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病理因素致PT时间延长的原因分析

戴淑琴;薛汉阳;胡莲芳

关键词:
摘要:凝血酶元时间(PT)测定是在凝血检验中常用的筛选试验.虽然技术操作简单,但影响因素很多,作者曾发现多例非病理因素致PT时间延长,经复查和分析,找到了从采集标本、试剂和技术操作因素导致PT时间人为延长的原因,现介绍如下.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穿刺的艺术

    穿刺技术是每一位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病人住院期间关注、敏感的问题.在过去的护理模式中,只要护士能把病人的针打上,就基本满足病人的需求了,可是在今天的医疗市场中,护士仅仅把针打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作者:曾爱华;程正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附153例报告)

    跟痛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生于40-60岁中年和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早晨起床后站立或行走时足跟疼痛较重,行走几步或十几步后疼痛减轻,但活动量越大,休息后疼痛越明显.

    作者:武明忠;杨勤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带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许多同行普遍有这样的感慨:医疗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不少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同情心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作者: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凝血酶术中止血与常规止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凝血酶止血的效果观察,说明凝血酶在手术中具有迅速的局部止血作用.方法按术中是否用凝血酶止血分为A组应用组和B组对照组(使用电凝或热盐水纱布止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对比后发现,A组的止血效果优于B组.结论术中应用凝血酶是一种较理想的局部速效止血方法.

    作者:庞迪;李春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

    1提高对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高等学校要站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提高对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以深化改革为龙头,以制定创新为突破,针对现存的机制不顺、机构重叠、封闭保守、条块分割等现象,对现有机构及体制进行改革,即以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对高校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立新的适宜于创新机制运行的制度,以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赵若雷;栾江宁;晨阳;林凤云;阿拉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维牵引及骶管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科自1996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三维快速牵引及骶管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宝璋;马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在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中植物、矿物和动物等原药材,绝大多数未经提纯加工,其质量受地理条件、气候、采收和加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其质量参差不齐.

    作者:雷龙;汪炜;肖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误推氯化钾致高钾血症的抢救谈临床带教管理

    护校学生在学完医学基础理认知识以后,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是实习护士从理论到实践的开始,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适应角色多元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临床带教管理得力,不仅可使护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得到提高,而且是医院一支不可低估的护理力量.

    作者:喻莎;李惠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理暗示疗法针炙在癔症中的应用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由于重大生活事件,强烈内心冲突或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人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其中转换症状为躯体症状,以单瘫或截瘫多见的躯体运动障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病症.

    作者: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疗效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房英章;梁守清;杨艳梅;乔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儿童的心理护理

    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发病机制复杂的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情绪和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李建华;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七总甙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药理分析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之功效,从中提取的三七总甙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

    作者:伍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丙酚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颈部及纵隔肿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Ⅰ组:氟芬合剂+表面麻;Ⅱ组:异丙酚+表面麻醉;Ⅲ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麻醉的前后及插管时的HR、SBP、SPO2及RR的变化.结果Ⅰ、Ⅲ组插管时HR、SBP与Ⅱ组有显著差异.插管时三组的SBP及Ⅰ、Ⅲ组的HR均与插管前有显著差异.RR、SPO2Ⅲ组麻醉诱导前后有显著差异;诱导后Ⅰ、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适量的异丙酚复合完善的表面麻醉对于无明显呼吸困难需保留自主呼吸的插管,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李文辉;李颖波;王清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失血患者手术的麻醉进展

    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简陋,急重症患者较多,施行急症手术常常使麻醉工作比较棘手.在基层如何做好重症失血患者的麻醉处理、监测、手术,怎样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是重症失血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巨宝;卫云萍;王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防治体会

    脑出血所致胃肠道出血又称Cushing溃疡即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均很高.我院统计108例脑出血病人,35例发生胃肠出血(占32.4%),13例死亡(占发生消化道出血病例40.6%).

    作者:臧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碘伏误吸致急性肺水肿1例的术中急救护理

    碘伏是一种广谱、高效、无毒的新型消毒剂,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能缓慢持久释放出有效碘,达到持续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

    作者:姚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儿脐带绕颈在临床中的意义

    妊娠晚期常规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孕妇进行检查,发现脐带绕颈者,由临床验证其准确性及进一步探知其意义.

    作者:黄琴;黄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儿急诊洗胃的护理

    小儿常因误服或误食灭鼠药、农药及药物等发生急性中毒来院急诊.若无禁忌,迅速进行彻底有效的洗胃,及时消除胃内残留的毒物或药物,对于抢救小儿口服中毒成功与否关系甚大.

    作者:戴萍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尿汞

    人体吸收的汞约2/3随尿排出,故尿汞作为汞中毒诊断的常用监测指标.

    作者:周东升;王元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附7例报告)

    我院1996年元月至2002年4月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益清;何斌;赵春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