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龚英姿;王巧喜;刘静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经超声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66%,其中阑尾周围脓肿超声检出率为100%.结论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64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均低于对照组,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2例转为气管插管,对照组10例转为机械通气.结论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及时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死亡,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韦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柱状水囊治疗前列腺增生伴神经性膀胱临床研究

    目的 利用柱状水囊治疗前列腺增生伴神经性膀胱的效果研究.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前列腺增生伴不完全性神经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其中观察组利用柱状水囊治疗,而对照组实施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治疗后,以两组病患的排尿情况,围手术情况为评定标准.结果 观察组的排尿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伴神经性膀胱经柱状水囊治疗治疗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加快了恢复速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树志;张静仁;包志远;赵金英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致力于胆结石手术治疗,分期现阶段常见胆结石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研究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发展历程,分期胆结石发病机制和临床手术治疗胆结石存在的相关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本文笔者就目前临床运用的胆结石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庞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甲状腺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由于现代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不规律,因此造成很多疾病的出现,并且这些疾病的发生概率在逐年提高.头部和颈部常出现的病变就是甲状腺病变,然而为严重的就是出现甲状腺癌,由于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对人们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人们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甲状腺病变进行治疗之前,如何正确的判断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对以后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强;李彦频;王繁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病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从在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癫痫发作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20名,根据资料统计所选患者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发作时间类型、总的发生率、治疗后转归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探究导致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血糖、电解质平衡变化等差异没有统计意义;梗死部位、梗死灶、脑卒中分型、NIH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中,皮质梗死部位和脑卒中心源性脑栓塞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是一种多种类型脑梗死并发症,属于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类型,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钱丽花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所发挥的药物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选择当归芍药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片盒子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浆炎症因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9%(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炎性症状,降低血浆中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发病症状,促进疾病好转,值得应用.

    作者:刘凡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电子气管镜联合胸部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电子气管镜联合胸部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6例肺不张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电子气管镜诊断.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电子气管镜诊断与胸部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导致患者发生肺不张疾病主要为肺结核、其次为支气管结石、支气管扩张与肺癌,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常规组诊断准确率86.21%(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72%比常规组的15.52%要低(P<0.05).结论:对肺不张患者采用电子气管镜联合胸部CT三维重建诊断,不仅准确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着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霍敏琴;吕绍翔;吴海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分析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 分析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普外科住院患者20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段利萍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急诊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0例.参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实验组行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氧分压、每秒用力呼吸容积及每秒用力呼吸容积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低,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参照组(72.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雄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问题与对策.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不同护理管理后患儿不安全问题发生率与发生原因情况.结果 在不安全问题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对照组为26%,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问题原因上,观察组分别为2%、5%、3%、2%,对照组为8%、17%、5%、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问题会由各方面问题引发,需要做好各细节管控,注重问题的反馈与总结,提升管理水准.

    作者:张铁虹;温广红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草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探究中草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工作期间服用中草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有50例,切实有效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讨论,有针对性的确认患者出现中草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结果 所涉及的5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其采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口服、外用等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其中草药剂型分布主要包括有注射、汤药、膏药等等一系列相关药剂,其发生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相关原因主要包括,药材方面的因素(24.00%)、对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当(30.00%)、针对中药药物的配伍不当(16.00%)以及煎熬方法不当(30.00%).结论 针对具体的临床实践而言,发生中草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对其具体成因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对中草药毒性反应展开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大程度上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确保治疗效果有效提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老年患者临床康复护理的安全风险及防范研究

    老年临床康复护理中风险因素较多,主要分为治疗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和专业素养,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生活指导,可防范康复护理中的风险.本文深入分析老年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对应的强化措施,希望对患者后期康复工作有较大帮助.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不良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过程中不良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人,均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前后观察高血压控制和治疗的情况,分析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血压、糖尿病、心血管、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高血脂等指标上显示,不达标组的指标高于达标组的指标,p<0.05.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疾病在有效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血压控制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分析各个角度的标准过程,按照老年患者的实际控制过程,准确的分析治疗方案和治疗标准,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险,提高疾病的有效防控管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石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医院门诊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愿意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然而,在一些医院中,却十分不注重对门诊病历的管控,没有及时对患者病历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录入系统.下面主要分析了目前一些医院在门诊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总结出一些对门诊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对以后的医院门诊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董珍君;王能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输血相关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输血后常见的免疫反应和患者的预后联系紧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生活质量,对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笔者重点对输血者和受血者两个角度探究输血后的免疫反应研究以及对临床表现进行探讨.

    作者:康晓梅;朱迎庆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下取得的结果.方法 收集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体检者8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方法,血常规检验采用静脉采血的43例患者纳入静脉组,血常规检验通过末梢采血方法的43例纳入末梢组,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结果 血常规检验中,各检验结果包括HGB、PLT、RBC、WBC等指标静脉组检验结果均较为稳定,与末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可获取不同的结果,其中静脉采血相比末梢采血获取的检验结果相对准确,建议在实践中尽可能选择静脉采血方法.

    作者:潘秋燕;燕婷玥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研究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体会.方法 将于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出96例,以观察、对照组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5.83%>79.17%),且P<0.05.结论 针对行手术治疗患者,应当在其围术期间加以术前访视进行干预,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饮食对痤疮的影响

    饮食因素与痤疮的发病有很大关系,在痤疮的治疗中,如果能够配合相应的饮食调护,治疗效果往往会更加显著.结合痤疮的发病机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痤疮的合理饮食方法.

    作者:刘明林;刘冰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运用Logistic回归性模型对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等变量进行分析,以概括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腔内泌尿手术患者中,总共有2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君(8株)、革兰阴性君(9株)、真菌(5株).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年龄和并发症发生数量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年龄和并发症发生数量作为引发患者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当在手术过程中积极去除这些潜在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戎阳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以及进行护理效果的分析.方法 挑选近年来在本院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86名,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人,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则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大概在97.1~99.1分之间;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大概在80.9~87.1分之间,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其P值均小于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且在临床护理中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李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