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生物技术培训班教学实践与体会

刘天会;尤红;王萍;丛敏;唐淑珍;徐雍

关键词:生物技术, 操作, 教学
摘要: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其中,医学科研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医院科研的进展是衡量一个现代医院的医疗水平、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实验研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生遇到困难多,锻炼研究生意志、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阶段[1].而当前高等院校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课时偏少,内容粗放,很难让研究生快速切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验中心开设了北京市级继续教育课程-实用生物技术培训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62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本组患者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后,均给予他巴唑或者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的心脏病,可给予盐酸普奈洛尔、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强心药物等治疗.结果 经过1~6个月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逐渐降到正常水平;4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1周后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1个月内心衰症状均得到纠正;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均转为正常;18例心脏扩大患者复查心脏彩超,15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较治疗前缩小.结论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特点,避免误诊,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华;吴海清;祁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ADMA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槲皮素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细胞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ADMA组,槲皮素组,ADMA+槲皮素组,阳性对照组,经过加入相应刺激后继续培养细胞24 h,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PERK、ATF4及CHOP的水平.结果 ADMA组较阴性对照组P-PERK、ATF4及CHOP的表达明显升高,而ADMA+槲皮素组较ADMA组P-PERK、ATF4及CHO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ADMA可以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而槲皮素可以抑制ADMA引起的内质网应激.

    作者:郭维康;张东亮;王丽妍;封仪多;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

    目的 探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途径.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伏天采用针、灸和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半年内观察疗效,一年后随访.结果 治愈38例,好转5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结论 采用针、灸和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董丽萍;张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诱因以及合并疾病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BPPV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中患者合并有循环缺血、高血压、突发性耳聋以及迷路炎的较多;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是导致BPPV的独立因素.结论 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史是导致患者发生BPPV的独立影响因素,在BPPV治疗中应当注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吴卓华;林杰;刘磊;刘秦;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炎误诊为肺癌1例

    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肺部感染性疾病与恶性疾病难以区分的情况.重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客观评价实验室检查结果,加强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积极稳妥地开展介入性检查,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保鹏涛;赵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变异性与死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变异性与死亡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每个患者血尿酸平均值和变异性,根据死亡患者血尿酸平均值的平均值及变异性平均值将患者为高尿酸高变异组(1组)、高尿酸低变异组(2组)、低尿酸高变异组(3组)、低尿酸低变异组(4组),计算各组病死率,并作两两比较,进一步对上述四组进行合并后再分析,按死亡组患者血尿酸平均值的平均值(364.08 mmol/L)作为界值,将所有患者分为高尿酸组(A组)和低尿酸组(B组),统计两组病死率并作比较,按死亡组患者血尿酸变异性(50.89 mmol/L)将所有患者分为:高变异性组(C组)和低变异性组(D组)统计两组病死率并做比较,将血尿酸与透前血肌酐、尿素、胆固醇、白蛋白水平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死亡组血尿酸平均值、白蛋白的平均值、肌酐的平均值、尿素的平均值、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均低于存活组(P<0.05),而年龄和血尿酸变异性均高于存活组(P<0.05).②年龄和尿酸变异性是发生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肌酐、血红蛋白则不是MHD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无论平均值大小,尿酸变异性大的患者病死率高于死变异性小的患者(P<0.001).当变异性≥50.89 mmol/L时,尿酸平均值小的患者病死率高于尿酸平均值大的患者(P=0.099);当变异性<50.89 mmol/L时,尿酸平均值小的患者病死率高于尿酸平均值大的患(P<0.003).④尿酸与营养指标(尿素、肌酐)呈正的直线相关.结论 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变异性大(≥50.89 mmol/L)时,尿酸平均值对病死率无影响.尿酸变异性小(<50.89 mmol/L)时,尿酸平均值小的病死率高.尿酸可能是反应营养状态指标之一,受其他营养指标影响.

    作者:王敏茹;张东亮;郑力仁;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配合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配合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1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采用0.1%利多卡因涂于口腔疱疹处,再喷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对照组用0.2%碳酸氢钠涂于口腔疱疹处.观察两组患儿口腔疱疹的治疗效果,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家属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配合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红;曲雪梅;刘艳杰;于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液分析试纸在腹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尿液分析试纸在腹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病因形成的腹水标本33例,应用尿液分析试纸对腹水标本进行白细胞检测,同时与手工计数法作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试纸检验结果阳性率为54.5%,传统方法结果阳性率为57.6%.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尿液分析试纸结果的敏感性78.95%,特异性78.57%,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73.33%,尿液分析试纸对诊断腹水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计算kappa值为0.57,尿液分析试纸与手工计数法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 尿液分析试纸检测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可靠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于腹水感染的初步筛检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杨郑;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4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符合HPS诊断标准,初诊时具有多项淋巴瘤相关不良预后因素,1例以HPS为首发症状,3例发生HPS时处在疾病进展期,3例骨髓检查均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合并HPS后病情进展迅速,明显症状是发热、血象进行性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清铁蛋白升高、骨髓中出现噬血现象.给予HLH-2004为基础的方案结合化疗后,HPS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由于原发病无法控制,HPS很快复发,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凝血异常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终死亡.结论 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HPS时预后差,常发生在淋巴瘤复发进展期或终末阶段.HLH-2004为基础的方案联合化疗有希望逆转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为原发病治疗创造机会.

    作者:宁丰;王景文;叶进;魏立强;钱筠;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娩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谈话时记录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原因作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依据,同时调查影响产科医生实施剖宫产非医学因素.结果 4 240例分娩孕妇中实施剖宫产1 820例,医学指征剖宫产99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830例.83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包括孕产妇及家属要求670例(缺乏阴道分娩信心381例,对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220例,封建迷信思想69例),医源性因素160例(回避医疗风险95例,阴道分娩技术经验不成熟35例,经济利益驱动30例).结论 社会因素在剖宫产占比率较高,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更正分娩观念;推广导乐分娩和镇痛分娩;提高医生责任感;改善医疗环境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李小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危重病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 采危重症患者血标本60例,每例患者同时采5管动脉血标本分别置于4℃(A组,30例)、18℃~20℃(B组,30例)于即刻、15 min、30 min、45 min、1 h分别测定全血血乳酸(LAC).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 随着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及温度升高动脉血乳酸值逐渐升高,低温存放影响不明显,温度高影响更显著.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的血乳酸值影响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覃纲;李嘉燕;韦柳青;姜福富;符兆胤;罗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肥胖对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关系密切.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特别与血脂代谢关系密切,高密度脂蛋白是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因素,在肥胖状态下,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水平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减弱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窦丽阳;王翠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血前及术前传染病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及术前(包括产前)的身体状况,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防止医疗纠纷,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0 91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同时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筛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认.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9.74%(1 063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44%(4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34%(37例)、HIV抗体阳性率0.04%(5例).结论 对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检查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童风琴;宋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用生物技术培训班教学实践与体会

    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其中,医学科研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医院科研的进展是衡量一个现代医院的医疗水平、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实验研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生遇到困难多,锻炼研究生意志、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阶段[1].而当前高等院校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课时偏少,内容粗放,很难让研究生快速切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验中心开设了北京市级继续教育课程-实用生物技术培训班.

    作者:刘天会;尤红;王萍;丛敏;唐淑珍;徐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延迟性脾破裂(D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收治的21例DR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DRS病人,20例痊愈,1例因并发胸腔积液死亡,治疗成功率95%,近期随访无并发症.结论 在DRS的诊治过程中,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密切观察,正确地把握手术时机,采取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孔祥东;吴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80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被分为两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作为对照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切口采用Stewart切口或纵切口,且术后不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作为研究组(手术切口采用改良Stewart切口,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对两组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是31.25℅,而研究组是9.3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Z形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的双管引流,合理包扎及丹参、医用伤口护理膜的使用均是预防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

    作者:周斌;朱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启发式教学原则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启发式教学原则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为出发点.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爱学好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发挥启发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知识,并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应避免单调呆板,要做到灵活多变,才能不断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者:吴世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皮肤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皮肤病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S-100,CD68,Lys,Mac387,CD31,CD1a,ⅩⅢa因子和CD34)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结果 组织学上病变主要在皮肤真皮层,低倍镜下见深蓝染区域与淡粉染区域相间(重要诊断提示性背景病变);在炎症背景中有纤维分割;细胞组成见大量的单核或多核的组织细胞及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同时巨噬性组织细胞内可见吞噬的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巨噬性组织细胞S-100强(+),CD68和Lys(+),Mac387(+),CD31(+),不表达CD1a、ⅩⅢa因子和CD34.病理诊断:皮肤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术后随访5年,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很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临床行为属于良性/潜在恶性,易被误诊为淋巴网织系统恶性肿瘤.明确诊断主要依靠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

    作者:乔海国;张昶;庄一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58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尿mALB和NAG酶等指标,同时随机选择4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早期组患者的尿mALB和NAG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1);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尿mALB和NAG明显低于血糖控制欠佳组(P<0.01).结论 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踝关节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受伤机制,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部位和类型分为非治疗组(12例)和治疗组(18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非手术组得到随访10例:优(96~100分)6例,良(91~95分)2例,可(81~90分)1例(0~80分),差1例,优良率占80.0%;手术组得到随访16例:优12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占87.5%.结论 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骨折,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申练兵;谭俊铭;王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