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张丽丽

关键词:一对一, 助产士, 产妇, 全程陪伴分娩, 分娩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对产妇给予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40例产妇分为参照组、护理组各70例,分别给予常规分娩护理、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观察两组分娩质量.结果 护理组分娩质量、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且总产程时间、术后2h疼痛评分(VAS)及出血量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降低了产妇分娩风险,提升了分娩质量,保证了母婴安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骨伤术后疼痛患者在使用针对性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6-2016.6收入的86例骨伤术后疼痛患者,按护理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另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结果 在VAS评分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t=20.309,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骨伤术后疼痛患者,能对患者疼痛症状起到较好缓解作用,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素梅;胡术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红油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湿润烧伤膏联合红油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方法 :选取176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换药予红油膏纱条,治疗组患者予红油膏纱条联合湿润烧伤膏换药.结果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创面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红油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显著,能更有效减轻创面疼痛症状,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进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李阿华;赵昂之;罗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更低[(24.8±1.4)分<(26.9±1.5)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0%<18.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对预防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更优于传统全身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缺损,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应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67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产后乳房胀痛患者134例.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03%(63/67)较对照组80.60%(54/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可改善乳房胀痛情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和传统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24h、48h、第1次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68%,与对照组的73.17%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给予混合痔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DCA循环式护理在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方法对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肝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策略

    目的:探究存在于精神科中的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并分析主要的防范策略.方法 :选取62例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护理对策实施前(81.52±4.05)分相比,护理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1.62±1.68)分较高(P<0.05).结论 :存在于精神科中的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较为复杂,通过及时采取有效防范策略,可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冯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并对比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与常规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神经科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接诊治疗的108例患者,将108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为5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54例实验组(以人为本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14%,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03%,两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参照组在护理实施前IPROS各项评分均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实施后,参照组患者IPROS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IPROS评分,两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因此,值得精神科使用并推广.

    作者:彭军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内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选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活血化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4%,研究组在总体有效率方面要比对照组高,产生的差异显化,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2%,研究组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比对照组低,产生的差异非常显化,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针对妇科血瘀患者采取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能够使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得以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房德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比较

    观察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1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与肝素钠在静脉留置针封管,观察两种封管在静脉中的留置时间、肿胀、堵管率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通过实验对比,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留置时间、堵管率以及静脉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理盐水对比肝素钠是更为安全的封管成分且更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门诊、急诊进行静脉输液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且首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在社区门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并分析选择采用阿奇霉素对于社区门诊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社区门诊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采用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同时选择采用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通过统计学软件检验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忻君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对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目的:分析对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通过CT肺动脉造影被确诊的2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本研究所选取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的原因.结果 :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炎(咳嗽、胸片示片状阴影),2例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胸痛、心悸、胸闷、心电图示ST-T改变),1例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例被误诊为心力衰竭(胸闷、呼吸困难),1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咳嗽、发热、胸痛伴有胸膜腔积液).结论 :肺栓塞与心内科疾病临床特征类似,很容易发生误诊,需要提高对肺栓塞的认知,提高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做到早日诊断降低误诊率.

    作者:丁国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困难气道使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运用

    探讨困难气道使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预计困难气道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喉罩气管插管,观察组接受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T2和T3时间点的MAP值较插管前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时间点的HR较插管前得以明显增加(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更短,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困难气道使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插管时间得以有效缩短,且可使插管成功率得以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多种药品联用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集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诊的多种药品联用引发不良反应的处方200张,对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总结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 :200张多种药品联用造成不良情况的处方中,不良反应病症主要体现是头疼晕眩、恶心呕吐、失眠等,造成不良反应的基本原因有药物剂量过大、药物重复性应用、药物之间出现了反应等.结论 :多种药物联用极易引发不良反应,临床上要对此引起重视,全面掌握药品之间的作用原理和强化性质,采用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燕芬;曾钰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预防性护理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目的:探讨并分析预防性护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共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100例(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完后的感染控制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翟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期乳头保健在预防产后乳腺炎中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我院妇科产曾接收的孕妇214例,将这些孕期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孕妇对其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孕期乳头保健,观察其效果.结果 :在孕妇分娩之后,对两组孕妇乳腺炎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中孕妇发生率为18.7%;观察两组孕妇疼痛评分及日泌乳量,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孕妇之间有较明显差异存在.结论 :对孕妇妇女行乳头保健具有重要临床作用及意义,可有效预防乳腺炎发生,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减轻孕妇痛苦,有利于产后母乳喂养,应当积极应用.

    作者:苏义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与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X线诊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观察和分析所有患者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情况.结果 :相比于X线,超声肠梗阻定性、定位以及病因诊断符合率均更高;同时超声肠腔积液明显肠梗阻的检出率高于X线.结论 :与x线相比,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肠腔积液明显肠梗阻的敏感性强,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熊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服务与传统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优质服务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位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即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个小组的患者是50例.治疗1组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服务进行护理,治疗2组患者贯彻优质的服务理念,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1组,并且治疗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治疗1组,两组间的对比存在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服务理念,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并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付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工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我院近一年门诊药物咨询进行回顾性分析,满足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需求.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01月一2017年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500例,对药物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抽取的500例药物咨询中,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用途的咨询较多,有140例,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咨询有125例,关于药品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的咨询有120例.关于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的咨询有115例.结论 :药物咨询窗口的建立帮助了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和合理性,配合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廷江;李蓉;刘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