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视化生理学教学的效果分析

周冬根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 多媒体
摘要:目的通过口头授课和可视化授课的效果比较,分析多媒体教学对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的优势.方法将106名2001届护士班学生,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B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授课方式,经过相同试卷的测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多媒体可将人体生理学以彩色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把人体生理学描述得栩栩如生,这不仅加速了学生对生理学上一些解剖特征的记忆,而且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人体生理机能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理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宣教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护士存有一些偏见,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值得反思:就是护士的自身素质问题.其中,护士懒得动口,不重视宣教是造成护患关系不融洽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产科护士,笔者就谈谈在工作中宣教的几点体会: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21世纪的社会需求,护理教育应着眼于提高护生素质教育.本文阐述了如何应用社会学习理论中通过榜样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的全面素质.

    作者:杨支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研究细菌的耐药性

    介绍了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大环内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有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克服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或传播;还有利于抗菌药物研究与开发.

    作者:吴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证.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7月,对83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文化中医院形象策划与设计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热,这标志着文化管理时代已趋成熟.医院文化属于企业文化范畴.随着中国加人WTO,医院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这不仅给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医院文化建设、管理思想、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陈秋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平阳霉素在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在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利用介入方法经导管灌注平阳霉素或平阳霉素与超液化碘油治疗血管瘤31例,其中肝血管瘤26例,颌面部血管瘤5例.结果 31例全部为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后肿瘤均有缩小,其中14例肝血管瘤、3例颌面部血管瘤病变缩小超过90%.结论平阳霉素能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可作为一种动脉栓塞剂治疗血管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娥;黄开云;向玲;陈平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临床病人的中医心理护理

    中医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具体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基本理论,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达到调节病人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心理致病因素,以利康复的护理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心理疗法对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作者:陈玉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可吸收接骨板在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采用可吸收接骨板对15例面部复杂性骨折进行内固定.结果表明冠状切口进路、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该类病例,比较常用的钛板内固定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就可吸收接骨板的理化性质、临床应用特点、与传统内固定材料相比较,就其优越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一霖;周爱菁;杨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洪江区1993-2002年肺结核控制状况

    目的了解洪江区肺结核控制情况.方法收集分析洪江区1993-2002年间的肺结核病资料.结果 10年间共查出涂阳病人373例(男269例,女104例).15岁以下人群未发现病例;25-44岁人群160例,占总数的42.9%.新发病例治愈率为93.5%,复发病例治愈率为8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率仅分别为2.8%和5.3%.结论洪江区的肺结核疫情仍然严峻,继续实施DOTS策略和法制管理是控制肺结核必需且有效的措施.

    作者:段东兴;胡昌军;尹慧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加入WTO对军队医院近期的影响和对策

    加入WTO,意味着全面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作为军队卫生事业主要载体的医院体系也不例外,参与地方有偿服务必须按照新的游戏规则,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公平和透明化的竞争.因而,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也是深远的.怎样才能丰富内涵,增强竞争力,结合国内医疗市场实际,为部队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谋略是当务之急.

    作者:蔡忠军;李小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台湾地区医疗机构管理概况

    目的台湾医界为振兴医疗事业,寻求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全面品质管理理念;引进并重修医院暨教学医院评鉴标准;进行医事资源管理的改革,使医疗品质整体上产生较大的改善,也使台湾的医疗规范更接近于国际.

    作者:黄颖;林端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通道县侗族中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调查

    目的了解侗族女中学生月经初潮状况,为适时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通道县侗族女中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79岁,城镇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较农村女生早0.55岁(P<0.01);侗、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无显著性差别;女儿月经初潮平均年龄较母亲早2.36岁(P<0.01).结论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佳时间是初中一年级.

    作者:尹慧珍;胡昌军;段东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行综合配套改革

    我院经过半年多的宣传、教育、讨论、实施,于2001年4月份在全院推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行医院综合配套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童跃锋;吕国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红外热像图诊断颈椎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外热图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WP-95型医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结合正常热图和1074例颈椎病患者的红外热图表现进行分析,并与X线、部分有CT、MRI、CEP检查结果的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患者热图表现具有多样性,颈椎病所涉及到的系统、器官、组织多,病理变化不同,临床症状、体征、热图改变所反映出的范围也不同.主要表现:同一种类型的颈椎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热图表现不同;临床上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却又有着类同的热图改变;受累器官、组织不同,热图表现不同.热图与CT、MRI、X线片、CEP及病史的符合率达95%以上.结论红外热图对颈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李自立;赵敏;高安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如何做好鉴定和应诉准备

    随着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施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改为医学会,鉴定的提起、受理、专家组成、调查取证、鉴定程序以及医院提交的材料等都较以往<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许多不同.

    作者:许晓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神阙穴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

    神阙穴位于腹部,脐的中央,主治高热、夜啼、遗尿、疼痛等.是任脉中的一个腧穴,因消毒不便,故很少针刺,<甲乙经>谓不可刺,故一般次用艾条或艾柱隔盐灸或药敷.药敷神阙穴在儿科中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笔者以神阙穴敷药治疗小儿高热,小儿腹痛伴脐周包块、小儿遗尿、小儿腹泻、小儿夜啼,每取佳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数码电子阴道镜在诊治宫颈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扩大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使用范围,达到治疗宫颈疾病,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方法应用诺万公司的数码电子阴道镜,对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Ⅱ级以上,检查有宫颈疾患常规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检查562人,确诊555人,治疗553人,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数码电子阴道镜不仅在诊断早期癌变与尖锐湿疣等宫颈疾病方面有价值,而且在病员配合治疗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医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抓管理、上水平、出效益、求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医院的运作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医院文化作为一个新型科学观念,顺乎时代要求,应运而生,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苏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皿治林致重症多形性红斑药疹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过敏性鼻炎于2002年3月服用皿治林,3天后出现疹样药疹反应,经抗过敏、止痒治疗,症状消失.

    作者:胡玮;李莉;李晓莉;周井红;胡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肝脏疾病并发胸水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并发胸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6月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并发胸水的患者48例,均诊断为肝硬化或肝癌并发胸水形成,并排除肺部和胸膜疾惠、心脏疾患和其他疾患导致的胸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3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4例,单纯原发性肝癌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1例病因不明.48例中,45例有腹水,双侧胸水19例,右侧胸水27例,左侧胸水2例.并发胸腹水感染19例.肠道感染8例,呼吸道感染5例.全部病例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19例,C级27例.48例患者给予保肝、利尿、限水、钠、补充白蛋白或血浆、防治感染、腹腔穿刺放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水治疗.结果经综合治疗,33例胸水随腹水控制而逐步吸收,另15例经多次胸腔穿刺抽水,7例胸水明显减少,有5例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原发性肝癌死于全身衰竭.15例胸水检查与腹水相同,漏出液4例,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8例,3例为渗出液.结论肝脏疾病并发胸水是门脉高压的表现之一,大部分发生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也可见于晚期肝癌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大多处于B级或C级,处于肝病晚期,预后差.胸水右侧多见,双侧次之,左侧少见.其治疗比较棘手,主要为综合疗法,必要时胸腔穿刺放液和其他方法,如胸水静脉回输、胸腔注入粘连剂等.

    作者:邓绍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