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丽萍;董丽;唐玉娟;戴锦春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法.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通过家庭访视来评估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未合并其他疾病、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合并其他疾病、未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抗凝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评分;干预组患者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抗凝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徐兰;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及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伴焦虑及抑郁患者11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7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2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吕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脑卒中患者健康指导课程,评价其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择59例脑卒中患者参加健康指导课程,分5期,每期10 ~12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指导前后患者脑卒中知识得分及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脑卒中知识得分由指导前的(41.12±17.8)分提升至指导后的(52.45±10.2)分(P<0.05);对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6.22%.结论 建立脑卒中患者健康指导课程,能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
作者:徐建秀;孙燕琴;张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肝胆胸心外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分别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和实施后(2014年7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文件书写、病房管理、专科操作、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前后分别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555份和560份,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38/56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2.8% (515/555)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付显芬;黄灵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行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导管留置时间(28.1 ±7.5)h、住院时间(10.8±2.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6.4)h、(14.6±2.5) 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 (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 (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措施能降低行额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
作者:刘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合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骨科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创伤大小,制定围术期血糖控制要求.回顾200例骨折患者控制血糖及实施手术的情况.结果 20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2%,疗效较好.结论 控制好围术期的血糖水平,骨科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曹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抬高患肢、肢体锻炼、佩戴弹力袖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肿胀程度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上肢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干预组肿胀和疼痛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症状,减低疼痛程度.
作者:沈洪;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后,除物质生活状态维度,2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进一步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君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一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血糖始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不良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韩宇洲;郜恋恋;王静;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于本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措施,于入院时和出院前评估2组孕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孕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抑郁评分、心理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或消除孕产妇恐惧与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显著改善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夏同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龄人群冠脉支架术后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进行冠脉支架治疗的高龄患者(年龄≥ 7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天的焦虑程度及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2组高龄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住院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张苗苗;张婷;张珺珂;张红;段秋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静脉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持续6个月.首月不开展品管圈活动,给予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及静脉用药.后5个月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实验活动.比较开展前后静脉输液成功率、静脉输液错误率、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平均缺失率.结果 品管圈开展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静脉输液成功率较开展前依次显著提高,静脉输液错误率、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平均缺失率较开展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心内科静脉输液成功率,有效降低了静脉输液错误率及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缺失率,全面提高了心内科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郑容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健脾和胃汤进行治疗,以常规优质护理为基础,针对患者的病情分型进行辨证施护,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生存质量和治疗结局.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和护理前相比,实施护理后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均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健脾和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华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皮康泡沫敷料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中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贴在面部两侧及鼻跟部,对照组采用普通口鼻面罩法,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气体泄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和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提高使用面罩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舒适度,减少面部气体泄漏情况的发生.
作者:张加荣;陆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校本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和自主学习能力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丽水学院286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5.20 ±4.63)分,“使用email等与别人交流”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校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引导在校护生合理使用邮箱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应碧荷;陈建华;赵磊;陈一莉;练正梅;王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08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4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54/54),高于对照组的87.04% (4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查对制度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6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查对制度情景模拟训练,分别观察2015年1-5月(培训前)和2015年6-12月(培训后)查对制度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对情景模拟演示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查对制度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培训前显著降低(P<0.05);培训后护士GSES评分(3.14±0.23)分,较培训前的(2.56±0.25)分显著提高(P<0.01);培训后护士对情景模拟训练能够“提高规范操作能力”“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满意度均>95%.结论 查对制度情景模拟训练教学能够降低年资护士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规范操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作者:刘小燕;沈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高,“交班时相对无压力的”条目得分低.结论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总分不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护士交接班的质量.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辨证营养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儿16例,在患儿住院治疗及出院后家庭随访期间,给予辨证营养管理配合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患儿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辨证营养管理配合护理干预前后相比,患儿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儿实施辨证营养管理及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养生理念,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作者:武传慧;丁玉琴;杨思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各类急诊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加用护患沟通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在急诊护理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0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13/50)(P<0.05).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 (43/50)(P<0.05).结论 护患沟通可有效降低急诊护理期间各类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提高护理总满意率.
作者:郭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