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军;陈玉茹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ICU 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ICU 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家属定时探视,除治疗护理工作外,病人的生活护理也由护士完成。ICU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结合目前ICU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谷清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儿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6例髌骨骨折患者内固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6个月19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2个月16例部分恢复,18个月后膝关节基本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动作和步行能力,膝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我院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控与护理,观察预防与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患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若干例,选取患者以及家属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入院第一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对患者予以满意度的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提升,并且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以及护理工作,这对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帮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刘艳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全部使用静脉注射泵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对使用静脉注射泵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应用效果优的39例,应用效果良的26例,应用效果中10例,应用效果差的3例,应用效果优良率83.33%。结论: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护理上要注意无菌操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乔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一2015年9月来我科输液的120倒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60例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对对照纽6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并详细观察记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情况,对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了18.3%。结论:对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韩凤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着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着。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着。
作者:刘岐涛;寇冬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剖析妇女普查中宫颈糜烂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80例自愿参与普查的妇女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应用优质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糜烂的检出参与治疗率为97.3%,对照组为80.5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积极用于妇女普查宫颈糜烂中,可维持受试者心态的平稳,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概率。
作者:朱朝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电脑、手机由于近些年来的普及因此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坏处,那就是使一些人患上了颈椎病。由于很多人在玩手机以及玩电脑的时候没有形成良好坐姿的习惯,导致了颈椎骨质增生以及椎间盘脱出等等不同程度毛病的出现,不仅如此,不够良好的坐姿习惯还引起头晕、头疼以及恶心等等一系列让人审题难受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瘫痪,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到了颈椎病的治疗。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显著的减少疼痛,而且还不会有副作用产生,对患者的学习和生活也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广大患者相对来说还是接受得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以及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或者疼痛的所达到的效果。
作者:胡远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营养状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赖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产妇孕产期实施营养指导对母婴健康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所收治的350例妊娠妇女,并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定期复查和随访,而实验组在给予定期复查和随访的基础上,实行孕产期营养指导,并详细对比两组妊娠妇女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泌乳时间”、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结果经过两组相互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泌乳时间也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孕产期采取营养指导的方式,能显著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邵庆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本文就口咽通气管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管道选择,方法及护理做了相关详细介绍。
作者:乔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匹多莫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的临床症状好转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2.3%,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的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匹多莫德能有效提升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国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致血液透析患者的院内感染已成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12%~38%[1]。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建立血管通路及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易感染因素,是院内感染内的易感宿主,预防和控制感染已越来越重要为此我科室采取一些列的管理与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为时间节点,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护理新理念实施前后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等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新理念前的消毒灭菌、洗涤以及包装合格率均低于实施护理新理念后;实施护理新理念前的服务满意度87.00%低于实施护理新理念后98.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护理新理念,有利于提升消毒灭菌、洗涤以及包装合格指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服务满意度,应大力应用。
作者:杨素萍;邹香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技能的训练,提高院前救护效果。方法:选择我市两所医院的2014年1-12月进行院前急救的共计150名患者为例,每个医院选择患者人数为75人,将两所医院分为A组和B组,将A组患者进行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将B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服务,通过两所医院的不同急救护理方式,比较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在紧急呼叫出车中反应速度比B组迅速,急救车到院时间较短,救护车内急救设施较完善,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使急救的成功率增加。讨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作者:张燕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健康体检在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体检是一种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体检时不但可以检查身体,还可得到健康的咨询。当身体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的“临界”状态时,及时体检能够抓住调整心理、生理的好时机。因此,如何做好健康体检,达到体检的真正目的,成为我们急待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抗生素是指具体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产生象征着人类征服细菌开始,抗生素的应用和研究,在本世纪以来,不断的进步,成为医学科学重大贡献。抗生素不仅能被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还能对危害人们健康大的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在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感染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人类疾病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者:侯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应用性价值。方法对于某医院在2006年7月~2008年5月已经接受腹腔镜检查的47例肠胃外科急诊患病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令其作为观察组,让它和作为对照组的同时期实施了传统剖检查的47例肠胃外科急诊患病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患病者都在腹腔镜探查过程中找到了病灶,期间还有30多例在腹腔镜中治疗并完成了手术,进行手术腹部开小切口手术的14例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并发明显要比对照组少很多。结论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用腹腔镜探查可达到明确的诊断和安全的治疗这一目的。
作者:蒋志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临床微创性手术,该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安全可靠,已经得到临床上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手术方法在癌症根治手术中的作用,我们就我院施行的2例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手术步骤以及相关护理配合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邓雪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