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进程

陈楚玉林;田凤娟;杜景东;江奇;黄丹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式, LBL-CBL-PBL-RBL-TBL
摘要:医学教育模式的正确选择,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综合阐述今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希望为有需要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便携式利器盒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自我保健防护意识的增强,临床医疗操作技术要求更为精准和规范,对于感染控制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如何防止护理人员被针刺伤以免增加患者交叉感染风险这一问题成为当前的焦点,医用利器盒的改进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魏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给予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8.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超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PBL教学模式结合PDCA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结合PDCA(Plan-do-cheek-action)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教学方法依据.方法 随机将300名13级护理专科班学生分为参照组(150人)和试验组(150人),参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结合PDCA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结果 课程结束后,结业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结合PDCA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总体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

    作者:梁强;黄晔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神经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目的:神经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提升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及工作质量.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其中的1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风险防控实施护理,分析了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并探讨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2例,占对照组总病患数的17.1%,观察组2例发生了风险安全事故,占观察组总病患数的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当加强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降低风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胡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劣,脑卒中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对脑卒中疾病的治疗自然也就成为我们需要大力关注的问题.这当中,患者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后期的康复治疗同样非常关键,康复质量成果的好坏对一个患者能否实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至关重要.所以,本文就将研究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提出相关的康复治疗建议.

    作者:吴鹏辉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基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新看法

    本文以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论述了中医和西医的产生以及各自的发展前景,认为两种医学目前各自的发展方向均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状况,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产生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统一的新医学,进一步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的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作者:把桥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该校护理学本科2011级1-6班共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均按周历表由同一的教师进行讲授,见习课教学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4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见习带教,对照组(134人)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两组见习病种均相同.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核,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教学,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护理服务意识及临床处置能力方面均高于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内科见习教学质量,值得在其他课程见习教学及实习中使用推广.

    作者:雷利霞;吴晓莲;周繁华;黄静;罗春燕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110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观察

    本文研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以及变化.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患者,对其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骨科创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本院的治疗,所选取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发生率为25.45%,对其进行预防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前发生下肢静脉溶栓患者大腿肢体周径差为(5.5±2.1)cm,溶栓治疗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为(1.6±0.6)cm,则治疗前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需加强临床观察,针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要做好预防,多给予患者抗凝栓、溶栓、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黄国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78例,其中有7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科学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出血、胆疹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时间为3至16天,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经过3-6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翠红;黄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效果与可行性探究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将96例痔疮患者按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不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登元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广大患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根据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现状,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双重的有效护理.

    作者:陈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建模的研究进展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各国科研人员争先研究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大家都以大鼠或小鼠进行作为实验动物,对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进行建模,希望能够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积极地治疗糖尿病病人,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楚玉林;田凤娟;江奇;黄丹;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32例临床观察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衰)指心功能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适当的常规治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者.部分心衰患者虽经内科优化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有心源性恶病质,且需长期、反复住院,即为难治性心衰或顽固性心力衰竭.目前顽固性心功能衰竭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各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易产生耐药与毒性反应,因而老年人心衰的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案,一直为临床所关注.

    作者:袁锐三;马萍;李晓玲;李玉丽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中西药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肠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混合液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4年我院诊治的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灌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如;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血便等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如;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血便等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贺秀萍;邵方萍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药物治疗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临床观察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方法: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来自我院的62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对患者服用沙丁胺醇使用氧气胃动力进行雾化吸取.对患者使用氨茶碱进行静脉推注,再使用地塞米松,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则需要使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患者的电解质及患者的酸碱体质进行纠正和治疗.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20例,显效的患者22例,有18例患者已经明显的好转,总的有效率为97.77%(60/62).2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够控制,治疗无效.在治疗期间没有遇到什么不良的反应.结论: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茶碱是很有效果的,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不明显,这种药物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比较有效的.

    作者:曹慧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均良好,髋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无髋痛、腿痛等,患者均感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科学有序的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术后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极为关键.

    作者:林晓丹;冯秋月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全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考虑

    目的:对全科门诊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情况展开分析,探寻全科门诊对急性腹痛的诊治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佳切入点,完善和优化诊疗程序.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胆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8例,约占21.2%;消化性溃疡16例,约占20%;急性阑尾炎2例,占2.5%;泌尿系统结石13例,约占16.2%;急慢性胃炎23例,约占28.7%;急性肠胃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过敏性紫癜8例,占10%.结论:充分利用多学科门诊平台及采集患者病史,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辅助各种检查来提高诊断科学性和准确性,明确各种引起急性腹痛的疾病的诊断依据和鉴别,以此提高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准确诊断率,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秋香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出现宫内节育器异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B超结合腹部X线透环检查发现,在出现异位的60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出现IUD完全嵌顿,28例发生IUD完全嵌顿,剩余的14例患者发生IUD异位子宫体外,其中13例异位于宫颈管当中,1例患者异位于腹腔中.异位在腹腔镜下将环取出,其他59例患者均经过引道取环,3例完全嵌顿的患者没有成功取出,后使用宫腔镜以及药物协助下取出.讨论宫内节育器异位在临床上发生的几率较高,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对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太荣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刍议X射线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的必要性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医学影像技术是反映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医学影像包括超声成像、X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元素成像、热成像、光学成像等;这些成像技术和设备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X射线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及防护.

    作者:何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正确手术体位的重要性

    手术操作前,患者体位固定情况,对于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病人手术体位不当,易发生周围神经损伤、颈椎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极为不利.因此,正确手术体位对于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手术体位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手术常见体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贾娜;单艳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