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

游静

关键词:腹腔镜, 小儿疝气,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对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分析全部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成功率100.00%,术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儿的手术过程中,对其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 探讨研究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措施.方法 此计算参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概率,并对其手术指证进行分析,后针对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2017年剖宫产率较2016年有所提升(52.66%>44.92%);手术指证中,涉及影响因素有胎儿、母亲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受母亲、胎儿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通过提高产科医疗技术、加大产程观察、明确剖宫产指征等措施,以此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一种骨科疑难疾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程相对较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几年的临床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已经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关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治疗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治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次研究中,以对中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负责参考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的模式,负责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是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减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普遍提高.

    作者:杜媛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以及进行护理效果的分析.方法 挑选近年来在本院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86名,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人,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则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大概在97.1~99.1分之间;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大概在80.9~87.1分之间,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其P值均小于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且在临床护理中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李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龙血竭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血竭作为传统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其药理活性广泛,包括抗炎、镇痛、抗氧化、活血止血、促进修复、降血糖、抗菌等,以龙血竭为原料制成的多种制剂在临床上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现对其药理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龙血竭/龙血竭提取物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蒋文姣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探析

    目的 就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产妇(1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津津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探究医院数据库备份策略及数据库简单故障修复

    医院中的数据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开始通过应用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备份工作.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医院内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及时对医院数据进行备份和及时的修缮数据库能够有效的保护医院数据资源.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进行医院数据库备份以及对简单的故障进行修复分析.

    作者:曹展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 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接治的1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研究组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2%,对照组为89.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泌尿外科术中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大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于我院检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统一接受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更高,组间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相比,观察组的血清C肽指标更低,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更高,组间检查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能够为诊断提供依据,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陆丹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无痛护理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患者采用无痛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缓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为传统护理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试验组(41例)实施无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数据间比较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结论:无痛护理可显著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银屏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风偏瘫应用龙脑安神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中风偏瘫患者应用龙脑安神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研究组行龙脑安神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6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侧下肢功能(FMA评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脑安神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迅速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李娟;李维民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单纯的经腹部超声检查,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评分、诊断符合率,进而评定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的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符合率更高,评分表现更好,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操作快捷、简便、无痛苦,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有临床诊断和推广价值.

    作者: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前后血压变化、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护理前后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后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11.8±2.3)d,显著低于对照组(18.7±3.2)d,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95.8±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2±3.4)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压水平,加快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洁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74例患者临床资料,设为鉴别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各74例,分别设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血清GP73、AFP-L3、AFP、AFU.结果 鉴别组血清GP73、AFP-L3、AFP、AFU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4项标志物联检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GP73、AFP-L3、AFP、AFU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标志物检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应用价值高.

    作者:顾雯婷;许春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30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stman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3.35±0.97)分、骨折愈合时间为(13.68±2.62)周、术后12个月的Bostman评分为(28.76±1.02)分,评分等级为优的患者有28例,关节活动度为(138.67±5.31)°,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退针情况,均无骨折端移位、骨不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促进患者骨折恢复.

    作者:白斌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盆腔炎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盆腔炎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82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P<0.05).结论 在盆腔炎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骆崇碧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预防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及分析予以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对防控口腔黏膜炎产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可以明显的将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循证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90例ICU呼吸机治疗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循证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组满意比率、C反应蛋白监测指标、停留ICU的时间、呼吸机通气的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ICU呼吸机治疗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好,可改善C反应蛋白监测指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许冰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研究进展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血液透析属于治疗的主要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特作一综述,报道分析如下文.

    作者:颜春艳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本科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收治的480例患者以及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本科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科内护士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比实施前要高,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丽燕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