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培养检出纹带棒状杆菌1例

周春梅

关键词:纹带棒状杆菌, 革兰氏阳性菌, 棒状杆菌, 耐药
摘要:目的:纹带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是一种无芽孢革兰阳性棒状杆菌,被认为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的寄生菌,近年来经临床证明可成为定植菌或者感染源。长期卧床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是易感人群。这类细菌已经被临床越来越重视。纹带棒状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免疫功能受损,尤其是接受过介入性手术(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静脉导管、尿导管等)的长期住院患者的各类感染,包括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等。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报道此菌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及肺炎等各类临床感染,国内也可见棒状杆菌引起院内感染的报道。对四环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对纹带棒状杆菌的耐药性在临床上逐渐上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门诊阴道炎的治疗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于阴道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及分析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0例,观察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个人资料、生活习惯、卫生知识知晓度等,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引发阴道炎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阴道炎患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32例,感染率53.3%,细菌性感染患者25例,感染率41.7%,滴虫感染患者3例,感染率5%;所有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导致阴道炎的因素较多,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因素会对患者的发病率和治愈率造成影响,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的宣教是预防阴道炎等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周慧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亲情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亲情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亲情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生理反应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行亲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化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不仅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少生理指标出现较大波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较高价值。

    作者:马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解析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其内涵的发展,而内涵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则是教师的教育和设计课程方面,其也是提升和发展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点因素。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可以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确保学生的知识和素质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本文对正确改革教学课程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舒艳琼;何玲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接收的80例老年痴呆症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依据护理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更完善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上,观察组干预后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常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胺碘酮结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胺碘酮结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病患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对照组采取胺碘酮药物治疗,而联合组病患采取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快速心律失常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病患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胺碘酮结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范富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服务对其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探讨人性化服务对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人性化服务,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种不同方式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人性化服务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作者:王银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目的:公立医院改革以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环节,持续提升护理质量,创建服务品牌,进一步夯实基础,发展专科,不断提升内涵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目标。

    作者:方玉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冠心病通过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通过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运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通过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控制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证。

    作者:程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67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2%,护理满意度为94.03%,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比较高。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

    作者:卢利云;陈漫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及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及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A、B两组各4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两个月后对比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 B 组指标显著优于 A 组,差异 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患者心理状况,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佳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护理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在妇产科护理中,对病患和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病患感染、二次复发的风险,直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护产妇的健康。护理不当会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障产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笔者在对相关资料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浅析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并对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出了一些可行化建议。

    作者:刘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颈内静脉置管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血液净化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颈内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患者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优质组(n=36)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n=36)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①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56%,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②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是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借鉴。

    作者:高利群;高飞;王素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脑钠肽(BNP)在慢性心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进一步分为4组:I级组、II级组、III级组和IV级组,每组30例。给予正规抗心衰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BN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BNP在慢性心衰疗效评价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阿光;白志余;孙灏;于龙超;黄贤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肝患者白介素因子变化影响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肝患者白介素因子的变化。方法丙肝患者为实验组,慢性 HCV 感染者为阴性对照组,健康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IL-12、IL-12、IL-18。结果实验组45例患者中,IL-12治疗前为(16.5±8.7) pg/ml,治疗后为(21.3±13.5) pg/ml,IL-10治疗前为(387.2±145.9) pg/ml,治疗后为(192.4±17.5) pg/ml,IL-18疗前为(524.3±134.2) pg/ml,治疗后为(240.6±98.5) pg/ml。经统计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的IL-12、IL-12、IL-1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IL-12、IL-12、IL-1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对治疗丙型肝炎具有非常的意义。

    作者:吕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四季养生综述

    目的:中医养生是我国历史上历代中医药专家医学经验的总结与结晶,内容丰富,记录完整详实,简便易行且效用确切。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的思想与养生观念逐渐兴起并形成热潮,其中尤以“中医养生”较为明显,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理论知识与养生方法十分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调养人体生理功能,排解机体毒素,促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晁宇翾;王福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目的:通过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的质量。方法:通过培训方法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清洗设备得到了管理与维护,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结论:提高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杨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加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健康宣教

    目的:探究加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健康宣教方法。方法结合经验积累和调查研究结果,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造成的后果以及跌倒发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探究加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健康宣教方法。结果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等都是老年住院患者容易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跌倒的发生不仅会给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使老年患者因跌倒而死亡。结论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确保他们住院期间的安全。

    作者:唐中华;向菲;文阳;李燕;何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的在职40例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与患者反馈情况。结果:在病区管理、文书记录、健康教育、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等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分别采用100例患者做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时娜;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微创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配合30例新式内镜下行保胆取石手术。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0min,出血量2~3ml,未发生由于手术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并得到患者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静;党艳红;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枸杞叶含药血清对长波紫外线损伤人皮肤光老化模型保护机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枸杞叶(LBL)含药血清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致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SF)损伤的防护机制方法采用强度10J2cm -2的UVA照射损伤HSF造模,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UVA模型组、空白血清组、UVA +高剂量LBL组、UVA +低剂量LBL组和UVA +VitC组。显微镜观察HSF形态,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计算衰老细胞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VA照射HSF损伤法可造成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衰老率增高(P均<0.01);与UVA+空白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组细胞活性增高,细胞衰老率降低(P均<0.01)。结论: LBL通过提高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衰老率发挥其保护HSF光损伤的机制。

    作者:陈彦华;穆静;何晓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