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芬;罗四维
中风急性期的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抢救,是促进痊愈、减少后遗症、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环节.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艳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人体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是外界环境因子或体内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基因的后结果.
作者:童荣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在我国,10-24岁青少年占总人口的1/4,随着社会更大范围的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他们的健康尤其是女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正日益受到他们的生殖行为、性病、非意愿妊娠的人工流产的危胁.本文通过对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婚前保健门诊女青年健康状况的分析,旨在初步探讨如何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的途径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86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82例,年龄3-73岁,其中20-45岁居多,占326例.
作者:魏其禄;魏晋科;宋元庆;梁永宝;滕延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药物、毒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7例,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对药/毒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危害性的认识,并初步探讨血液净化疗法的选择及早期血液透析的临床意义.通过合理选择血液透析方式及护理,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饮食、心理护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侯文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并出血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71例慢重肝,其中并出血者39例,对其临床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71例慢重肝,并出血39例占55%,出血部位以消化道出血多见,治疗主要是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基础上加强预防出血及止血治疗.结论慢重肝并出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重症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抢救治疗,并加强预防.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国从60年代开始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发展到今天,各个实验室为了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确定报告能否发出、检测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的一致性,而采用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赵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乾坤肠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进行钡灌肠造影对比观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0例,采用乾坤肠康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锡类散和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钡灌肠造影检查,并进行Ridit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仅在轻、中度转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对重度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乾坤肠康观察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局部病状,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继宁;张振海;张耀行;姚红梅;尚儒彪;王改莲;徐丹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较常见疾病,约50%患儿发生心律失常.
作者:王晓菊;刘正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42例宫外孕患者,有8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的异常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尚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现代创伤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这种损伤治疗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早期局部处理的好坏.
作者:丁明胜;孙宝群;崔文锋;王传功;张振清;邢跃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肝性脑病是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症,主要是大脑功能紊乱.
作者:刘海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母婴保健法>明确规定了母婴保健的内容,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统一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也指出:要凭<出生医学证明>负责辖区内儿童系列保健服务.
作者:段全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多年的国外研究近期发现三硝酸甘油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研究探讨国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滴入小剂量的三硝酸甘油酯抗血小板聚集效应.
作者:李景瑞;杨庆之;于力;刘怀霖;悲瑞泽;王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女职工是医院的发展建设中一支庞大的主力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就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医院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体会.
作者:吴有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药物是医院用于治疗疾病直接的手段.
作者:周菊清;郑仁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
作者:徐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0年至2001年以来收治腹部损伤患者105例,现仅就临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魏其禄;乔国裕;梁永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我国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现状1.1毕业后教育对象匮乏.
作者:王鹏程;郗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大肠镜在老人大肠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23例老年结肠病内镜检查结果.结果223例患者中,大肠癌43例,炎症72例,息肉28例,未见明显异常病变84例,仅占37.6%.结论大肠镜老年结肠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病变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耀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