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CMI)系统

朱广华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系统, 网络, 单用户计算机系统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的组成,探讨了该系统中应用软件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注意点.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氯化物的检查

    目的建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氯化物的检查方法.方法以硝酸银滴定液(0.1mol/L)为滴定液,用消耗硝酸银滴定液的体积来控制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氯化物的量,从而确保注射液的渗透性.结果消耗硝酸银滴定液(0.1mol/L)体积范围14.7~16.7m.结论本法能控制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氯化物的量,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王荣;陈焕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强图书馆工作,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院的一个子系统,与其它部门共同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任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孙桂芳;陈兴瑞;孙天敏;何进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潜在性护理风险及防范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双方对自己权利的维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因而因医疗纠纷而对簿公堂的案件也日渐增多.

    作者:吴汉霞;初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人工流产近期并发症的预防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因操作简单、损伤小,普遍用于临床,但吸宫术是宫腔内器械操作,并非直视手术,只能凭术者的感觉.而且妊娠后的子宫变软,血流丰富,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并发症.

    作者:康娜;曹树军;邓子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报告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1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丹参片1次5粒(生药1克/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发作、血脂下降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春娣;陈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0.5%罗哌卡因在上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明显的感觉和运动分离的阻滞现象.我们在上胸段硬膜外麻醉中观察了它的药效学特点,并且与传统的利地合剂做以对照.

    作者:赵鸿雁;徐建军;李绍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专题查房的体会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作者:眭朝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声粉碎法测定痰中弹性蛋白酶活力的研究

    目的将超声技术与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检测痰中弹性蛋白酶活力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受吴悟桐等修改的Gertlen弹性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方法的启发,建立了超声粉碎测定痰中弹性蛋白酶活力的方法.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出痰中弹性蛋白酶的A值,所得A值查找刚果红弹性蛋白标准曲线来求出对应的单位,换算出痰中弹性蛋白酶的活力.通过正交表Lg(34)确定实验因素,并选出优秀的A1B3C1方案.重复性实验中:变异系数为2.1%.结论超声粉碎法测定痰中弹性蛋白酶活力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满意的优点,对肺气肿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伟雄;周晓梅;曲敬来;高雪;易玲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肺听诊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加强对实习医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解决当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如典型病种少、实习学生多、病人不愿配合等难题,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我们应用了心肺听诊、触诊多媒体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设备,对医院二届实习医生172人进行了心肺听诊、触诊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及考核,并对不同培训方法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考核优秀率(51.16%),良好率(26.16%),合格率98.83%,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华;程刚;高东升;于学勇;郑遵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正常的单胎头位妊娠经阴道分娩者4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在第二产程结束时将卡前列甲酯栓lmg经肛门置入直肠内,对照组在第二产程结束时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观察产后2小时两组的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87.26±119.70ml和346.26±100.03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第三产程时间实验组为7.10±4.26minc对照组为8.17±5.89minc.差异性具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肛门用卡前列甲酯栓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和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其给药方法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母婴同室产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母乳明显优于牛奶及其它代乳品,为了达到优育的目的,我国要求母乳喂养率达到85%以上,而母婴同室是实行母乳喂养基本保证,只有母婴同室,才能做到按需哺乳,才能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汤翠芳;罗明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深化后勤改革转换服务机制

    后勤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行业的竞争,也必然促进医院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转化.

    作者:孟明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肛门塞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对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麦角新碱具有升压作用,使这两种药物对一些产妇的子宫收缩效果不显著或应用受限,我们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安全、简单、高效的方法,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一次性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u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2001年2月-7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足月分娩25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近期内未用过米索前列醇抑制剂,均为自然分娩,分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差别.

    作者:周萍;许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科门诊如何防范护患纠纷

    儿科门诊作为医院向社会开放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体现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影响医院约社会声誉,而由于儿科门诊量大,患儿停留时间短,医护人员与患方易产生医疗纠纷.

    作者:朱清红;刘芳;吕义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IL-6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卵泡液及精浆中IL-6浓度与激素反应类型、胚胎发育及成功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98例患者(共102周期)卵泡液及精浆中的IL-6水平.结果(1)高质量胚胎比率大于05组的卵泡液IL-6水平低于高质量胚胎比率小于0.5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2)妊娠组卵泡液IL-6水平低于未妊娠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获卵数大于10组的卵泡液IL-6水平低于获卵数6-10组及荻卵数0-5组,两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4)高质量胚胎大于0.5组的精浆IL-6水平低于高质量胚胎小于0.5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5)妊娠组精浆IL-6水平低于未妊娠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卵泡液IL-6水平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卵泡液及精浆中的IL-6可通过影响精子的功能及卵子的生长而影响胚胎质量,进而降低妊娠率.

    作者:周艳梅;张昌军;陈惠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结核病人归口转诊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肺结核病已处于全球紧急状态,我国肺结核病人数在不断增加.卫生部疾控司(1996)第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肺结核病人要进行归口管理.

    作者:邵兴兰;黄世生;张全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原意为旅途者途中疲惫时提供歇息的地方,医用此词系描述当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生理,情感上的痛苦时,得到关怀,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使病人获得人生的满足,使其在生命的后一段过程中,得以平静,并有尊严地死去,既为临终关怀,笔者在护理第一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时,还没有临终关怀服务,只是凭着满腔地热忱、单纯地同情,努力去满足病人的需要,但还是自认为留下许多护理缺陷,随着临终关怀服务的出现,加上各种经验的积累,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实行临终关怀服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作者:曾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颌骨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较常见,它有一般骨折的共性,但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它的治疗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减轻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高脂血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口服辛伐他汀10mg/d(10mg/片),连续4wk.多烯康组33例,口服多烯康胶丸1.35 tid(0.45g/粒),连续4wk.测定治疗前后胆固醇(TC)、廿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855%,对降低TC、LDL-C,升高HDL-C,有非常显著的疗效(P<0.01).多烯康组总有效率为45.5%,降低代、LDL-C,升高HDL-C,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好

    作者:饶一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科浅表静脉采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用输液针头后接注射器,在头皮、四肢浅表静脉处采血.通过对68例次的临床试验,证明了此技术的可行性.

    作者:王英;杨爱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