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快速康复价值分析

周军;杨斌;张育超;许鹤洋;吕永添

关键词:老年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肠内营养, 快速康复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62例,肠内营养组(EN 组,32例)经鼻胃管术后第2天起给予要素饮食,肠外营养组(PN 组,30例)经中心静脉术后第2~7天内常规给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和电解质的全合一静脉营养液。分析两组术后营养指标、空腹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及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术后第3天和第7天 PN 组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同期 EN 组相比下降幅度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均无吻合口瘘、肠梗阻等消化道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EN 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12.5%,PN 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N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以及住院时间均较比 EN 组长( P <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应用 EN是安全的,可明显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营养不良相关合并症和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目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β1受体A145G和G1165C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β1肾上腺素受体 A145G 与 G1165C 多态性的关系,以期能从基因水平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收集3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0例(对照组),采用 PCR - RFLP 方法从白细胞中提取 DNA,进行β1肾上腺素受体 A145G 突变(Ser49Gly)及 G1165C 突变(Gly389Arg)基因分型。从所有患者中选择49SS/389AA、49SG/389AA、49SG/389GA 与49SS/389GA 个体采用双盲法进行前瞻性临床实验。临床给药方案为比索洛尔2.5 mg/ d 一次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对于位点389和位点49,4种基因型患者静息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基因型为49SG/389AA 的患者静息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较其它三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0.05)。49SS/389GA 基因型患者经比索洛尔治疗后静息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降低幅度比49SS/389AA、49SG/389AA、49SG/389GA 基因型患者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基因型为49SS/389GA的患者应用索洛尔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周丽英;王宏伟;郝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受检者不同体型及不同体位的曝光条件的差异及降低剂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了解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受检者不同体型及不同体位的曝光条件的差异,探讨降低照射剂量的方法。方法选择159例疑诊为不孕症的受检者为对象,根据其皮下脂肪的厚度分为消瘦组42例、正常组79例、肥胖组38例三组。同期疑诊为不孕症的女性受检者中再随机抽取129例,分为 A 组75例和 B 组54例。A 组采用自动曝光条件,B 组采用手动调节曝光。分别记录各组曝光参数(KV,mAs),造影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输卵管梗阻现象时嘱患者分别向左或向右抬高臀部45°后再次造影,并记录体位变换前后的曝光参数。结果各组的曝光条件(KV、mAs)差异有显著性,以消瘦组的曝光条件低,正常组次之,肥胖组的曝光条件高;变换体位前后的曝光条件,平卧位 KV 值低于倾斜45°,差异具有显著性;mAs 变换体位前后无显著差异;手动调节的曝光方式较自动调节的曝光方式的曝光条件明显降低。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根据受检者不同的体型,采用手动调节的曝光方式,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照射剂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 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表现。比较两组对象混合性斑块及纤维性斑块发生率、下肢血管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结果①对照组患者发生混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及斑块总发生率分别为0、20.0%和20.0%,观察组分别为30.0%、40.0%和70.0%。观察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②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分别为(6.32±0.55)mm,(4.97±0.82)mm 和(1.56±0.32)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2±0.92)mm,(5.67±0.92)mm 和(2.08±0.4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理变化特征主要有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及血流量降低。

    作者:江航;林江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门诊的25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性别分层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于门诊常规随诊,随访期限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率、骨密度、骨质疏松知识(OKT)和生活质量评分(SF -36量表)。结果研究组患者男性和女性1年内骨折发生率(2.04%,3.79%)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13.92%)( P =0.027,P =0.025)。随访1年时,研究组腰椎(L2- L4)及股骨颈骨密度(0.8401±0.0951,0.7044±0.0887 g/ 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7748±0.1147,0.6476±0.0972 g/ cm2)( P =0.000,P =0.000),骨质疏松知识 OKT 分值(21.84±2.25)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3.01)( P =0.000),SF -36量表评分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模式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确切,可以使患者骨密度值升高,骨折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罗展鹏;王亮;徐小文;杨帆;马远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毫米波联合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毫米波联合奈达铂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72例,随机分为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组24例、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组23例及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毫米波治疗组25例,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疗效及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顺铂热灌注组、奈达铂热灌注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17%、56.52%,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奈达铂联合毫米波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其余两组( P <0.05);顺铂热灌注组、奈达铂热灌注组0度骨髓抑制、I - II度骨髓抑制、III - IV 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奈达铂联合毫米波组0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远高于其余两组,III - IV 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远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采用毫米波联合奈达铂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效果显著,并且可有效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王立伟;刘耀捷;魏秀芹;贾军锋;强薇;贾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童典型和不典型川崎病72例临床及冠脉损害分析

    目的:对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及冠脉损害(CAL)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 KD 患儿72例,按照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典型组和不典型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记录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对 CAL 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结果56例为典型 KD 患儿,其中合并 CAL 的患儿8例,CAL 发生率14.29%;16例为非典型 KD 患儿,其中合并 CAL 的患儿7例,CAL 发生率43.75%;非典型 KD 患儿 CAL 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 SD 患儿( P <0.05);典型 KD 患儿的临床表现如草莓舌、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和肛周脱屑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典型 KD 患儿( P <0.05);此外,合并 CAL 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均明显高于不合并 CAL 患儿( P <0.05)。结论不典型 KD 的 CAL 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显著且好发于<1岁的儿童,而白细胞、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明显升高可能是川崎病患儿发生 CAL 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红;刘培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探讨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胎盘早剥组45例,重型胎盘早剥组13例。分析患者发病的发病因素,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母婴结局。结果5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9例(15.5%),胎膜早破15例(25.9%)。重型胎盘早剥组胎盘早剥典型症状子宫板状硬伴压痛及血性羊水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阴道出血、腹痛或腰痛、胎心监护异常或胎心音消失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05);重型胎盘早剥组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及新生儿在出生后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警惕性,早期诊断可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郝静;李彦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单孔悬吊法腔镜保乳手术与开放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单孔法腔镜保乳与开放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54例,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的患者26例(腔镜组),行开放保乳手术患者28例(开放组),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地相应完成单孔法腔镜保乳或开放保乳手术。术后随访13~24个月(19.13±3.24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三个月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对手术美容效果感觉“非常满意”者比率(96.15%)明显高于开放组(64.29%),差异有显著性( P <0.001)。两组术后均无皮肤坏死、切口下方积液或血清肿等并发症。结论单孔悬吊法腔镜保乳手术可以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较开放保乳手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王子函;王岳月;滕长胜;葛智成;张慧明;苑著;高银光;张忠涛;屈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单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疗效的区别。方法从 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 数据库收集与所有与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比较有关的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相关限定条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 RevMan5.3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有13项临床研究627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有6项是随机对照试验,其余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阈值测试结果提示单线圈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组(95% CI 0.2~1.29;P =0.007)且单线圈组高除颤阈值发生率高于双线圈组(95% CI 1.29~5.08;P =0.007),单、双线圈组室速/室颤时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一次除颤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5% CI 0.96~1.05;P =0.81),单线圈组总病死率略高于双线圈组,但是差异不显著(95% CI 0.75~1.26;P =0.85),单、双线圈组电极故障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5% CI 0.48~18.44;P =0.24)。结论单线圈除颤电极在阈值测试中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电极,同时单线圈除颤电极高阈值的发生比率高于双线圈组,两者在室速/室颤时一次除颤成功率、总病死率、电极故障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有6项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仍需一定量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童琳;蔡琳;邓晓奇;李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小乳腺癌的超声恶性征象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乳腺癌的超声表现,总结微小乳腺癌典型恶性征象。方法回顾分析105例经病理证实的微小乳腺癌(直径≤1 cm)患者(微小乳腺癌组)的超声资料,同时选择同期病理证实的较大乳腺癌(>1 cm)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较大乳腺癌组),比较两组间的声像图差异和误诊率。结果较大乳腺癌组中的声像图恶性征象发生率显著高于微小乳腺癌组,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微钙化、内部血流情况、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纵横比>1在微小乳腺癌组中发生率(34.9%)高于对照组(6.0%)。形态不规则在微小乳腺癌组所有恶性征象中发生率高。结论纵横比>1、微钙化、形态不规则是微小乳腺癌常见的声像图恶性征象,前两者特异性较高,后者敏感性较高。

    作者:刘金苹;贵玉;马棣;张晓丽;钱林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遗传代谢异常筛查

    目的: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行遗传代谢异常筛查,以利于早期诊断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112例,根据发作类型分为全身性发作癫痫30例,部分性发作28例,全身性或部分性等多种形式发作16例,婴儿痉挛症38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对不同类型癫痫患儿尿、血标本进行筛查,包括糖、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核苷酸、激素等多种物质代谢。结果尿代谢成分筛查,结果显示56例有12种类异常,其中酮性双羧酸尿症有14例,其次为乳酸尿症8例。血筛查中有28例(25.0%)异常,有苯丙氨酸增高8例,丙酰基肉碱、乙酰基肉碱、戊二酰基肉碱和辛酰基肉碱增高各4例。56例尿筛查异常患儿中婴儿痉挛型28例,全身性和部分性发作各12例,多种形式发作4例,结果发现尿筛查异常在婴儿痉挛型异常率高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遗传代谢异常是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对患儿行遗传性代谢异常筛查,尤其是尿筛查对婴儿痉挛型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有利难治性癫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远宁;陈国洪;王莉;许淑静;索军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无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低度复杂性肾肿瘤的疗效评估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无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低度复杂性肾肿瘤的疗效,并进行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0例低复杂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30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0例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两组均实施无阻断肾蒂措施。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清肌酐水平、术后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后腹腔镜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百分数、平均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与开放性无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无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具有手术中失血量少,并发症率较低的优点,两种方法术后的长期肾功能结果相似。

    作者:陈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CervistaHPVHR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 Cervista HPV HR 筛查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诊断宫颈癌的患者351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 TCT、Cervista HPV HR 和 TCT 联合 Cervista HPV HR 检查的结果。结果 TCT 诊断为阳性的患者210例(59.83%),Cervista HPV HR 阳性患者269例(76.64%),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病理诊断( P <0.05);联合检查均为阳性131例(37.32%),均低于单项检查方法( P <0.05)。结论 Cer-vista HPV HR 检查筛查宫颈癌准确率相比 TCT 较高,二者联用能够有效提高敏感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减少漏诊以及假阳性的可能性。

    作者:迟少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甲状腺疾病诊治中血清TpoAb、TGAb的变化及其价值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甲状腺疾病患者35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正常对照组),根据疾病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A 组和 B 组),A 组为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B 组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 病,桥本病),对比观察两组以及两组与正常对照组 TgAb 和 TpoAb 含量的差异。然后将各疾病作为亚组,对比各疾病间 TgAb 和 TpoAb 测定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B 组两种抗体阳性率、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 A 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血清 TgAb 和 TpoAb 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Graves 病、桥本病患者的 TgAb 水平及 TpoAb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桥本病患者 TpoAb 水平、Graves 病患者的 TgAb 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组( P <0.05)。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TgAb 和 TpoAb 阳性率高于甲状腺腺瘤,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血清 TgAb、TpoAb 水平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平龙玉;杜立树;张曼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髓心减压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髓心减压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 =30)与观察组(n =33)。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氨基葡萄糖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髓心减压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治疗前后 MRI 坏死面积、治疗前后 SF -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 P <0.05)。两组治疗后功能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X 线评价)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P <0.05)。两组治疗后 MRI 坏死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MRI 坏死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 SF -36量表各维度(情感、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 P <0.05)。结论髓心减压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柴俊龙;刘亚妹;郑继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脊液中S100β及JNK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脑脊液中 S100-β及 JNK 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同期非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00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对象脑脊液中 S100-β及JNK 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患者相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患者脑脊液中 S100β、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JNK 通路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β淀粉样蛋白(Aβ)、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环氧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神经营养因子3(NT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脊液中 S100β及 JNK 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建新;石金河;郝同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行急诊 PCI 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 组(n =30)应用临时起搏器,B 组(n =30)应用阿托品;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 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6±1.8 min)、平均住院费用(3.72±0.08万元)均低于 B 组(18.9±1.7 min,4.15±0.09万元)( P 均<0.05);A 组心肌梗死后心衰(3.3%)与心绞痛的发生率(23.3%)明显低于 B 组(23.3%,46.6%)( P <0.05);A 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26.7%)明显高于 B 组(3.3%)( P <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中,临时起搏器和阿托品各具优势,前者治疗成本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后者改善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更优。

    作者:曾懿;林良才;黄永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白细胞介素-1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L -1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 Bcl -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44例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51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 IgA、IgM 及 IgG 水平;比较两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IL -8、IL -17及 Bcl -2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IL -17与 IgG、Bcl -2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 IgA( t =2.884,P =0.005)、IgM( t =2.657,P =0.009)、IgG( t =5.018,P <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IL -8( t =12.78,P <0.001)、IL -17( t =62.30,P<0.001)、Bcl -2( t =4.101,P <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IL -17与 IgG 呈负相关( r =-0.399,P =0.007),与 Bcl -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t=0.512,P <0.001)。结论 IL -17表达上调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紊乱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作者:崔中锋;刘春礼;张莹;李格;姜宇;李宁;李洋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床旁超声导向的佳PEEP对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导向的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 ICU 病房中22例 ARDS 患者根据肺复张(RM)后 PEEP 设置方法的不同分为分为床旁超声组(A组)和大氧合法组(B 组),各11例。对两组持续监测心电图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行血气分析测定 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吸入氧气分压(Fi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通过呼吸机监测并记录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VT)和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动态顺应性(Cdyn)。比较两组 RM 前,RM 后15 min、1 h、2 h 时的 PaO2/ FiO2、Cdyn 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 Cdyn 和 PaO2/ FiO2在 RM 后15 min、1 h 和2 h 均高于 RM 前( P <0.05);A 组 Cdyn 和 PaO2/ FiO2 RM 后15 min、1 h 和2 h 均高于 B 组( P <0.05);两组 HR、MAP 和 CVP 在 RM 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 RM 后15 min CVP、HR 高于 RM 前,MAP 低于 RM 前( P <0.05);两组 HR 和 MAP 在 RM 后1 h、2 h 和 RM 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 CVP 在 RM后1 h 高于 RM 前( P <0.05);A 组 CVP 在 RM 后2 h 与 RM 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 CVP 在 RM后15 min 高于 B 组( P <0.05);两组 CVP 在 RM 后1 h、2 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RM 后床旁超声设置的佳 PEEP 值可以更明显改善氧合和呼吸系统顺应性,对血流动力学无严重的不良影响。

    作者:苏勇;李寒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釉质粘结剂对青少年正畸后脱矿率、托槽脱落率的比较及对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釉质粘结剂对青少年正畸后脱矿率、托槽脱落率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20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釉质粘结剂的粘结及防龋效果,并分析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患者正畸后脱矿率、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牙釉质粘结剂组,而满意率明显高于牙釉质粘结剂组( P <0.05);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患者处理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结缔生长因子(CTGF)及 B 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P <0.05)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Bcl -2同源的水溶性相关蛋白(Bax),白细胞介素,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患者上述因子变化更显著( 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有良好的效果,可能与其调控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及细胞凋亡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舒丹;江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