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怎样做好医院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吴有琴

关键词:
摘要:女职工是医院的发展建设中一支庞大的主力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就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医院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体会.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孕足月羊水栓塞、DIC、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29岁,住院号:173178,于1996年7月1日10AM因孕4产1宫内妊娠39周单活胎头位临产入院.

    作者:杨菊芳;马利国;徐宏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病人术后抗凝的健康教育

    换瓣术后抗凝是长期而又非常重要的治疗,由于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瓣膜的功能.

    作者:刘金华;李炳;王传秀;王洪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电除颤后溶栓7例临床分析

    心肺复苏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相对禁忌症之一.

    作者:卢宁;卢艳;袁翠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硫化氢有毒作业分级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标准要求,对某矿区化工公司H2S作业场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瑜;辛国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论医疗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过失责任的构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医方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构成各有其不同特性,难以同时加以阐释.

    作者:王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观察及抑肽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 目的观察术中及术后自体血回收和回输的应用效果,对抑肽酶在洗涤过程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洗涤残液中的血/小板利用价值.

    作者:赵洪序;裴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胶质瘤并肺转移1例

    胶质瘤又称神经外胚叶肿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占全部脑肿瘤的33.3%-58.6%,平均43.5%.

    作者:汪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前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椎体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结核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其中椎体结核与大多数,病变的椎体受压后,可发生病理生骨折及并发瘫痪,给患者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困难.

    作者:叶明;况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基底节区出血的CT扫描与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中相当常见,而基底节区出血约占其中的70%-80%,我们对200例基底节区出血的CT扫描、临床表现进行了回顾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祥;张荣强;朱天龙;周会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部损伤386例外科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386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82例,年龄3-73岁,其中20-45岁居多,占326例.

    作者:魏其禄;魏晋科;宋元庆;梁永宝;滕延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7例药物毒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药物、毒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7例,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对药/毒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危害性的认识,并初步探讨血液净化疗法的选择及早期血液透析的临床意义.通过合理选择血液透析方式及护理,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饮食、心理护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侯文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食管或贲门癌术后早期心律失常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或贲门癌术后7天内发生的心律失常、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1995年-2001年食管或贲门癌手术14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2例,选择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其他慢性合并疾病、手术方式麻醉和手术造成缺氧及术后镇痛与否等因素作为分析依据.结果食管或贲门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年龄有关.年龄≥60岁食管癌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发生率明显增高,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正常者明显增多,弓上吻合术比弓下吻合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其他慢性合并症,手术范围及创伤,胸腔引流管过长刺激心脏引起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作者:阿伊都·阿布都热伊木;帕孜来提·优努斯;王勤学;朱运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脏病变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心脏病变的存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40例我院住院无高血压、无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与40例肺部感染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1)糖尿病患者舒张功能指标E/A<1的比例较对照组高;(2)心超结构指标左房大小(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PWd)与胆固醇、体重、病程、血压、甘油三脂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的舒张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心室壁的肥厚(即心肌间质的改建)所致,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异常,将有助于防治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

    作者:徐雪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87例上颌窦瘘修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以上颌窦穿孔病例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91年至2001年来我院就诊的上颌窦穿孔病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来源于个体医疗门诊(游医)病例约58.6%,实习进修生的病例约33.3%,执业医师病例8.1%,治疗成功率为94.2%.结论加强医疗监督,提高医疗队伍素质是必行的.

    作者:周永庆;陈洪军;喻学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科重危病人周围静脉营养支持98例疗效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ron,TPN)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治疗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梁永宝;魏其禄;王国强;莫吉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频喷射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院急诊科对23例常规给氧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加用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e jet ventilation,HFJV)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雄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风急性期的辨证施护

    中风急性期的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抢救,是促进痊愈、减少后遗症、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环节.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艳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活动平板试验致猝死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反复活动后心前区闷痛半月余而入院,胸痛每次发作约3分钟,经休息可缓解,院外一次胸痛发作过后作心电图仅有轻度ST段下移(STv3-v6下移≤0.05mv),入院心电图正常,既往发现血压升高史6年,血压波动在140-170/80-95mmHg,否认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入院查体BP160/90mmHg,P85bpm,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扩大、HR85bpm,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生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

    作者:沈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用ROC曲线做医学检验的诊断学评价

    目的利用ROC曲线测评诊断试验的临床准确性.方法以测评ELISA双抗体夹心法(以下简称ELISA法)检测HBsAg的临床准确性为例,设病人组430例,已确诊HBsAg阳性;对照组430例,已排除HBsAg阳性,以不同的标本吸光度(OD值)判定结果.根据OD值,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绘制ROC曲线图.结果ELISA法检测HBsAg的判值:OD值≥0.108,灵敏度:965%,特异性95.6%,存在4.4%的假阳性,35%的假阴性.结论根据ROC曲线确定的有关参数,可充分了解诊断试验的临床准确性,它是评价医学检验诊断学价值的一种科学方法.

    作者:刘平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床边经胸壁心肌紧急起搏的护理

    床边经胸壁心肌紧急起搏为心脏急诊的一种抢救方法,其优点是:起效迅速、起搏效果确切而较恒定、方法简易、创伤或刺激小并发症少、在床边没有X线设备下紧急临时起搏,为病人争得了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