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

韩小曼

关键词:舒适护理, 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200.31±9.47)μmol/L、直接胆红素(22.19±1.50)μmol/L、间接胆红素(180.41±8.66)μmol/L、NIPS(2.15±0.06)分、治疗期间哭闹次数(1.20±0.01)次、一次换血成功率97.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心理、环境、体位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期间的依从性,减少哭闹行为,减轻疼痛,提高一次换血成功率及疾病治疗有效率.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7年9月至2018月10月在我院实习的64名护生,根据掷骰子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急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谭静;王钰龄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娟;孙亚婷;张博环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与养护技术

    通过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养护方法的论述,旨在引起药学工作者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保管的重视,要把好药材质量关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规范流程.因为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决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高蕾;矫玉成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作为一项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让聘用主体形成新的人事关系,还能提升人才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挖掘工作潜能,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与运营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完善.

    作者:尹小华;文世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模式的可靠性,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对2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8% 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11mmol/L;14.71% 的糖尿病人HbAlc水平为6.5% ~7.0%,49.01% 的糖尿病HbAlc为7.0% ~9.0%,21.57% 的糖尿病人HbAlc>9.0%.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75,p<0.01).结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帅;张少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7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组成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护理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金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后进行饮食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患者9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饮食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护理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和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结束后饮食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护理组为20.41%(10/49),饮食护理组为6.12%(3/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后配合饮食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30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率及血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比较对照组的86.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使用胺碘酮,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不良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对其不良心理情绪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观察组(n=55),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以及所采用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5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4%,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焦虑评分(SAS)与抑郁评分(SDS)结果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胎膜早破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顺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帮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青年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青年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 选择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因宫颈癌进行治疗的青年患者60例,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度进行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 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生活质量量表:其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得分均比较高,相对应青年宫颈癌患者其社会功能也比较低.②社会支持:青年宫颈癌患者在社会支持度方面得分高于社会常模.③患者在躯体、角色维度及整体健康水平方面与社会支持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水平与主观支持具有相关性.结论 青年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提高青年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加大社会支持度.

    作者:吴笑娱;周静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骨科患者,按临床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可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睑板腺按摩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 ~2018年2月诊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70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睑板腺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人工泪液补充治疗,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睑缘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睑板腺按摩辅助盒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可显著缓解干眼症状,改善睑板腺功能,安全可靠,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对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积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积极度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心理状况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积极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以及血糖水平.

    作者:王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股静脉置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33.2%)、导管阻塞(33.2%)、血流不足(17%)、穿刺口渗血(8.3%)、导管脱落(8.3%)结论:通过对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杜雪梅;曾佳;潘虹;蒲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的预防及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 探究乡镇卫生院积极展开高血压预防及康复治疗知识宣导及指导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段内乡镇卫生院的高血压患者管理工作资料纳入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对照阶段,采取常规工作模式,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为观察阶段,乡镇卫生院积极展开高血压预防及康复治疗知识宣导及指导,对比两个阶段的高血压管控效果.结果 (1)观察组掌握疾病基本知识及自我管理良好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2)经干预,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乡镇卫生院积极宣传高血压预防及康复治疗知识,可有效提升防控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文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对小儿哮喘产生的应用效果

    目的:主要研究家庭预防护理与保健对小儿哮喘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70例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35例,接受家庭预防护理与保健干预;对照组患儿35例,不接受家庭预防护理与保健,评价家庭预防护理与保健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其中观察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为(1.3±0.2)次,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4)次;比较两组患儿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儿的准医嘱与再次住院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预防护理与保健在改善哮喘患儿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患儿哮喘的发生率,改善症状,所以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俊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未94.29%,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未74.2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加强护理干预在预防高龄呼吸内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于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以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护理的各方面都进行护理干预的加强,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强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明显低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可以考虑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内科护理.

    作者:陈双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选取的85例泌尿外科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n=42例)和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组(n=43例),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19.77±3.18)分和抑郁量评分(20.01±3.03)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6.98±5.22)分和抑郁量评分(29.15±5.14)分(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运用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于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吴俊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计收治的7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35名.常规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模式的急诊护理,而实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在总体有效率方面,实验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在NIHSS评分方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患者评分(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抢救效率,增进抢救效果,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获得降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