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黄秀芬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机制, 治疗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方法:选用含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多薪菌素E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用药时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同时,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结果:部分抗生素如替加环素等显示一定的体外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临床效果需要深入研究.结论:采用各方面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性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和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对策.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77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进一步探究外科急腹症的优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参与的77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外科急腹症通过诊断鉴别后,采取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30例,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终痊愈75例,死亡2例.结论:利用各种辅助检查设施,全面分析急腹症的特征,再使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对急腹症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不良问题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不良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酮的合成研究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需要进行肘正中静脉采血的患者66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采血的方法,研究组采用垂直进针法进行静脉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采血时疼痛程度较轻.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能减轻患者的采血过程的痛苦程度.

    作者:邱瑾;赵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论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根据我国高职医专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场所,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因此,本文就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行探讨,以全面提升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的应用效果.

    作者:代雨;何玲梅;吴昊;王俊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泌乳素腺瘤患者细胞与体液免疫的检验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泌乳素腺瘤患者细胞与体液免疫的检验结果.方法 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进行检测,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有所升高,但是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并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16+CD56+NK细胞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不大,P<0.05.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来看,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过与对照组正常人群的细胞核体液检验对比发现,泌乳素腺瘤患者的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下降,表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是辅助T细胞的减少,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宗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拟麻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自拟麻苏止咳汤观察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5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随机抽签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麻苏止咳汤进行治疗,并对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结论: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休息、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康复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时间为(12.3±2.5)天,低于对照组(16.3±3.3)天,干预组康复总时间为(11±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6)天.护理时间和康复时间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缩短早期脑出血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朱娣;赵军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病房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手术患者150例,随机抽取7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另7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病房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唐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0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儿科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常规穿刺)各60例,比较两组的儿科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91.67%>80%)以及患儿家长对于儿科护理的满意率(93.33%>76.67%),而并发症发生率(1.67%<8.33%)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当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减轻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儿的健康成长发育给予保障.

    作者:邱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相应地对于自身的健康也就越来越在意.他们去医院再也不似从前只是单纯为了治病,大部分的人去医院更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去医院为自己进行健康体检.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对医疗行业的医疗条件、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的要求也就变得更高.显而易见,常规的护理工作已经不能够让他们满意了,医疗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就必须努力并不断充实自身,人性化服务就在这种状态下应运而生.文章主要是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所在以及目前的状态和相关应用.

    作者:李妍;王春蓉;李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取的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局麻眼科手术配合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局麻眼科手术配合中的体会.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局麻眼科手术的11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手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94.55%,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局麻眼科患者手术依从性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冯群;褚南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饮食自我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自我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予饮食自我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观察两种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从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F、RP、R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组间,(P<0.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后期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将饮食自我干预方案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梁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食道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临床化疗方案不同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9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观察组与运用5-氟嘧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有效率评估紫杉醇辽河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远优于对照组67.3%,组间有效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是晚期是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理想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多家推广应用.

    作者:梁海田;周锐;徐瑞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引起全脊髓麻醉1例临床教训与启示

    臂丛麻醉、颈丛麻醉和高位硬膜外麻醉危险、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是发生全脊髓麻醉,本文对发生在作者工作中的一例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发生全脊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教训,提高医患安全.

    作者:段雪雁;陈玉文;姬仁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按摩治疗痛经

    随着经济发展女性学习与工作压力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女性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不当的情感冲突使子宫峡部张力增加,而引起痛经.另外不良情绪可导致心理失衡,神经内分泌紊乱而刺激子宫引起痛经,或者情绪因素影响其痛经的表达,加重了痛经的强度或诱发痛经.主要表现为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按摩治疗痛经不仅方法简单,而且治疗效果及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由于痛经引起的疼痛.

    作者:侯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管理在减少小儿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出现伪差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减少小儿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出现伪差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患儿14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检查;选择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患儿144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成功率为81.9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出现伪差的几率,得到更为准确的临床检查结果.

    作者:朱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接诊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的急救疗效以及死亡率.结果:15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中,急诊急救后临床疗效达到92.3%(144/156);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死亡率为3.8%(6/156).结论: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应用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物的方法,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开展.

    作者:殷婧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患者一共有36例,对36例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手术时间平均为65min,平均标本体积为21.0mm×16.0mm,标本完整切除率为100%,并发症发热一共有3例,上消化道出血一共有2例,穿孔一共有1例.结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可以将病变组织给予完整切除,治疗效果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林;刘芝兰;马颖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