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母亲HBsAg阳性所生新生儿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李志群;许建雄;蔡衍珊;陈健;黄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接种率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广州市127家助产医院中,选取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的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新生儿,查阅儿童接种证记录,摘录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相关信息并计算接种率.不同级别和类别助产医院的HBsAg阳性产妇比例的比较采用x2检验,HBIG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产妇212 316名,产妇HBsAg筛查率为100%,其中HBsAg阳性产妇23 473名,产妇HBsAg携带率11.06%.实际调查23 592名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53%,其中12 h内接种率为90.97%.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级别、医院类别是影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的因素,OR(95%CI)分别为4.898(2.433 ~9.817)、5.519(3.451~8.827).结论 广州市母亲HBsAg阳性所生新生儿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受到医院级别和医院类别的影响.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N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DN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DNF方案一线治疗50例胃癌患者.具体用法:第1天多西他赛75 g/m2静脉滴注60 min;奈达铂100 mg/m2静脉滴注3h,醛氢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h.随后氟尿嘧啶375 mg/m2静脉推注10 min,再以氟尿嘧啶2.6 g/m2持续泵入46 h.21 d一周期,每2周期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结果 50例患者共接受194个周期的化疗,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4%),部分缓解18例(36%),稳定10例(20%),进展20例(40%),总有效率为6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8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Ⅲ~Ⅳ级粒细胞减少、Ⅲ~Ⅳ级血小板减少、Ⅲ~Ⅳ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2%,6%,6%,其中2例Ⅲ~Ⅳ级粒细胞减少患者伴发热.消化道反应多为恶心呕吐,占68%,为多为Ⅰ、Ⅱ度;脱发发生率为56%,其中Ⅲ/Ⅳ度仅3例,占6%;肝肾毒性毒性轻微,无Ⅲ度及以上毒性.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作者:彭静;郭经锋;吴锋;张铂;邢辉;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型肠道病毒空斑实验在猴轮状病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用于肠道病毒的新型病毒空斑实验在猴轮状病毒SA11的应用效果,建立新型轮状病毒空斑-实验方法.方法 将成功应用于EV71/Vero细胞模型的新型空斑实验方法,稍加改进,用于SA11/MA104病毒感染细胞模型.观察空斑形成的大小,形成时间及实验的可重复性.结果 在SA11/MA104病毒细胞感染模型上,应用新型病毒空斑实验方法可较快地形成肉眼可识别的空斑,在空斑可数的稀释度,大多数空斑能分开,其大小基本一致,少数空斑融合成相对较大空斑.覆盖层添加胰酶对孔板形成时间无影响,但胰酶浓度过高(>5 μg/ml)导致空斑形态不规则.空斑实验可重复性达到90%以上.结论 新型病毒空斑实验可以用于猴病毒SA11感染细胞模型.相比传统空斑实验可重复性大大提高,操作也极为简便,为抗人轮状病毒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应先;旷雅舒;徐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环肿瘤细胞及其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与肠道疾病频繁和早期的传播以及因原发肿瘤特异性症状不明显而导致的诊断延误密切相关.肠癌多进行肝、肺、以及骨转移,提示肠癌细胞一定能侵入血管壁并且随着血液循环到远处的器官处.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能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这些细胞终负责转移到远处的器官并且发育成转移灶.本文综述了CTCs不同的富集手段和检测方法.有证据表明CTCs的存在与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陈刚;曲义坤;姜威;韩桂华;武荣国;罗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1联合顺铂化疗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疗效与REGⅠ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REG Ⅰ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与Ⅳ期胃癌患者对替吉奥(S-1)联合顺铂(CDDP)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Ⅳ期胃癌患者60例,进行替吉奥(S-1)联合顺铂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治疗前活检组织REG Ⅰα表达,并统计分析REG Ⅰ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疗效间的相关性.结果 接受S-1/CDDP一线治疗的60例病人中2(3.3%)例完全缓解,20(33.3%)例部分缓解,治疗有效率36.7%.60例病人的活检样本中,共有16(26.7%)例样本REG Ⅰα表达呈阳性.经统计分析,REG Ⅰα蛋白表达与Ⅳ期胃癌病人的各项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REG Ⅰα表达阳性患者中仅有1(6.3%)例显示出部分缓解,剩余15(93.7%)例患者表现出稳定性或进展性疾病.相应地,在44例REG Ⅰ α表达阴性患者中,2(4.5%)例完全缓解,19(43.2%)例部分缓解,治疗有效率为47.7%.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REG Ⅰα阴性性患者的TTP、OS显著长于REG Ⅰα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G Ⅰ α是预测晚期胃癌患者S-1/CDDP联合化疗敏感性的预后因子,可以作为晚期胃癌患者个性化化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也可能会成为抗癌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作者:刘丽娜;尹先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州市母亲HBsAg阳性所生新生儿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广州市127家助产医院中,选取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的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新生儿,查阅儿童接种证记录,摘录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相关信息并计算接种率.不同级别和类别助产医院的HBsAg阳性产妇比例的比较采用x2检验,HBIG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产妇212 316名,产妇HBsAg筛查率为100%,其中HBsAg阳性产妇23 473名,产妇HBsAg携带率11.06%.实际调查23 592名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53%,其中12 h内接种率为90.97%.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级别、医院类别是影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的因素,OR(95%CI)分别为4.898(2.433 ~9.817)、5.519(3.451~8.827).结论 广州市母亲HBsAg阳性所生新生儿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受到医院级别和医院类别的影响.

    作者:李志群;许建雄;蔡衍珊;陈健;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病死率及隐球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78.26% vs100.00%,56.52%vs 78.26%,17.39% vs 39.13%,13.04%vs 30.43%);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vs 56.52%);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70%vs 2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脊液中隐球菌转阴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夏旭辉;陈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孢子菌基因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检测肺孢子菌基因的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以期为临床检测肺孢子菌感染提供简便敏感的新方法.方法 依据肺孢子菌核内核糖体小亚基16s rRNA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肺孢子菌基因的LAMP和PCR反应体系.以实验感染肺孢子菌大鼠模型为检测对象,以倍比稀释的重组肺孢子菌基因组DNA质粒为模板,并与PCR方法对比,检验LAMP的敏感性;用呼吸道感染常见的7种病原体(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支原体FH株)作对照,检测LAMP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LAMP法检测肺孢子菌基因的低检出拷贝数为50 copies/ml,敏感性高于普通PCR低检出拷贝数(104 copies/ml);检测肺孢子菌基因的特异性强,不与其他7种病原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肺孢子菌基因LAMP检测方法.并显示检测程序简单,结果观察方便,且不需要特殊设备等优点.适用于临床肺孢子菌定植或感染的检测.

    作者:张楠;秦铮;马素丽;国九英;樊华;安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葡萄糖代谢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C肽(CRP)、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葡萄糖比率(IGR)、HOMA-IR、脂联素(APN)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等变化,以评价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进行OGTT试验,各时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胰岛素与C肽在口服葡萄糖后0 min和30 min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BG、HbA1c、CRP的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UAER明显下降(P<0.05),血糖AUC和胰岛素AUC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C肽AUC则显著上升(P<0.05);FINS及ISI在辛伐他汀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IGR及CIR无显著变化(P>0.05);FFA明显降低(P<0.05),APN后显著上升(P<0.05),HOMA-IR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糖代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范绍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深圳市龙岗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状况及菌型分布,为临床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2013年在哨点监测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 638份,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菌株感染年龄段、流行季节及血清学进行分析.结果 3 638份腹泻标本共分离到49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13.47%,阳性菌株以肠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231/490)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212/490)为主,各年间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74,P<0.05);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0岁以下儿童(59/1430)和30~40青壮年(54/641)居多.结论 龙岗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病例以ETEC和EPEC为主;应重视辖区内腹泻病例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状况,提高暴发流行的预警能力.

    作者:邹惠英;刘丽红;吴洁;陈日炳;钟文娴;吕昌东;王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铅对大鼠CaMKⅡ的影响及行为记忆改变

    目的 从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等方面探讨不同浓度铅接触与行为记忆改变的关系.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8只,饮双蒸水,模型组24只,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4、4.8、9.6 mmol/L的浓度在饮水中添加醋酸铅,60 d后,分别将各组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然后收集全血、脑组织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检测铅含量;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CaMKⅡ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模型组血铅、脑组织铅含量显著增高(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提示模型组大鼠空间定位航行能力下降(P<0.05),铅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P<0.05);模型组CaMKⅡ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铅能引起铅接触大鼠的行为记忆障碍,且铅接触浓度越高越明显,其机制可能与铅能降低海马区CaMKⅡmRNA及其蛋白依赖性表达等有关.

    作者:曹建华;孔新秀;秦家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流行特点及毒力基因特征,为评价辖区中不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2004-2014年,从病人、食品及外环境分离到285株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13进行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因子(tdh、trh)和系统性毒力基因(toxRS/new),通过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辖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3 (56.7%)、O4(24.4%)和O1 (14.4%)群为主,病人(包括食物中毒病人和住院病人)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是大流行株(117/160),其基因组含有毒力因子(tdh)和系统必毒力毒因(toxRS/new);食品和外环境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是不致病株(112/114),其基因组无毒力因子(tdh/trh).结论 辖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流行株为O3∶K6血清型及其克隆株(O3∶K6,O4∶K8,O1∶K56等),辖区存在不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

    作者:杨贵清;杜小莉;卓菲;赵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宜昌市0-14岁儿童哮喘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诊治现状,发现儿童哮喘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哮喘综合性治疗方案的推广.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宜昌市城区随机抽取5所幼儿园、10所中小学及5个社区,对其中90%以上儿童进行初筛问卷调查,筛选出疑似哮喘儿童,对其再次发放哮喘儿童调查问卷进一步调查,了解其临床治疗情况,问卷收回后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昌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47%,363例患儿中有95.6%应用过支气管舒张剂,68.3%使用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70.2%的患儿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仅5.0%的患儿使用了抗白三烯药辅助治疗,5.5%的患儿选择了脱敏疗法;有46.8%的患儿经哮喘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较前减轻;本市51.0%的患儿一年治疗消费在0.2~0.5万元,65.8%患儿家庭对医疗费用尚可承受.结论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宜昌市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需进一步推广,患儿及家长的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全身激素及氨茶碱的应用仍较频繁,提示今后应尽量减少该类药物的使用.

    作者:王芳;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佳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的佳时间.方法 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56),其中治疗组又分为上午治疗组(n=30)和下午治疗组(n=30),对照组也分为上午组(n=27)和下午组(n=29).治疗组采用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行电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3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治愈率16.0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午治疗组治愈率(36.67%)、显效率(43.33%)均高于上午治疗组(26.67%、36.67%),且治疗后PSQI总评分比较,下午治疗组均低于上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电针的疗效为优,且下午时段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杨路;陈莹;莫献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登革热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评估登革热病毒(DENV)对广州地区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3 000名,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DENV IgM抗体并按年龄和性别比较阳性率差异.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DENV RNA检测.结果 3 000名献血者检出DENVIgM抗体阳性标本71份,阳性率为2.4%.其中男性44名,女性27名,阳性率分别为2.1%及2.9%,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3,P=0.223);18~岁年龄组、25~岁年龄组、35~岁年龄组和45 ~60岁年龄组献血者抗DEN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2.5%、2.0%和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9,P=0.751).71名DENV IgM阳性献血者中检出DENV RNA阳性1名,病毒滴度为9.44E2 copies/ml,阳性率为0.03%.结论 携带DENV的献血者对血液安全应当引起重视,在DENV流行区或者流行期间,应当建立相应的筛查方法,并把其纳入献血者筛查项目.

    作者:陈锦艳;廖峭;游冉冉;黎世杰;熊华平;王敏;黄杰庭;黄珂;许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3-2014年龙华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3-2014年龙华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病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AEH监测系统及其他信息上报途径汇总的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新区共上报505例AEFI,4岁以下儿童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发生率为45.10%,且主要发生在24 h内;发生AEFI的相关疫苗共计20种,报告发生率前五位分别是23价肺炎疫苗(90.62/10万剂)、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78.26/10万剂)、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48.91/10万剂)以及麻风疫苗(46.68/10万剂);AEFI类别以一般反应为主(67.52%);所有AEFI个案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龙华新区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需重点监测第二季度及4岁以下儿童.

    作者:徐芳;周世权;林巧香;潘彩珠;冀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与中药灌肠合用缓解慢性盆腔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与中药灌肠合用对缓解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从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34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A进行单一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B进行单一的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与中药灌肠合用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40例,有效64例,总有效率为77.6%;对照组A患者治愈16例,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61.1%;对照组B患者治愈12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5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数为(2.08±0.34)分,对照组A疼痛分数为(3.82±1.41)分,对照组B疼痛分数为(3.75±1.38)分.观察组在减缓疼痛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时,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觉,再与中药灌肠合用治疗时效果更明显.

    作者:林琼林;徐晓园;尹艳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痰样结核杆菌抗原85B mRNA检测在肺结核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痰样结核杆菌抗原85B mRNA检测在结核疗效评价中应用.方法 比较痰涂片抗酸染色、MTB-IS6110 DNA、改良罗氏培养和MTB-抗原85B mRNA在检测治疗0、2、4、8、12周的结核患者痰液结核杆菌阳性率.结果 治疗0周、2周和12周时四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时四种方法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67,P<0.05;x2=18.196,P<0.05),其中MTB-IS6110 DNA和改良罗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3,P<0.05;x2=14.428,P<0.05);MTB-IS6110 DNA和MTB-抗原85B mRN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65,P>0.05;x2=3.262,P>0.05).治疗4周时改良罗氏培养和MTB-抗原85B mRN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6.377,P>0.05),而治疗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5).结论 MTB-IS6110 DNA检测灵敏度高,可作为初筛,MTB-抗原85B mRNA real-RT-PCR和改良罗氏培养两者一致性较好,且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可作为结核病人治疗监测.

    作者:武学成;唐曙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颅内血肿微创术手术时机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颅内血肿微创术手术时机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抚宁县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开颅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依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出血后<12 h)组、中期(出血后12~48 h)组、晚期(出血后>48 h)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和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Spearmen分析法分析不同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半年后ADL评分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半年后ADL评分方面,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en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与ADL评分呈负相关(t=-0.486;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为良好的效果和预后.

    作者:董玉贵;赵立斌;周学伟;谢铁钢;孙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与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对急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仁和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60例,实施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0例,实施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F及FEV1/PVC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但是观察组所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取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快速作用于病灶,消除症状,恢复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RIM28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沉默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三结构域蛋白28(TRIM28)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TRIM28 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并收集30例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和组织中TRIM28的表达;用TRIM28 siRNA转染胃癌细胞株BGC-823后培养12h,检测转染后的TRIM28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结果 TRIM28在两种胃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40例胃癌组织中有27例患者的TRIM2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运用TRIM28 siRNA转染胃癌细胞株后,TRIM2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TRIM28 siRNA后的胃癌细胞的增殖率为(53.86±0.85)%,与对照组siRNA的增殖率(97.45±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TRIM28 siRNA后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为(32.77±0.73)%,与对照组siRNA的凋亡率(4.81±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M28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且在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TRIM28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曾锻;陈鸿程;李世通;杨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