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镜对老年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耀明

关键词:大肠镜, 老年人, 大肠病变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大肠镜在老人大肠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23例老年结肠病内镜检查结果.结果223例患者中,大肠癌43例,炎症72例,息肉28例,未见明显异常病变84例,仅占37.6%.结论大肠镜老年结肠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病变的有效手段.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临床评价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用尿液分析仪对含有多个试剂垫的干化学试带与尿液中相应成分反应后所发生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和尿标本中各成份成正比关系)进行半定量测定,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作者:刘平语;万朝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低位结肠癌并梗阻急诊Ⅰ期切除单层吻合在临床中的应用

    低位结肠癌引起肠梗阻时极易发生肠破裂和穿孔,迫使外科医生急诊施行手术,但常常因手术时肠道未准备,梗阻肠段上下口径差异很大,所以传统方法多选择Ⅱ期手术切除,以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作者:李伟;潘红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院已相继在临床治疗上应用静脉留置针,广大医护人员已认识到优越性,在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优于头皮针输液.

    作者:杨丽峰;张艳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脏病变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心脏病变的存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40例我院住院无高血压、无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与40例肺部感染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1)糖尿病患者舒张功能指标E/A<1的比例较对照组高;(2)心超结构指标左房大小(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PWd)与胆固醇、体重、病程、血压、甘油三脂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的舒张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心室壁的肥厚(即心肌间质的改建)所致,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异常,将有助于防治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

    作者:徐雪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加强护工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998年我院全面开展了整体护理,招聘护工达80多人.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

    药物是医院用于治疗疾病直接的手段.

    作者:周菊清;郑仁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等方面有所进展,皮质类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秋水仙碱等抗肝纤维化西药的研究和应用,使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医疗器械管理维修人员如何预防汞中毒

    汞(hg)又俗称水银.在医疗器械领域,主要用于水银血压计、体温计、银汞胶囊等的制作.

    作者:郭宝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1 病例资料患儿,男,第三胎,足月急产,因产后6天哭闹、拒食,于2001年10月20日入院.

    作者:张忠;李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0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出血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作者:张继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乾坤肠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钡灌肠造影对比观察

    目的运用乾坤肠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进行钡灌肠造影对比观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0例,采用乾坤肠康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锡类散和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钡灌肠造影检查,并进行Ridit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仅在轻、中度转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对重度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乾坤肠康观察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局部病状,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继宁;张振海;张耀行;姚红梅;尚儒彪;王改莲;徐丹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7例药物毒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药物、毒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7例,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对药/毒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危害性的认识,并初步探讨血液净化疗法的选择及早期血液透析的临床意义.通过合理选择血液透析方式及护理,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饮食、心理护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侯文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

    我国从60年代开始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发展到今天,各个实验室为了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确定报告能否发出、检测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的一致性,而采用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赵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食管或贲门癌术后早期心律失常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或贲门癌术后7天内发生的心律失常、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1995年-2001年食管或贲门癌手术14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2例,选择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其他慢性合并疾病、手术方式麻醉和手术造成缺氧及术后镇痛与否等因素作为分析依据.结果食管或贲门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年龄有关.年龄≥60岁食管癌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发生率明显增高,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正常者明显增多,弓上吻合术比弓下吻合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其他慢性合并症,手术范围及创伤,胸腔引流管过长刺激心脏引起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作者:阿伊都·阿布都热伊木;帕孜来提·优努斯;王勤学;朱运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闭合性颈部外伤引起气管或支气管断裂较罕见,我们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20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正文;苏华;王伟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病人术后抗凝的健康教育

    换瓣术后抗凝是长期而又非常重要的治疗,由于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瓣膜的功能.

    作者:刘金华;李炳;王传秀;王洪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部损伤386例外科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386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82例,年龄3-73岁,其中20-45岁居多,占326例.

    作者:魏其禄;魏晋科;宋元庆;梁永宝;滕延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肠镜对老年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为了探讨大肠镜在老人大肠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23例老年结肠病内镜检查结果.结果223例患者中,大肠癌43例,炎症72例,息肉28例,未见明显异常病变84例,仅占37.6%.结论大肠镜老年结肠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病变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耀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热腹胀痛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农民.高热、寒颤4天,腹部胀痛3天就诊,发病无明显诱因.

    作者:孙士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42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近半年来应用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下称上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炳贵;范玉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