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目的: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消化不良症患儿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恶心、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患儿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得出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仅有2例患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较对照组的10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凤仙;夏鸿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ICU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7年收治2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仅做常规护理管理,自2017年我院对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不同护理管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服务态度、业务熟练程度、沟通能力、责任心以及应急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杜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手术以及病理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患者的心脏占位性病变以血栓、黏液瘤、转移性肿瘤、赘生物为主.血栓回声较强,多见于左心,为线状或者团块状形态,无蒂、附着面广、基底宽、无活动度或者活动度比较小.黏液瘤的主要特征是在患者心动周期中进行有规律运动,而且其活动度十分大,左房内可见异常回声团块,左房轻度增大,蒂附着于心脏内壁.转移性肿瘤多发于心包,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柔韧性差、呈多发结节状、无蒂、与心肌分界不清.赘生物多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病位为主动脉瓣以及二尖瓣.结论:对于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来说,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可对患者的占位性病变位置、大小、形态、活动度、血流动力学变化等进行准确的描述.
作者:常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患有子痫前期且怀孕13-16周的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直到妊娠后2周.结束走访同时对子痫早期的发生情况实施记录.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为16.8%,明显比对照组的63.9%低,并且观察组的FGR发生率为11.0%明显比对照组的33.6%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8.0%和23.5%,观察组的出生量为368±168,明显比对照组的390±179低,观察组APagar<7分的概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结论:在怀孕早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仅能够使早产及新生儿窒息、FGR及产后出血风险的发生率降低,而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鲁红梅;曹红云;刘晓会;何金玲;孙绍静;贾茹;信红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5.1-2018.1期间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选择102例进行研究,其中,有51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记为实验组,另有51例患者采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记为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6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76%.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时都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于得水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浅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00例中晚期孕妇,对其全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方式,对疑似有胎儿畸形的中晚期孕妇进一步联合采用四维超声诊断方式,对其诊断结果对比探讨.结果: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联合四维超声诊断方式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0%,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方式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0%,两组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作者:唐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丽;熊海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其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为本研究选取时段,此时段收诊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资料,住院床位号奇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而研究组30例则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可促进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并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俊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我院放射科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80例患者均相继实行CT诊断及MRI诊断,对比2组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诊断,CT组与MRI组出血性脑梗塞、缺血性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检出率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行MRI早期诊断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对于诊断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薛丹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方法:将本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通过预见性护理对其进行防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患矛盾、用药风险及术后感染率均为0、面部损伤发生率2.27%、环境风险发生率2.27%、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2.88±3.69)分、治疗有效率97.73%、并发症发生率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到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对比常规超声、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且术前乳腺X线检查(结果为阴性)、常规超声及MRI检查的263例患者,比较其常规超声及MRI的检查效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对非致密性腺体及肿块型病变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P>0.05),而采用MRI检查方法,对致密性腺体检出率为97.35%,对导管内病变检出率为98.25%,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采用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进行再次检查,能够有效发现患者病灶,且其检查效果由于常规超声.
作者:陈红霞;戴晨阳;孙彧贤;张晓琳;李志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个体化非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120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个体化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58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血压控制率96.67%,对照组中,42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血压控制率为70.0%,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统计结果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清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出诊的135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处理.结果 135例患者中,102例患者康复出院,19例患者截肢,1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抢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熊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分析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住院的100例乳腺癌早期诊断患者,因地制宜地根据每人基本情况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观察组则将采用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的方式.一段时间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结果要明显比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精准诊断率高的多,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能够明显确诊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CT与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看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所有患者的CT与MRI表现看,MRI表现结果比CT更为详细精确,能够提供更多阳性征象,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CT,差异显著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取CT与MRI检查方法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尤其是MRI在诊断中不仅能够显示出清晰的关节软骨病理变化,还能够及时发现病理形态出现前的其他基质成分变化,以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损害程度做出早期判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时的紧张、恐惧、怕疼心理及改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3月份160例6周岁以下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患儿沟通并详细观察患儿言行以及家长的言行举止进行记录并做分析,根据患儿个性特征给予心理疏导.结果: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是衡量护士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是抢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项化验检查项目的增加.临床对采集血标本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小儿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在静脉采时易发生情绪波动,产生应激反应,经常用哭闹的方式反抗,影响抽血的完成,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还可能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影响其健康成长 [1].
作者:刘志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282例睡眠障碍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SPS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PSS绝大部分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改善ICU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提升睡眠的质量.
作者:方蘅雯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现代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冠心病病人除了要注意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外,更需要重视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冠心病病人多A型性格,易燥易怒,所以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调节,正确的认识情绪,学会一些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这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发病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透的103名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患者依从性.结果:实施延续护理后,血透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依从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白琴;李红;胡兰苹;张菡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7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5例)的形式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经过治疗后TG(1.41±0.85) mmol/L和TC(3.98±0.49)mmol/L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经过治疗后TG(1.87±1.26)mmol/L和TC(4.52±0.86)mmol/L(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血脂水平,促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将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运用其中进行早期强化治疗.
作者:刘彦辉;秦洁;刘晓芳;曹炯;李强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