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赛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其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时间段:2016年4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8例,按随机表将其分为实验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院外随访,分析焦虑评分、运动耐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运动耐量、护理满意度(91.84%vs75.51%)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其运动耐量的影响显著,既可明显改善机体运动耐量,又可降低患者焦虑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娄莎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78例,根据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施予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施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体重增重、BMI增长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可推广.
作者:黎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9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9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医学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满意度促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晓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院内转运的13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式;2018年6月至2013年6月转运的13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管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管道脱落或堵塞、心脏骤停、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家属对转运满意度及接收科室对转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丁俊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为探讨维持性的血液透析病患在自体动静脉中发生内瘘闭塞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本文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19名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病患的临床资料,并对内瘘闭塞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各种能够造成的内瘘闭塞原因提出恰当、合适的护理对策,以达到有效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刘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方法:从我院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85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42例与43例,对照组主要是要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和FEV1/FVC值较护理前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ICU 呼吸机通气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珍秀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计算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00例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改善概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黄美珍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蒙医辨证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蒙医症候积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标治本,疗效较好.
作者:乌吉木;包根晓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20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综合评估内镜护理风险,然后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君霞;米家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将骨折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疼痛,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促进了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张亚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丙泊酚,观察组进行丙泊酚+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效果;低氧血症、呛咳等的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HR以及平均动脉压.开始苏醒的时间、定向力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呛咳等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氧饱和度、HR以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HR以及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苏醒的时间、定向力稳定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麻醉的效果,缩短开始苏醒的时间、定向力稳定时间.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自然妊娠双胎和试管婴儿双胎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60例试管婴儿双胎妊娠产妇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一时期60例自然妊娠双胎产妇作为常规组,将产妇的各项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在剖宫产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66.67%vs 25.00%),对比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33.33%vs 6.67%)对比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缺陷发生率上,组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自然妊娠双胎和试管婴儿双胎的临床结局基本一致,不会提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或者增加剖宫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化疗临床当中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利用PICC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分析出现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实现问卷调查.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00%,并发症出现率为15.0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当中应用PICC,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春春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模式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B?hler角度和Gissane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hler角度和Gissane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对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模式其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子宫脱垂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子宫脱垂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针灸治疗手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8%)显著优于对照组(79.03%),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脱垂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针灸方式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庆玲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的80例护士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保护,评判标准:职业压力评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病人护理与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管理与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与工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的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会缓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且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晓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顺产初产妇活跃期至第二产程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100例符合顺产条件的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对B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程观察,A组在常规实施产程观察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包括音乐疗法、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中的呼吸技巧和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疼痛程度、产后出血(产妇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进行对比.结果 A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都大幅度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表明,个性化心理干预在顺产初产妇活跃期产程明显缩短、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梁春雨;王艳;杨桂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对比研究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试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氨茶碱,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田琴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棒状水囊扩开术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泌尿科行经尿道棒状水囊扩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6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 L)、大尿流率(Qmax)和超声测定剩余尿量(RU).结果: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5.4±4.5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60.2±10.4ml;术后予以膀胱冲洗1~3d,术后5-7d拔除导尿管,均能自行排尿.术后3个月,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明显高于术前,RU明显少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3~33个月,未发现明显逆行射精及性功能下降者.结论:经尿道棒状水囊扩开术治疗BPH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性功能影响较少,适合全身情况不佳以及手术麻醉风险较高的无法耐受常规的前列腺电切术或年轻要求保留性功能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作者:李飞平;李海平;韩子华;王仙友;孙良学;王欣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分析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5例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结果.结果:在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MRI总诊断率、Ⅳ期诊断率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Ⅰ、Ⅱ、Ⅲ期诊断中,两种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半月板损伤诊断中,MRI总诊断率、Ⅲ期诊断率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Ⅰ、Ⅱ期诊断中,两种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MRI诊断率高于CT诊断,尤其是在关节软骨损伤Ⅳ期、半月板损伤的Ⅲ期诊断中,MRI诊断更具优势.
作者:蒋俊 刊期: 2018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