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44例

彭明铭;姚忠军

关键词:外固定架, 胫腓骨, 骨折固定
摘要: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想,探索复杂胫腓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使之有别于传统的骨折内固定和小夹板外固定,并结合两者之优势,以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浙江慈溪仲嘉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此类复杂难治的胫腓骨骨折.结果所有病例均复位、固定良好,术后调整方便.除1例留待二期植骨外,其他病例均愈合良好,且膝、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利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此类复杂难治的胫腓骨骨折,使用方便,安全,稳定,力学性能好,适合用于复杂胫腓骨骨折,且性能优越.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封闭与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我院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封闭与小针刀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8岁以下1例,28-50岁32例,50岁以下7例.

    作者:董玲;杨万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探讨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以适应于下鼻甲慢性炎症肥厚增生为主,经药物治疗及其它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长期因鼻阻塞、头闷头痛、呼吸不畅、鼻窦引流受阻致鼻部不舒及其它器官受损.近年来随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仍存在疗效不理想,临床症状消除不满意的现状.

    作者:魏录智;王抗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肠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简称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界基本确认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UD)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与胃癌的发病关系受到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其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源.

    作者:李宏伟;李又春;梁桂云;王春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分泌功能与内皮源性活性因子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为位于血管腔内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血管内皮仅仅是一种阻隔血液与平滑肌之间的机械屏障结构,然而近一、二十年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不仅是一种机械屏障,而且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众多的调节机制,以及中介病理反应过程等,如:调节血管壁的张力,控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参与局部止血以及对炎症及免疫反应的活性作用等.

    作者:钱京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强直性疲劳性颈椎病的诊断与预防

    近些年,临床上求治颈痛伴头晕,手臂麻木的中青年患者明显增多,一般性药物治疗、牵引、按摩效果不佳,甚至越治越重者也不乏其人,病人痛苦不堪,医生也深感诊断棘手.

    作者:田保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性疱疹的偏方医治与西医疗法

    病毒性疱疹直接危害着人类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由于病毒性疱疹初期极易误诊,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民间偏方:面粉提毒、墨汁涂画、可治疗中轻度疱疹;临床西医用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强的松、抗生素,治疗重度疱疹,蒲公英汁敷盖治后遗症,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汪家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氟尿嘧啶磁微球在交流磁场中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氟尿嘧啶磁微球在交流磁场中的体外感应发热及其影响因素及在兔体内的发热和定位作用,为该药物微球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体外实验表明,氟尿嘧啶磁微球在交流磁场作用下磁感应发热使周围升温,升温速度和周围温度达到平稳时的温度和药物微球的量、磁场强度及周围介质相关.磁感应发热量大,升温迅速,所需磁场强度较小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平稳温度值.氟尿嘧啶磁微球含量大,交流磁场的强度大,平稳时温度值高,介质的流动性好,有利于热传递,反之亦然.体内初步实验表明适当的氟尿嘧啶磁微球可使兔食管部位升温至43℃,且能在该部位维持高药物浓度.

    作者:施锋;陈小君;张苗青;吴敏;戚文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出生月份对出生体重身长影响的探讨

    出生身高、体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生月份对出生身高和体重有无影响,尚没有发现这方面报道.本文对十堰市城区1999年至2001年计7982例新生儿出生时身高、体重与月份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腹腔灌洗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受胰酶的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其临床特点常为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伴有阵发性加剧,较频繁的恶心、呕吐,发病急,常在短期内因心、肺、肾功能衰竭,严重出血而死亡.

    作者:乔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带教体会

    通过十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带教护生首先应从专业思想教育,重视护生素质培养做起,使她们成为德才兼备,具有良好心身状态的科技工作者而尽职尽责.

    作者:李银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湿疹的中药外治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患者多为过敏生体质,过敏源可来自机体内部,也可来自外界.

    作者:侯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将48例顽固性、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完全控制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治疗顽固性、变异性心绞痛有效可靠.

    作者:杨厚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康Ⅱ号合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肝康Ⅱ号合剂的制备、质量标准及用于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药物性质用渗漉法、水煎煮醇沉法等工艺制备成合剂.结果用于治疗慢重肝病人84例,总有效率74.45%.结论肝康Ⅱ号合剂制备工艺简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恒;陈金兰;耿吉青;张桂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佩尔地平为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静脉给予佩尔地平对高血压急症治疗、观察,探讨佩尔地平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痛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佩尔地平组24例,对照组(硝酸甘油)组16例.结论佩尔地平可快速、有效的降低血压,对心率影响较小,同时能很好的控制降压的幅度,具有疗效高、作用快、副作用少,剂量易掌握等特点,为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栾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合并虹膜炎的情况,并探讨青光眼性虹膜炎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青光眼性虹膜炎与年龄、眼压的关系.结果有9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虹膜炎,占43.68%.眼压越高,发生虹膜炎的机率越大(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应及早控制青光眼性虹膜炎,减少虹膜后粘连及周边虹膜前粘连,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静;王联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9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T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症状缺乏特征性,临床经常误诊,现将近1 0年收集的29例曾被误诊过的原发性甲减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长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十堰市茅箭区鸳鸯乡回船村感染性腹泻局部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1年6月20日上午11点15分,十堰市卫生防疫站接到市卫生局疾控科通知:茅箭区鸳鸯乡有约20余人发生腹泻.我站向茅箭区卫生防疫站核实疫情后,迅速派专业技术人员与该站工作人员一同赶赴回船村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张锐;王泽清;陈辉;陈士强;辜伟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循证护理应用在内科临床实习中,注意带教老师的选择,临床实习病房的选择.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理教育中,能提高护理员及护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

    作者:费莉萍;张怡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4-16周妊娠286例的临床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体会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4-16周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对286例妊娠14-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于施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结果279例妊娠者均手术顺利,宫颈扩张充分,组织易钳挟、术时短、术中术后出血少,痛苦少,并发症少,月经按期恢复.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4-16周妊娠的方法安全、有效、可靠.

    作者:尹志敏;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附150例疗效分析)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是育龄妇女易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压力,造成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韩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