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雪松

关键词:腹腔镜, 肠镜, 联合治疗, 结直肠癌, 合并肠梗阻, 治疗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联合组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死亡、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穿孔.结果:(1)与常规组对比,联合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更短,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2)和常规组对比,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确切,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有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了术后多种并发症,值得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评估及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文纳入研究的数据来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及治疗的20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对20例患者实施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研究及评定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及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结果: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显著低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对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呈现良好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白佳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了探寻中医护理技术在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效果.方法:采取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护理的患者,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一共有六十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三十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在出院一周前的康复护理课程,并在出院三天前进行护理效果评估,在出院三天和一周后分别进行两次电话回访,并在出院一个月之后进行一次家庭回访;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同时加入中医辩证施护的内容,结合中医技术,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延续护理活动.结果: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依赖性和出院后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P<0.05),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赖性并且能够改善进行脑梗死治疗的后遗症.

    作者:张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ICU病房的26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进行层级护理模式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护满意度.

    作者:杨少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运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运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阴道分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缩宫素用药,观察组运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情况.结果: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0%的比例与对照组17.5%更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运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控产后出血,加快产程进程,治疗效果与安全更有效.

    作者:王天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及MRI影像学特征与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采用CT以及MRI影像学的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36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技术,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18例,给予CT检查诊断,研究组有18例,予以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胰腺炎征象结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胰腺管道系统征象显示患者例数,均要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胰腺形态改变影像特征上的检出率(94.44%),与参照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4.44%),参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采用MRI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更加的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蒋义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抢救中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实验,观察组接受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时(4.67±0.67)min、分诊用时(0.79±0.16)min、住院时间(5.37±0.55)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总时(5.81±1.14)min、分诊用时(1.93±0.35)min、住院时间(7.41±0.94)d,(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39.26±5.91)得分少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得分(57.43±4.72),(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抢救中,能够提高抢救的效率,辅助后续治疗能够帮助减轻患者的神经缺损,减轻患者的术后神经障碍程度.

    作者:吉双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综合疼痛干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min后NFCS疼痛分度为轻度疼痛的比例分别为58.23%、25.32%.5min后NFCS疼痛分度为轻度疼痛的比例分别为97.47%、55.70%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孟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中III~V级者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的III~V级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唐深婷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62例,时间在2016年4月直至2018年4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其中包括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6.4%)显著低于参照组(25.9%),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可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

    作者:颜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为60例,对照组給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8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潰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佳;李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讨论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年龄在60-85岁之间,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静吸复合组、硬膜外组、全凭静脉组,每组N=40例,不同麻醉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结果静吸复合组和全凭静脉组术后2.5h、13.5h、27h的MMSE评分较硬膜外组明显降低,静吸复合组术后2.5h、13.5h、27h的MMSE评分较全凭静脉组降低,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h、27h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比较,全凭静脉组低于静吸复合组,硬膜外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大,全凭静脉麻醉次之,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低.

    作者:尹增盛;李淑琴;崔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麻醉恢复室中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反馈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中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反馈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本院80例麻醉恢复室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中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更少,同时护理满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

    作者:吴小丽;张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表柔比星、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86例,对所有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表柔比星治疗,研究组则实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健康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健康状况,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郭勇刚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疾病目前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现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4-2015.5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收集其比例资料,按疾病情况分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RH组患者在并发症等方面高于非R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主要以多并发症、病因复杂为特点,准确地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火针治疗在痤疮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就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3月-5月期间所接收的痤疮患者(51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抽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24例和27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火针治疗.之后,对两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实施火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析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1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脑肿瘤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16.7%,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6.5±2.4)分高于对照组(71.3±2.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行临床护理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外科护理中如何有效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对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如何认识潜在风险,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外科患者,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住院护理期间的潜在风险进行调查分析,研讨解决方法.结果: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充分;2、医护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且防范风险的意识薄弱;3、各科室间人员的配置欠合理.针对以上问题,规避风险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2、加强医护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3、调整科室之间人员配置,加强合理性.结论:在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引发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提升我院外科护理水平,应当在人力资源、安全教育、医护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加强完善.

    作者:孙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析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入住我院的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样本分为参照组和舒适护理干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舒适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比参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重视加大舒适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力度,着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产生并发症.

    作者:吴宛蔚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重症肺炎患儿64例,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患儿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结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李广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56例,实验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检验,实验组患者采取生化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通过生化检验后,有55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67.86%(P<0.05).结论: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更好,检验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可;宋晓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