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彬;吴水来;陈声乐
了解白血病在瑶族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调 查1984~1997年全县白血病新发病例,计算其发病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县白血病年 发病率为1.61/10万,明显低于全国白血病年均发病率,瑶族人群低于汉族人群。白血病的 发病有时一空集积现象。结论:瑶族人群白血病发病率不高。
作者:杨树林;陈建华;欧阳华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生长抑素对食道曲张静脉内压的影响及其对肝硬化合并食道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皮下 注射或持续静滴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用于药前及病情稳定后48~72h行电子胃 镜下曲张静脉直接测压术。结果:治疗后第8,24,48和72h内止血成功者分别累积达55.6% ,77.8%,83.3%和88.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副作用。16例患者用药前后平均静脉压(22.1±6.2)cmH2O和(11.5±4.6)cmH2O,下降幅度平均(9.8±3.6)cmH2O,P<0. 01。结论: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其可明显降低 食道曲张静脉内压。
作者:张志坚;吴颖;高河元;张捷;谢雨党;黄云生;刘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在乳腺癌手术中更好地显露腋窝和头静脉,彻底清扫淋巴结 ,减少副损伤。方法:采用上臂上举90°,屈肘90°,抬高患侧手术台,头低脚高位的方法 。显露腋窝十分方便。将胸大肌边缘向上翻起,打开喙锁胸筋膜,显露从胸大肌穿入的头静 脉,它横过胸小肌入腋静脉,从而避免解剖三角胸大肌间沟内的头静脉段。结果:在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中31例使用新方法,节约时间20min,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6.77个,较对照组29 例,13.13个为多。经t检验,P<0.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在乳腺癌根治术97例 中使 用新方法节约时间,无头静脉损伤。对照组41例出现了3例轻微损伤,经四格表精确检验法 计算,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新方法在乳腺癌手术中,可以使腋窝与 头静脉得到良好的显露,减少副损伤,便于彻底清扫淋巴结,值得推广。
作者:徐致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比较环磷酰胺(CTX)大剂量冲击疗法和隔日小剂量连续给药法 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我们对90例成人难治性NS按两种不同方案给予治疗。结果 表明:两种方案治疗均能使病人24h尿蛋白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值升高,以CTX冲击治疗组 变化更明显(P<0.01);冲击治疗组未出现副作用。结论:冲击治疗法明显优于小剂量 连续给药法。
作者:陈立平;袁新志;邓声莉;欧阳绍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 系。该文通过352例抗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与424例抗dsDNA抗体阴 性的SLE病人相比较,结果发现,抗dsDNA抗体阳性组比抗dsDNA抗体阴性组C3、C4降低 明显(P<0.01)。另外抗dsDNA抗体阳性者,WHOⅢ、Ⅳ型 多见(P<0.05),WHOⅢ、Ⅳ型是通常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抗dsDNA抗体阳 性的病人LN的发生多于抗dsDNA抗体阴性的病人(P<0.05)。抗dsDNA抗体阳性的病人中 抗dsDNA抗体水平高者比抗体dsDNA抗体水平低者更易患LN,提示抗dsDNA抗体阳性 是LN活动的很可靠的指标,抗dsDNA抗体阳性者,多有肾损害,特别是其滴定度高者,常有L N。
作者:洪明玉;叶任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2~1998年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59例,鹿角状结石38例占64.4%。分析了多发 性肾结石的解剖学因素;讨论了手术取石的入路、肾切除的适应证和残余结石的防治。认为 手术取石的入路应根据复杂肾结石的大小、数量、部位和形态而定。
作者:赵有义;杨绍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研究硬膜外瘢痕粘连与脊髓中感受疼痛有关的P物质、c-fos的关系。方法:作大鼠椎 板切除模型,分别在硬膜外放置脂肪片、聚己内酯/聚乳酸膜(PCL/PLA),并作空白对照,术 后1,3,6,12周处死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粘连。分别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脊 髓中P物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fos的表达,计算 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检测结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PCL/PLA膜、脂肪片可以不同程度 地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使脊髓中P物质、c-fos表达减少,瘢痕粘连与P物质、c-fos表达呈 正相关。结论:在硬膜外瘢痕粘连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瘢痕粘连的加重,P物质、c-fos的 表达也相应增多。
作者:张仲文;肖光;朱东;闫敬军;徐莘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现代检验诊断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现代检验诊断技术是在过去的检验诊断基础上结合了其它学科如免疫学、基因技术、电子学 等发展起来的检验诊断技术,它包揽了几乎所有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新的实验技术,并对过去 一些项目应用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远远超出初单纯辅助诊断的范畴,在疾病的预防 、疗效和预后判断、治疗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预测等方面发挥着越 来越大的作用。 当前已应用的现代检验诊断技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实验诊断:尿液酶学检查(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半乳糖苷酶)、尿中微量蛋白(IgA.M .G、白蛋白、转铁蛋白、溶菌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α-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血清型胶原(CL- Ⅳ)。肝脏功能的实验检查:血清酶学(ALK、r-GT、单胺氧化酶同工酶、α-L-岩藻糖苷糖 等)、总胆汁酸、胆红素各组分及前白蛋白、肝癌标志物(AFP及亚型、AFU和异常凝血酶原 ) 、Ⅲ型前胶原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心脏疾病的实验检查:血清酶学、(CKmm3和CKm b2)、心肌结构蛋白(肌钙蛋白T和I、肌红蛋白)。血脂的实验检查:ApoE、LP(a)、Apo CⅡ、ApoCⅢ。治疗药物监测(TDM):有关药物如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成瘾药物 、抗生素、洋地黄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进行TDM的适应症。厌氧菌感染及其检测。PCR的临 床应用及意义。TORCH检测与优生。细胞标记物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白血病细胞 的免疫学分型、肿瘤细胞的免疫学分型。
作者:林云;林建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否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 并作为鼻咽癌诊断与分期检测的指标。方法:对88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鼻咽颈部良性病变及 73例正常人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与鼻咽颈部良性病变 、正常人比较和鼻咽癌临床各期比较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血 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鼻咽癌的发现诊断和临床分期简便可靠的检测指标。
作者:邹亚超;李国亮;顾忆华;罗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外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致肾性贫血的 患 者,按血肌酐水平1∶1配对,分实验组加用黄芪、一叶(艹)/(秋)碱。2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细胞数、血红 蛋白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有明 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一叶艹秋)碱、黄芪联合应用,通过改善造血微环境和红 细胞膜功能,对肾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鸿泰;耿迎春;李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9年2月以来,作者应用美国Bard公司Marlex网进行腹股沟疝无张 力疝修补术36例,该术式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少,进食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很受病人欢迎。结果显示:无张力疝修补术恢复快,效果好,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患者。
作者:陈卫彬;吴水来;陈声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近年来应用新型防钙化生物心脏瓣膜行二尖瓣替换30例,临床 经过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换瓣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5~64岁,平均病程15年,术前心功能Ⅲ级15例 ,Ⅳ级15例。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切除病变二尖瓣以生物瓣代替。并行手术:三尖瓣成形10 例,主动脉瓣替换及冠脉搭桥各4例。2 结果 对12例病人于手术前后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换瓣后72h内平均动脉压较术前(1 1.76±0.24)kPa略有下降(10.22±0.19)kPa;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入压由 术前的(1.97±0.02)kPa,(6.41±0.28)kPa,(4.28±0.13)kPa下降至术后的(1.28±0.02)kP a,(2.81±0.24)kPa,(1.55±0.17)kPa,接近正常范围。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 瓣口面积明 显改善,短轴缩短率明显上升(25%→62%)。生物瓣性能及活动度均好。患者术后心功能均较 术前有Ⅰ~Ⅱ级改善。3 讨论 防钙化生物瓣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瓣,是对戊二醛处理的猪瓣进行了有效的抗钙化处 理,缩短了热缺血时间,采用无张力固定,设计了弹性支架,减少应力增加了耐疲劳性 [1]。临床证实,应用新型生物瓣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8年以上随访无瓣膜衰竭或 与瓣膜相关的并发症。 防钙化生物二尖瓣有25mm,27mm和29mm三种型号,并有配套的瓣环测试器。使用前须用生理 盐水充分漂洗小5次,特别要注意挤压生物瓣缝合环部位,防残留保存液戊二醛对机体造 成危害。
作者:谭红梅;刘维永;刘建平;易定华;杨景学;蔡振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先天性孤立肾患上尿路疾病的诊治方案。方法:分析了1995 年5月~1998年12月诊治的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孤立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2例,U PJO 2例。结果:7例手术,5例行ESWL,1例留置双J管行内引流,1例行放疗和化疗。手术后 残石行ESWL 2例。结论:B超、CT、IVP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早期治疗是挽救肾功能的关键, 疾病以非开放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曹志华;孙发慎;李鹏;王继征;张立华;李柯;张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证实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胶质细胞凋亡的存在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TUNEL法标记 凋亡细胞,并用透射电镜加以证实。结果提示,胶质细胞损伤后凋亡出现于4h,高峰在损 伤后1周。持续3周以上,提示骨髓损伤胶质细胞凋亡同坏死一样,亦是细胞死亡 的重要形式。
作者:孙运强;刘恩祥;黄元玲;杨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观察维生素C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眼部碱烧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 用机制。方法:将64例眼部碱烧伤患者按碱性物质及烧伤程度相同,年龄、就诊时间相近配 成对子,共32对,并将每对中的两名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用维生素 C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用维生素C治疗,同时两组均口服维生素A和维生素B2 ,结膜囊内滴抗菌素眼液,以视力的恢复情况为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视力恢复达0. 5以上者,治疗组占78.1%,对照组46.9%。经t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眼部碱烧伤中用维生素C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好,只要适当掌握地塞米松的应用 时机,使用地塞米松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匡大立;尹忠贵;汪芳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羧基端甲状旁腺素(C-PTH) 的变化及与钙磷代谢、高血压和贫血的关系。方法:44例CRF患者用放免法测定血清C-PTH, 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钙(Ca2+)、血清磷(P3-),血红蛋白 (H b),并测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CRF组血清C-PTH、BUN、Scr、P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2+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C-PTH与BUN、Scr(P<0.05)和MAP、P3-(P<0.05)呈正 相关,与Ca2+ 、Hb无明显相关(P>0.01)。结论:CR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 T)、钙磷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磷和高血压、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充钙剂和1. 25(OH)2D3以及甲状旁腺切除部分自体移植术等措施可有效地控制SHPT。
作者:成小苗;周巧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两种不同剂量蝮蛇抗栓酶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通过与复方丹参对照组比 较,发现常规剂量组(0.01~0.012单位/kg体重/次)在复温,硬肿消失及治愈率等方面, 较对照组无明显优越性(P>0.05),而大剂量治疗组(0.05~0.1单位/kg体重/次),上 述观察项目均优于对照组(P<0.010),说明新生儿硬肿症对常规剂量蝮蛇抗栓酶具有耐 受性,要提高疗效,须大剂量使用。
作者:黄专一;刘红斌;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对重度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双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灌注对1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动态CT观察脑室出血全部消失时间为 9~12d,平均10.6d,痊愈8例,2例遗留一侧肢体偏瘫,2例死亡,死亡率16.7%,7例随访1 年以上,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 生存质量。
作者:孟兵;蔡梅生;陈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滑膜切除缝匠肌肌骨瓣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经过2年以上 随访, 结果优16例,占80%;良2例,占10%,优良率90%。该术式适宜于儿童Ⅱ期,Ⅲ、Ⅳ期早期患 者,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其关键在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降低关节内压力。
作者:张国伏;李佩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纳洛酮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对128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用纳洛酮加长效托宁,氟脲嘧啶,加阿托 品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化验综合评价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 7%,差异显著(P<0.01)。结论:纳洛酮可阻断胰酶的激活和自身消化作用,改善胰腺 血供障碍,有效地阻止水肿型胰腺 炎向出血性坏死胰腺炎发展。
作者:罗爵云;谭同花;李鸿雁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