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探讨

兰星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 医院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探讨
摘要:我国实行新医改政策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以及完善当下医疗事业,新医改政策明确指明和规划了未来医疗体制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医疗事业的主体医院来说,在新医改这样的大背景下,内部执行工作重要的莫过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上立稳脚跟,医院在服务期间,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当下医院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应对措施.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护理新进展

    通过阐述ICU谵妄的概念、评估、后果.就ICU患者谵妄的护理干预提出建议,并展开展望.

    作者:刘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哮9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比较看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配合治疗后,调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对比组,差异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的痊愈率,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慧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知识掌握中优良率为93.02%,较对照组的67.44% 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LSIA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SIA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健康教育值得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丁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136例选择剖宫产产妇.对照组:应用布比卡因与葡萄糖等药物;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药物.结果:观察组产妇0级与Ⅰ级寒战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牵拉疼痛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距较大P<0.05).观察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距较大(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可有效预防牵拉痛与寒战发生率,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白洪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共有46例肺结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回顾分析不同患者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相关资料.结果: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CT平扫CT值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60sCT值方面,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影像学资料表现方面同样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肺结节做出诊断与鉴别,进而为肺结节疾病的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52例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SAQ量表分值明显低于护理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隙护理应用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效果较好,值得今后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心综合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为多潘立酮片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9%与对照组82.46%比较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早饱消退时间、烧心消退时间、嗳气消失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可加快症状尽快消退,减轻患者不适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

    作者:李万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

    目的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过程,分析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护理后,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排痰,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无1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在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排痰的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利于有效排痰,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李瑶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18年3月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90例以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急性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复效果;抑郁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抑郁情绪,使其急性期得到更好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缩短康复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褚世滨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社区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本文选择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社区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并分析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以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按时服药率为77.14%(27/35),社区护理组为97.14%(34/35),P<0.05;常规护理组的按量服药率为80.00%(28/35),社区护理组为97.14%(34/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以后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通过社区护理方案进行对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定时定量服药效率,并且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PDCA系统在产科病房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产科病房新护士带教中使用PDCA系统的效果.方法:抽取30名产科病房新护士,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数字表法均分新护士,15名实验组新护士实施PDCA系统带教管理,15名对照组新护士实施常规带教管理.结果:与对照组新护士进行对比,实验组新护士护理工作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产科病房新护士带教中采用PDCA系统管理,效果理想.

    作者:徐莉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复发性流产病因和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患者约占育龄期夫妇的3% 左右,患者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被称之为复发性流产,该病对患者家庭、心理等多方面均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当前相关学术成果予以综合分析,从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入手,简要介绍当前先进的治疗措施.

    作者:易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2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1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41例行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结果:研究组TFN、TSF、ALB、PA以及BMI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排气时间、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加强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有利于患者机体营养水平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李玉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与生活质量情况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疼痛状况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疼痛程度评分上,观察组术后2天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精神状态、睡眠状态、食欲与生活满足感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患者体验感受得到优化.

    作者:岳蓉;邢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特种部队官兵生活质量浅析

    了解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某部特种兵1230人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生活质量高于平均水平.医药依赖、行动能力、自尊、精神支柱、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社会安全保障等条目评价较好,疼痛与不适、睡眠与休息、积极感受、记忆和注意力、医疗服务、休闲娱乐活动、获知识技能机会等条目评价较差.结论: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的生活质量状况较好.但是,也要注意官兵睡眠质量改善,减少官兵训练伤的发生,关注官兵的情绪感受,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等方面.

    作者:周刚;于吉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在对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疗法.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半年内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半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20)5.0%、(1/20)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半年内复发率(4/20)20.0%、(3/20)15.0%.结论: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而且还可应用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克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型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后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有效康复,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体检中心危急值的管理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受检人群日益增长,为保证体检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体检中心结合临床及自身特征,引入了危急值管理制度.其使各项临床危急值及重大阳性发现的范围明确,为体检医生提供准则,使危急受检人群能及时被发现、得到有效干预.

    作者:张守琴;余萍萍;白瑞雪;王斯瑶;何丽;史欣然;齐晓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陪产的效果及分娩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导乐陪产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过程中采用的护理模式分组:64例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组成对照组;66例产妇采用导乐陪产,组成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分娩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陪产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刘荣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