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子宫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方法

邓月娥

关键词:子宫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建立子宫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实验流程,达到临床病理检验质量控制的要求及日后研究的需要.方法 详细介绍子宫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环节.结果 用此法制备的子宫组织免疫组化切片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论 此实验流程可改进和提高子宫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手术的临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榆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并发症,探讨其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20例,观察其主要的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出血、感染、尿外渗和尿漏是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手术的主要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方法减轻治愈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手术具有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输尿管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何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 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 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甲组、乙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瘤型麻风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瘤型麻风由抗酸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病人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很弱.对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临床易与外周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皮肤病或其他临床疾病相混淆,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病人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为避免误诊误治,笔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可;陈静;黄进华;王斌;赵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门诊475例PPD试验及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探讨PPD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PPD总阳性率为28.8%,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10岁组阳性率为7.6%,≥10岁组阳性率为36.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生理系统结核病可疑患者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7.8 mm,<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0.3 mm,硬节直径大为15 mm.结论 PPD试验用于结核病诊断时,应根据硬结直径大小,并结合年龄、个人体质、可疑结核灶所在系统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小儿PPD试验更宜用于结核病的排除和卡介苗接种对象的筛选.

    作者:李朝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离子型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23例分析

    目前国内区县级医院仍以离子型碘造影剂为常用药物,随着剂量及浓度的增加,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一组应用离子型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离子型碘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作了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现就我院23例发生在1562例各类造影中不良反应病案作如下报道.

    作者:马润辉;何力;李文生;陈维栋;田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29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3~2007年收治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患者2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从用药时间上看,本组使用肾急避孕药的时间大多在排卵日至排卵后2 d之间,占75.9%(22/29);异位妊娠流产型居多,占79.3%(23/29);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51.7%;外院误诊误治5例.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生可能与服用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功能障碍,导致胚胎异常植入有关;应尽量避免于排卵日和排卵后2 d服用紧急避孕药;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可能与异位妊娠流产型居多相关;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应重视阴道流血症状,警惕异位妊娠,防止误诊误治.

    作者:付娟;石红;逄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ASISTM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5例体会

    目的 利用BASISTM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胸腰椎骨折5例,T12椎体3例,L1椎体2例,均为爆裂性骨折,采用BASIATM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5例均获随访,术后2月下地行走,伤口愈合;术后3月内固定无松动,内固定良好.结论 BASISTM胸腰椎前路钢板治疗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由固定一种低价位、安全又可靠的技术.

    作者:陈建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健康教育对我院体检人员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我院体检人员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对到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4 653例体检人员进行健康保健知识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随机抽取560例体检人员进行血压正常值、血糖正常值、超重对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影响、吸烟对身体的危害、酗酒对身体的危害、饮食对身体的影响、对高血压的认识、对糖尿病的认识、对冠心病的认识、对脂肪肝的认识、对肿瘤的认识、对定期体检的认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是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共14项的问卷调查,计算每项调查内容的教育前后体检人员的知晓率;体检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用两样本率的x2检验.结果 560例受调查体检人员对14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健康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体检人员的健康知晓率;开展体检人员健康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能使体检人员既检查了身体健康状况,又增加了一定的健康保健知识,从而提高了体检质量,发挥了体检的积极作用.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与体会

    医护人员是患者的守护天使,只有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使用安全的器具,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才能让天使远离血液传播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服务病人.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真正的需求.该留置针除了具有普通密闭式留置针的优点外,还设计了针尖保护装置,当穿刺成功后撤除针芯时,针芯被自动收纳到保护套内,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及针刺伤的危险[1].2007年8~11月,我科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上肢血管的的情况选择198例患者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但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反应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熊咏萍;黄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20例的护理体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它用于:①[1]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紧急血液透析;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内瘘未成熟或未建立血管通路前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高血钾症、急性左心衰、严重的酸中毒等,需要紧急血液透析;③动静脉内瘘失功能,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感染;④其他疾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⑤腹膜透析患者出现紧急并发症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陆秀荣;李玉萍;赵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16例体会

    1982年Dubois介绍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为减少手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作为目前普外科常开展的胆囊切除术,如何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医源性胆道及血管损伤,一直是肝胆外科医师十分重视的问题[1].我院2002~2006年对216例患者行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组加服红霉素25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9,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

    作者:丁虹;白学松;张业琼;严明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修复手术.我院近年来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霞;董昭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介入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8例护理

    目的 总结18例患者双介入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护理过程.方法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密切配合,术后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制动及预防出血、对症护理、作好饮食宣教.结果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双介入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并从护理上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沟通,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继红;周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抽脂减肥并发皮肤坏死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目的 分析抽脂减肥并发皮肤坏死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预防术后皮肤坏死.方法 对1259例患者在肿胀麻醉下采用不同手法形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术: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129例,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1 130例,观察术后并发皮肤坏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5.43%;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0.88%.结论 医源性外力造成皮下血管网的损伤,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在抽脂术中和术后,应避免医源性外力对皮肤下血管网的损伤,减少抽脂减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嘉鑫;张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内节育器致出血416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致不规则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通过对416例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致不规则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金属单环、宫形器,塑料IUD出血的发生率为62.38%,59.22%;明显高于活性以含铜为主的IUD 15.00%(P<0.01);IUD出血与细菌(C)、支原体(CT)、衣原体(Mg)的感染密切相关,其检出率分别为37.50%、26.92%、23.56%,同时与经期卫生不良及不注意性交卫生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并且其出血常发生在放置IUD 3~5年内.结论 活性以铜离子IUD中铜离子有抑制支原体、衣原体的功能,能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率;IUD使子宫内膜产生创面,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经期卫生不良和不注意性交卫生也加大病原体的入侵机会,使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长期精神紧张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另外异物排斥反应过程可能与子宫内膜出血发生时间有关.

    作者:张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做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

    高职教育是在理论教学必需和够用的实践基础上,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以动手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1].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搞好校内实践教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球菌污染血液1例

    微球菌是革兰阳性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人体皮肤和呼吸通道,是临床上常见的污染菌.本文通过对一袋因血浆部分颜色发生变化而报废的库存全血进行细菌学检查,证实为玫瑰微球菌污染所致.提示采供血机构现均采用传统型密闭式一次性血袋进行采血,减少了对血液的污染,但如果采血环境、相关操作及物品消毒不严,也可能对所采集的全血或成份血造成污染.

    作者:何长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谈高职生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

    病理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是病理学之母,坚实的病理检验技术是临床病理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在临床对病理检验人员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针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作者从思想上重视、理论讲授技巧、实践教学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多维、自主的教学方法.

    作者:方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扫描与DSA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分析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扫描(MRPP)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肺动脉栓塞且均行MRPP及DSA检查的病例,对比肺野内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结果 8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DSA显示66处灌注异常区.MRPP中,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峰值信号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1).结论 MRPP能够显示肺栓塞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伟贤;徐宏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