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奎屯市哈萨克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调查

古丽巴合提;邱芬;文新贞;迪丽娜尔;阿斯木古丽

关键词:血型, 哈萨克族, ABO, RH
摘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咯血病人的紧急抢救与后期护理

    咯血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急性病症,由炎症病灶毛细血管扩张及病变部位小血管损失及空洞血管瘤破裂而导致.病人常因血容量骤减而休克或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甚至死亡.如果能及时发现咯血征兆并进行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大多数病人能度过危险期,而转危为安.

    作者:张艳丽;刘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锁孔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的临床应用

    ),但是1年后A组病人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比B组要高(P<0.05).结论 经锁孔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的优点.

    作者:王广斌;王静;吴贵平;曾文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控制略析

    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输血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家卫生部已明确要求县(市)级以上医院要成立输血科,对临床输血加强管理.

    作者:倪剑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急诊科震灾应急救治大批量伤员的流程与实践

    对震灾应急救治大批量伤员的经验进行总结.突出阐述了快速反应、高效统一指挥、科学合理调度医院急诊科超常规接诊、分诊、抢救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以及在震后72 h对1 200多名伤员进行应急救治,确保抢救工作紧张有序顺利开展,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成功挽救大量伤员生命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作者:凌晶;陈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4例,平均随访14.3个月(6~18个月),临床随访包括:功能评估和X线摄片.结果 32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松动退出,1例出现肱骨头部分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优良率84.3%.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建根;张庆华;王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痴呆患者陪护的健康教育

    阿尔茨海默病(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进展缓慢.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AD的比率达5%以上,80岁上升到15%至20%,AD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已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1].

    作者:王翠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521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情况,旨在提高对冠心痛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521例冠心痛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分别对比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多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情况,以了解两者之间各血管病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在心绞痛组,多支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单支病变患者中心绞痛组右冠状动脉检出率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多支痛变患者中两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支病变多见,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于梗死前漏诊和误诊率高.

    作者:卓凤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学高职影像专业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实践与探讨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医学院校对这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尚无较为成熟的模式.其对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依赖性很强;个体差异也造成每套标本的不一致性,使教学难度较大;断面解剖抽象,难以记忆,学生学习难度大.因此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影像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友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肺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随TNM分期进展而升高,TGF-β1可能是肺癌的一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并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作者:王芙蓉;李云霞;秦毅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探讨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障碍主要由受伤脑组织释放凝血因子引起,因而能够反映脑组织受伤程度,对早期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笃前;于守永;徐勇;林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体会

    儿童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部分可遗留后遗症,甚至死亡.脑电图的变化能反映大脑功能的障碍程度,是一种较为准确和客观的预测脑损伤的指标,且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即可发生明显改变,具有很高的灵敏性[1],同时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重复性强,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可作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性变化的一种有效的检查评价方法[2].

    作者:李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益生菌治疗肝硬化高血氨症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对肝硬化高血氨(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8例,给予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2包,口服,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肝、抗纤维化,观察期间两组病人均不予特别饮食干预.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氨水平及数字连接试验(NCT).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氨显著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NCT亦能显著改善,两组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高血氨有效、方便、安全.

    作者:庄见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0.125%布比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副作用少,是妇科术后镇痛较佳选择.

    作者:任培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3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2周后均好转出院,随访未见复发或加重.结论 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是以血压升高、头痛、痫性发作、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护理上注意病情观察,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钟月桂;彭福华;杨素莲;李晴;欧翠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尼可地尔是第一个具有类硝酸酯作用并用于临床的K+-ATP通道开放剂,具有增加K+从细胞内的流出的作用,同时可抑制Ca2+流入,致使血管舒张,增加冠脉血流,因而在冠心痛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对近些年来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心肌保护.

    作者:刘永泉;刘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教学与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一门崭新的外科技术,它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技术有很大不同,对外科医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扎实的开放手术基础外,腹腔镜外科医师还必须经过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系统训练,才能安全顺利地开展这一手术.

    作者:郝钢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别为80.0%和72.6%,联合检测AFU和AFP的诊断敏感性提高到93.7%.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癌肿后血清AFu活性明显下降,复发时可再度升高.结论 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减少漏诊.

    作者:陶红;尚祥生;江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蛋白质饮食量化管理对腹膜透析病人血浆蛋白的影响

    化管理能有效提高腹透病人血浆蛋白浓度,对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慧茹;黄秋影;潘长玲;江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TnI、MYO、CK-MB质量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100%;96.9%、87.3%,可达到佳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症状发生后的24~72 h采样分析,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5%和100%.结论 联合检测MYO、CK-MB、CTnI能够更准确的诊断AMI,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因此根据不同的选择可提高AMI的诊断率和制定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顺君;黄文芳;饶绍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良反应的发生,为输液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邓顺娇;陈景银;贺倜;李文英;钟肖英;陈惠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