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分析

王瑞峰;叶源深;王少林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T型钢板
摘要: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是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8-07~2003-05采用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应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rouchial artery intusion BAI)化疗治疗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探讨术前BAI化疗+手术切除治疗IIIA期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行支气管动脉造影,选择肿瘤的供应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注入化疗药物,术后3周摄胸片复查肺部阴影变化情况,必要时作CT复查.1~3个疗程后手术治疗,同期未行术前BAI化疗而直接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根治率及长期生存时间.结果术前BAI化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66.8%,根治性切除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治率为61.1% P<0.001).术前BAI化疗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48.6%;39.4%,而对照组分别为65.5%;26.1%;16.7%.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BAI化疗是治疗IIIA期NSCLC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能明显提高IIIA期NSCLC的手术根治率,并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邹礼明;潘承欣;杨接辉;李政;徐业新;涂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胆管盆式整形内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肝胆管结石在外科治疗中比较棘手,我院1990-05~2001-07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 043例,其中84例(占8.1%)行肝胆管盆式整形内引流术治疗,经过4月~11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蛙皮及乳猪皮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新鲜青蛙皮在治疗深Ⅱ度、Ⅲ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青蛙皮组和乳猪皮组,深Ⅱ度覆盖蛙皮35例,乳猪皮31例.Ⅲ度创面换药及切痂植皮时覆盖蛙皮49例,乳猪皮44例.两组病人平均年龄、深Ⅱ度、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结果与乳猪皮比较,青蛙皮可减少深度创面愈合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深度创面感染发生率,较少排异反应,增加细菌阴转率.结论青蛙皮用于烧伤创面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少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烧伤创面生物敷料.

    作者:邹勃生;谭军;李效;叶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吗特灵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分析

    恶性腹水是腹腔内各种恶性肿瘤转移和播散所致,大多数是腹腔癌肿的晚期表现.1999-06~2000-06我们采用吗特灵(苦参总碱)腹腔内灌注用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恶性腹水,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袁江;夏维;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系膜上、下动脉多普勒超声在溃疡性结肠炎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前、后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的血流参数和频谱形态的变化.方法对16例UC急性期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血流参数和频谱形态进行观察,其中9例病变累及左半结肠,7例累及全部结肠,与治疗后对比,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病变累及左半结肠、全结肠时IMA的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SMA在病变累及全结肠时仅RI、PI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可用作评估结肠的感染性疾病,估价病变的范围以及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迎春;佟爱军;周方平;刘瑞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误诊五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临床上引起低钾无力的常见原因,其低钾常由并发的肾小管酸中毒引起.但临床医生由于对PSS缺乏认识,以致误诊率相当高.本文报道以低钾无力为首发表现的5例PSS并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误诊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李芬;吴轰;高洁生;陈颖娟;田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分析近3年有输注红细胞记录的全部病历,根据输注的红细胞制品是否去除白细胞分为去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受去白细胞显著影响(P<0.05)的项目,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去白细胞输血组的手术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院内感染率、输血反应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普通输血组(P<0.05),单纯输注红细胞组3项参数优于混合输注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地优化临床治疗,促进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景汉;韩玮;董军;曹秀棠;欧阳锡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5例内镜鼻窦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内镜鼻窦手术(ESS)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1997~2002年采用经ESS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ESS疗效的因素.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40例报告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一直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病人留下许多切口疤痕,影响外观.探讨既能取得相同疗效又能减少痛苦的手术一直是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近些年来,虽然有多种术式改进,但未能完全脱离原来的治疗框架.致使很多病人因惧怕手术而拖延治疗.我院普外科自1998-10~2001-12,采用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4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刘永林;张柏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附49例报告)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其中80%~85%骨折为无移位或有轻微移位,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不幸的是近来随着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意外的不断增加,青壮年患者人数迅速增加,且移位明显.治疗不当常导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患侧上肢无力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自1999~2002年对49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仲;杨洪昌;吴兆翔;杨华刚;汪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46例室壁瘤造影结果分析

    心室室壁瘤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0-01~2002-08为27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共发现室壁瘤146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兆英;郑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TNFα抗体处理组和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min及再灌注1、3、6及12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 (MDA)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瘀血明显,血浆ALT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肝脏缺血再灌注用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后,血浆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乌司他丁联合TNF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岳树强;窦科峰;李开宗;杨雁灵;徐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目的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0例PHC患者,依据病史、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标志的检测了解HBV感染史和感染模式,以及肝功能异常情况;分析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手术所见,以探讨HBV相关性PHC的病理特征.结果 200例PHC患者中有181例乙肝五项标志阳性,其总HBV感染率为90.5%.以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50.83%)为高,而HBsAg、HBeAg和抗-HBc的阳性率仅为4.97%.在PHC发生前,无HBV感染史和无症状HBV携带者分别占61.33%和6.63%.8.29%的患者曾患肝炎治愈后无复发,有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者仅分别占22.10%和1.66%.约半数肝功能正常,异常者大都为轻度低蛋白血症,SB和ALT、AST轻~中度升高.肝组织病理特征如下:肝细胞癌(HCC)占91.95%,结节型、巨块型和小肝癌分别占55.25%、30.94%和13.81%.多分布于肝右叶.静脉癌栓发生率为12.71%.86.32%患者伴有肝硬化,多为活动期.结论⑴HBV与PHC关系密切,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为主.⑵HBV感染后肝脏病变隐匿进展.⑶多伴有活动性肝硬化.⑷PHC有诸多病理特征.

    作者:赵先颖;江晓平;陈立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三例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一种反应急剧,后果严重的排斥反应[1].我院1998-12~2003-03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64例,发生移植肾HAR 3例均为首次尸肾移植(发生率1.83%),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3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患者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9.77%(30/43).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22%和68.0%)均高于对照组(33.33%,P<0.05).半定量后进行方差分析,ALL、ANLL及完全缓解(CR)组患者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12,0.66±0.19,0.73±0.15)也高于对照组(0.43±0.07,P<0.05).ANLL患者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受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影响(b=1.098,P=0.005).AL患者Survivin mRNA表达与骨髓缓解(BMR)率无关.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患者高表达,可能成为急性白血病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李中东;齐振华;王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通脉汤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及纤溶平衡的影响

    目的研究通脉汤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及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制备通脉汤含药血清及oxLDL,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为4组:⑴空白对照组;⑵胎牛血清对照组;⑶oxLDL损伤组:oxLDL终浓度100mg/L;⑷通脉汤组:含5%通脉汤血清及100mg/L oxLDL,孵育24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测定上清液中NO、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结果⑴oxLDL组细胞发生损伤改变,通脉汤组细胞形态明显好转;⑵oxLDL组NO及t-PA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通脉汤组NO及t-PA浓度高于oxLDL损伤组(P<0.05);⑶oxLDL组PAI-1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通脉汤组PAI-1浓度低于oxLDL组(P<0.05).结论通脉汤含药血清可保护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生成增加,恢复纤溶系统的平衡.

    作者:何飞;孙明;周宏研;龙开超;李彤;肖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胆结石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感染者合并胆结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通过探讨CHB与胆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试图阐述CHB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关系.

    作者:杨光;梅亚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腓骨带肌蒂转移治疗胫骨缺损10cm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28岁.因右胫骨中下段骨髓炎处理不当,窦口反复流脓,患肢不能负重2年余入院.

    作者:陈永华;朱兰高;罗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下尿路疾病,常被误诊为女性下尿路感染,在就诊前往往有较长的病史[1,2].我科自1999-04~2002-04诊断和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病人18例,报告如下.

    作者:辛虹;李雪爽;吴燕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有计划地对首程T1、T2期鼻咽癌患者52例,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6例)和外照射联合高剂率腔内后装推量组(综合放疗组26例),其中综合放疗组在鼻咽癌外照射至DT40Gy、50Gy、60Gy时行腔内后装治疗一次.结果综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三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是100%与73.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生存率是92.31%和84.6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1、T2期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外照射的剂量及降低其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罗英;席许平;胡炳强;王小安;陈章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