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谈几种美容的中药

侯国斌

关键词:
摘要:1当归味甘、辛,性温.当归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正丁烯酜内酯、当归酮.另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B12、E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臀肌挛缩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臀肌挛缩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组手术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小儿臀肌挛缩松解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对治疗满意.结论对小儿臀肌挛缩症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能获得满意效果.同时加强对该病人的宣教,提高认识,及早确诊及早手术.

    作者:常跃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凝血酶术中止血与常规止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凝血酶止血的效果观察,说明凝血酶在手术中具有迅速的局部止血作用.方法按术中是否用凝血酶止血分为A组应用组和B组对照组(使用电凝或热盐水纱布止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对比后发现,A组的止血效果优于B组.结论术中应用凝血酶是一种较理想的局部速效止血方法.

    作者:庞迪;李春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扁桃体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体会

    医院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的疾病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胡金梅;王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气性坏疽的临床治疗体会

    我院自1900年至2001年共收治电击伤病人159例,在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有神经功能障碍,血管损伤与继发性出血,白内障肠瘘等,电流所致的血管骨与关节,肌腱神经等损伤,直接影响愈合及功能,因而也受到医生的重视,但气性坏疽发病率则较少,本人报告3例电击伤合并气性坏疽的治疗体会.

    作者:于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尿道阴道畸形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未婚,有性生活史.自14年前初潮起,每次月经来潮,排小便时有血流出,伴小血凝块,无腹胀、尿痛及排尿困难、能进行性生活,性生活时及尿胀时有尿液溢出,一直未作诊治.

    作者:易胜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30例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

    我科自1998-2002间共收治了30例眼爆炸伤的病人,此类外伤的病人,轻者损伤眼脸、结膜,重者眼球破裂,可导致失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作者:王琴;胡金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少女乳腺皮脂腺囊肿反复感染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16岁、右乳肿块2月余.既往史:去年秋天曾有过类似肿块,化脓破溃后愈合.查体:双乳大而丰满,右乳大于左乳,右乳头内陷,上限可触及-3.0x4.5cm肿块,中度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尚好,无触痛,皮肤表面无改变.

    作者:赵希民;田福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引入量化考核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护理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的水平、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对于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郭子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科切口感染26例分析

    产科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有否产科并发症、产妇个人卫生状况及抵抗力、季节气候等有关.但与缝合技术也有一定关系.个别感染切口处理十分困难,产科医护人员应努力提高缝合技术,对感染切口早发现、早处理.

    作者:李育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41例肾移植术后死亡病例.结果41例患者中,14例(38.2%)死于非感染性疾病,27例(65.8%)死于医院内感染;27例院内感染死亡患者中,3例(11.1%)为单纯细菌性肺部感染,3例(11.1%)为细菌性和真茵性肺部感染,3例(11.1%)为单纯细菌性败血症,1例(3.7%)为颅内白色念球菌;17例(63.3%)为巨细胞病毒病,此17例患者中12例痰细菌培养阳性,4例真茵痰培养阳性,3例血细菌培养阳性.结论肾移植术后医院内感染常为混合感染,是肾移植接受者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白玉;许元文;吴培根;朱兰英;余学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失血患者手术的麻醉进展

    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简陋,急重症患者较多,施行急症手术常常使麻醉工作比较棘手.在基层如何做好重症失血患者的麻醉处理、监测、手术,怎样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是重症失血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巨宝;卫云萍;王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480例左开腹手术后并发健侧气胸5例诊治体会

    普胸外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特别是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心肺并发症.在外科围手术期尤应高度警惕该并发症的及时诊治.

    作者:洪世平;李正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唇腭裂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探讨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0.182%.因严重影响容貌和发音,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所以,心理护理和治疗唇腭裂的序列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金燕;杨彩华;刘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方新诺明复合维生B碘伏治疗褥疮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用2.5%碘伏与复方新诺明、复合维生素B,外用治疗褥疮20例(36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珍;曹祥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穿刺的艺术

    穿刺技术是每一位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病人住院期间关注、敏感的问题.在过去的护理模式中,只要护士能把病人的针打上,就基本满足病人的需求了,可是在今天的医疗市场中,护士仅仅把针打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作者:曾爱华;程正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析

    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因心肌梗塞所致,而心肌梗塞也可发生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基础之上,两者并存的机率是存在的.

    作者:李秋梅;何琼;章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

    我院从1986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共行各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2例,其中3例(2.9%)因术后出血行剖胸止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武;潘泽群;李畅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利培酮联用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状态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口服利培酮加肌注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历状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用氟哌啶醇组和单用氯氮平组,两组分别为27例和26例,对两组在治疗0、1、2、4、6、8周以PANSS和TESS评定.结果利培酮联用氟哌醇与单用氯氮平疗效相似(P>0.05),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在治疗4周后前者明显较后者轻(P=0.000).结论口服利培酮与短期内肌注氟派啶醇后提高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作者:刘剑涛;黄群明;罗来兴;张作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灌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者防范措施

    体外循环(CPB)就是利用机械装置将人体内的静脉血引流出来通过氧合器(人工肺)进行氧合,然后用血泵(人工心)运送到人体动脉系统内进行组织灌注,如此来回往复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循环过程.

    作者:李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甘露醇在治疗脑血管病中的护理体会

    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药,由于其毒性低,使用方便,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脑血管病中除在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方面效果显著外,近年又发现甘露醇具有消除自由基和改善脑组织血流量的作用,成为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药物之一.

    作者:李淑媛;王有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