个以上循环外器官衰竭者,病死率高达85.7%(24/28)以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危险因素是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结论 11年间,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无明显下降,防止器官功能损害是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代静泓;邱海波;杨毅;周韶霞;许红阳;刘少华;郑瑞强;黄英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特点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单纯椎板切除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后7个时间点处死组(4、8 h和1、3、7、14、21 d).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p53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细胞.另取大鼠32只进行同样分组,用Western blot analsis法检测iNOS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椎板切除对照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极少量表达iNOS;损伤后8 h上述细胞iNOS表达增加,7 d达高峰,14 d仍较明显,21 d降低.p53表达及TUNEL标记阳性细胞的时间分布特点与iNOS相似,7d达高峰,阳性细胞以白质中胶质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损伤部及相邻区.iNOS的Western blot灰度扫描数值时间变化曲线与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率时间变化曲线一致.iNOS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p53表达存在正相关(r=0.854,P<0.01;r=0.951,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与p53表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大量出现.iNOS表达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敖强;吕德成;姜长明;关凤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在缺氧与复氧时对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CAEC)一氧化氮合酶Ⅲ(NOS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进行缺氧与复氧实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缺氧、复氧、以及L-THP干预时NOSⅢ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缺氧1h,NOSⅢ mRNA表达上调(P<0.01),复氧2、6、12h NOSⅢ mRNA表达低于正常,6h低(P<0.01),复氧24h其表达恢复正常;(2)加入不同浓度的L-THP(10-8~10-3mol.L-1)缺氧1h,NOSⅢ mRNA表达较缺氧组下调以10-5mol*L-1浓度作用显著(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3)加入不同浓度的L-THP(10-8~10-3mol*L-1)复氧6h,NOSⅢ mRNA表达明显高于缺氧复氧6h组,10-5mol*L-1浓度作用显著(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时L-THP抑制NOSⅢ mRNA表达的上调; 在复氧时抑制NOSⅢ mRNA表达的下调,从而调节NO的生成.
作者:杨光田;宋振举;陆德琴;王迪浔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经支气管镜取小儿支气管异物,一般主张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但其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1],近年我们采用不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其低氧血症发生率低.
作者:周燕丰;黄素琴;赵抗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神经再生引导材料--可生物降解并吸收的海藻酸盐对兔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切除兔一侧坐骨神经的一部分,形成一35mm缺损,用两片海藻酸盐制成的海棉状材料,不经缝合地植入缺损并桥接两侧断端,术后行电生理、解剖学、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周起右下肢体出现电生理上的恢复,术后16周解剖学检查见原缺损处再生组织连接两断端,组织学检查证实再生组织内有大量有髓及无髓的轴突组织,未发现有海藻酸盐的残留.(而在未使用海藻酸盐修复的对照组动物,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海藻酸盐能促进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的再生,同时也表明不缝合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
作者:毕擎;夏冰;万智勇;吴溯帆;张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感染性休克是细菌内毒素通过一氧化氮(NO)等共同介质和作用途径诱导损伤的结果.但阻断NO的作用,不能逆转感染性休克[1].本研究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阻断NO的后续作用,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少华;许戟;徐鑫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动态血压监测(ABPM)能观察服药期间24 h的血压变化,特别是观察两次给药间期后时段,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夜间血压升高患者是否达到足够理想的血压控制,为此,本研究旨在调整苯那普利的给药时间,经ABPM方法评价不同服药时间,对轻、中度老年EH患者夜间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
作者:高秀蓉;聂祥碧;黄成国;谢亚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和观察重症SARS的临床特点和胸部X线表现.方法对我院经临床诊断为重症SARS的24例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重症SARS患者中高热24例(100%),呼吸困难23例(95.8%),干咳19例(79.2%),胸闷、胸痛17例(70.8%).2例合并肝炎,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同时伴有妊娠.外周血白细胞均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明显降低、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呈斑片状或小片状阴影15例(62.5%),大片状阴影5例(20.8%)及磨玻璃影9例(37.5%),肺纹理增粗11例(45.8%);肺部病灶位于两肺者18例(75%),其中病灶位于两中、下肺野者15例(62.5%),2例(8.3%)同时并发肺不张;肺部病灶位于一侧肺者6例(25%).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病灶24~48h内进展>50%者14例(58.3%),且具有游走性.所有患者病灶吸收时间相对于非重症SARS明显延长,平均吸收时间为19d.8例(33.3%)肺部渗出性病灶吸收后肺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结论重症SARS具有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以及外周白细胞正常和降低,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和低氧血症等特点.肺部X线表现以两中下肺野多叶多段、大小片状影为主;游走性及磨玻璃样影多见.
作者:陆普选;周伯平;杨根东;杨桂林;胡毅文;杨大国;骆子义;龚小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