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选用头孢噻肟、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探讨

李培

关键词:小儿肺炎, 阿奇霉素, 头孢噻肟
摘要:目的:本次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选用头孢噻肟、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9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3.33%,对照组为75.56%,且实验组临床各项指标消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疾病的患儿,除了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同时联合头孢噻肟治疗的方法,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此种方法能够确保患儿疾病的恢复.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配伍禁忌的探讨

    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4.11±1.29)mg/L、白细胞介素-6(3.89±0.91)pg/ml、血管紧张素水平(26.41±5.14)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5.21±1.75)mg/L、白细胞介素-6(4.71±0.88)pg/ml、血管紧张素水平(35.58±5.5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3.4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不仅复发率低,同时能够降低血压以及血管紧张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术前对照组采用常规咳嗽训练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腹式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训练法、缩唇腹式训练法.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第1秒时间肺活量情况、脉搏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及每分大通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提高患者术后肺功能以及改善预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陈良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预注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预注羟考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5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平均、随机原则,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通道建立监护生命体征等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采取预注羟考酮,B组给予预注地佐辛,五分钟后实施相同麻醉操作.观察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丙泊酚注射痛方面,观察组数据为(0.93±0.17)分,优于对照组的(1.83±0.50)分,P<0.05;两组苏醒30min、1h、1.5h以2h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性不强,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96.55%)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注羟考酮较地佐辛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冲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84例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氧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孙顺娥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概述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论是针灸治疗还是温针灸、穴位埋线、火罐疗法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不足.本文收集了近年中医有关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致力于探讨有效治疗鼻炎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瑞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针对不同麻醉方式造成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年中所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20例作研究对象,之后根据其手术中所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而平均分成硬膜外麻醉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随后通过对比三组老年患者手术中所耗费时间与出血量、术后2d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来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他们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老年患者治疗结束且经数据处理完成后,三组结果如下:①三组老年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对比上,硬膜外麻醉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它们在手术中所耗费时间与出血量、术后2dVAS评分、住院时间这四项对比中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上,硬膜外麻醉组[2.5%(1/40)]与腰硬联合麻醉组[5%(2/40)]二者发生率要明显低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17.5%(7/40)],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方式不但可以实现良好麻醉效果,同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也较低,所以临床治疗上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其中一种.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论述

    在我院之中选择研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目的2012年1月~2016年5月之间进行手术切口受到感染的患者的70例,通过对所有患者的完整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鲁风坡;张君华;马成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孕晚期女性下体体型变化分类

    女性在妊娠期内体型变化大,并且受年龄、文化程度、产次、体质等因素影响,各有差异.本文通过对50名身高158-163cm的妊娠女性在孕晚期时进行下肢的数据测量,根据孕晚期与孕前体重变化大小分成三类,并对这三类人群进行分析.

    作者:于利静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运用PDCA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目的 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通过PDCA持续不断循环,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所提高.结果 实施PDCA管理工具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37.3%提高到75.1%.结论 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吴继英;吴爱娟;周桂英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专科化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专科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专科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后生理、心理指标变化和SAS评分情况,并调查观察组患者、医师和护士对专科化术前访视护理工作实施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及心理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专科化术前访视后,患者、医师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专科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规范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流程,提高其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中医护理技术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因素有学科内涵模糊、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及临证能力薄弱、学科整体科研力量薄弱等等,建议通过合理界定中医护理技术范畴、建立中医护理专业认证制度、重视学科的科研发展等措施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作者:范会梅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研究现在临床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其发展的特征,结合现在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前途与道路.方法,采用的是资料分析法,将搜集到一起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且把参考文献之中有关临床药科学科的相关理论点与内容进行融合,对这些研究的本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得出有效的结论.结果,临床药学学科是一个社会上关注的话题,其对于临床的医疗、护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相关的实践过程之中,学科的内容与服务方式基本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所以药学学科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这也证明了其发展的价值很大.结论,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成功的,其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实践与观察,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发布,成学科的风向标,从而为广大的患者带去光明.

    作者:张力文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情况,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剖腹产术麻醉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长虹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各组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均提供临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对本次就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率100.00%,研究组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高达83.67%,对照组仅为42.86%(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黄云倩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异位妊娠治疗进展

    异位妊娠发生率因其升高转变成了一种具体的医疗现象,因而要获得对这种病患的有效治疗就需要对其病因、治疗进展等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全面解析,并利用这种治疗进展研究加强对其进一步治疗的根据,以此促进治疗效果的增强,为患者带来健康福音.以下按照多视角探讨的方法对主题做出全面分析.

    作者:徐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更加科学的方式为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患者60例.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一段时间以后,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护理满意度调查当中也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当中是能够起到一定积极效果的,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能产生重要意义,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产后出血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止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止血)、观察组(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1h出血量分别为(1178.25±124.32)ml、(278.35±86.32)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张建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积极度以及自我管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积极度评分及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提高其治疗积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郝小梅;王妮;王芳莲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高中生物知识分析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而这些因素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人体血糖升高而出现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近些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明显,且发病的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所以,对糖尿病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成为现如今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针对高中生物知识分析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并对糖尿病的病因以及并发张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法.

    作者:秦梓凌 刊期: 2017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