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舒晓燕

关键词:家庭访视,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对比2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后4周和8周,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老年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给予院内基本治疗措施与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95.0%(19/20)高于A组的65.0% (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排尿功能恢复有效率90.0%(18/20)高于A组的60.0% (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自理能力、健康状况、交流与沟通、家庭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提供全面病情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生存质量高,排尿功能恢复情况乐观.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构化皮肤护理在肝脏外科患者失禁性皮炎防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在肝脏外科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肝脏外科收治的会阴部评估量表(PAT)评分≥4分患者62例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肝脏外科PAT评分≥4分患者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比较2组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IA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能够降低肝脏外科患者IAD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

    作者:薛彩云;许腊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行血液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流程优化.观察2组相关护理服务评分,记录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5%(1/23),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 (22/23),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抗生素组合三联疗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评价2组临床疗效,运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状况和自我管理行为,运用生活满意指数(LSLA)评估患者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00% (45/50),对照组为72.00% (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和LSL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彩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Flash动画术前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Flash动画术前宣教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健康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Flash动画信息支持的健康教育.术前1d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教育联合Flash动画结合的信息支持能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刘君;朱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6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0% (294/300),高于对照组的90.67% (27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4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5年1月-4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7例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率91.9% (34/37),高于对照组的73.5% (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

    作者:陈爱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例重度敌敌畏中毒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体会

    敌敌畏,又名DDVP,化学名O,O-二甲基-0-(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是我国农村地区常用的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毒性强.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不能分解乙酰胆碱,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脑水肿,甚至死亡,病死率达10% ~ 20%[1-5].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于2015年1月成功救治1例12 h内2次口服敌敌畏重度中毒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小玲;顾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2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身体、心理、环境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3% (36/39),高于对照组的79.5%(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慧慧;蒋佳瑜;褚江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技巧.方法 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9例,给予NIPPV辅助治疗,并给与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69例患者经通气治疗后,4例死亡,65例症状好转,平均(38.6±17.5)h撤离呼吸机,平均住院天数(16.2±4.3)d.65例症状缓解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治疗有重要作用,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胃肠道胀气、鼻面部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赵全容;陈绍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阶段式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四肢肌力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阶段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改善生活能力.

    作者:路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术后随访,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可促进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康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元化教育对代谢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育对代谢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代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教育.记录患者术后来院复诊情况,对比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多余体质量减少率、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术后生活满意率、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及愿意宣传手术率.结果 术后6、9、12个月干预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干预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干预组多余体质量减少率、术后生活满意率、愿意宣传手术率均高于对照组,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代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复诊率,改善术后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汤娟;杨宁琍;梁辉;管蔚;林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运动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运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2.00% (41/50),低于运动组94.00%(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者活动能力、健康水平、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按照不同分级心功能情况针对性实施运动康复护理,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朱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对急诊患者疼痛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对急诊患者疼痛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急诊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急诊诊治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就诊时间(12.41±5.18) min,低于对照组的(22.17±15.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2级、3级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护理4个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可缩短急诊患者的诊治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马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患者管道滑脱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ICU患者管道滑脱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68例1CU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导管滑脱率、护理满意率、导管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导管滑脱率2.94 %(1/34)、导管感染率5.88% (2/34),低于对照组的20.59% (7/34)和29.41% (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 (34/34)高于对照组的73.53% (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患者管道滑脱的预防作用较好,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于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依照气管插管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术.分析2组患者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2组患者均及时给予湿化气道、彻底吸痰,均插管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时间(10.6-±4.2)s,短于对照组的(31.9±9.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行经口气管插管,能够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同时优质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气管插管操作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干预.评估2组术后3d疼痛程度,观察2组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心肌梗塞急诊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塞急诊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救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牙龈出血及球结膜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肌梗塞溶栓抗凝治疗中,综合护理路径能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出血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陆金珠;王瑞;姚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