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舜英;谭青云;罗少霞;黄娥琳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马方综合征晶体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术后护理,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术前做好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英;植翠明;吴素虹;黎燕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R)、大密度透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再现(VR),同时结合所有患者组织病理活检,分析MSCT对肿块性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42例MSCT诊断为良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有38例符合,38例MSCT诊断为恶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查证实有35例符合.80例患者经MSCT检查及应用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肿块形态、大小、边缘、钙化情况、淋巴结转移、肿块血供情况及肿块与乳腺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具有很好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世科;关天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腹裂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及体会,展望今后的临床治疗方向.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腹裂患儿,分析一期手术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 1期手术关腹5例均治愈,5例放弃;治愈率50%,而放弃率高达50%;术后均无呼吸困难、肠梗阻、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裂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尽早施行手术有助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文;曾宪良;刘焕青;李一鹏;许园姣;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并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有效和无效排尿、尿路感染以及排尿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能有效地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和舒适度.
作者:罗爱萍;李春梅;陈锦坚;刘莉萍;吴燕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3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 总穿刺成功率100%,囊肿消失者58例,囊肿缩小1/2以上者5例,其中3例行二次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肾囊肿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举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与颅内器官腔隙感染的相关性及干预方法.方法 对2002~2006年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不同留置时间颅内器官腔隙感染及留置引流管后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留置引流管时间1~3 d、4~6 d和1 w以上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引流管预防与控制措施中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低.结论 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与颅内腔隙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应加强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目标性监测与早期干预.
作者:陈华;杨雪英;付秀莲;陈红莲;邓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试预约排队策略的数学模型(医院满意度模型)设计思想,并且用计算机程序把该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然后把三种常用的预约排队策略应用到该数学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三组不同的测试结果数据作对比分析,由此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优的预约排队策略.
作者:卢林发;牛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积液抽液治疗的技巧,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生工作量,同时也节省护士反复准备穿刺包时间.方法 据B超定位,选择患侧腋后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操作步骤与深静脉留置方法相同.操作结束后用静脉3M明膜固定导管于背部.护士配合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平均16.0 d)、创口感染机会少、拔管方便、病人不适轻、病人易接受等优点.结论 该方法配合护理上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胸腔积液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何丽珊;罗秀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轻度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中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重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必要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视病情好转停用静脉用药和口服用药.结果 28例患者24例治愈(85.7%),4例好转(14.3%),治疗中2例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恢复.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作用快,治疗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赖永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中药治疗皮肤皲裂和减少其复发的方法.方法 采用金黄散改良方和尿素软膏治疗皮肤皲裂,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金黄散改良方治疗皮肤皲裂的总有效率为98.3%.结论 金黄散改良方治疗皮肤皲裂效果显著,优于尿素软膏.
作者:曾珠;卢熙福;欧阳丽萍;李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二甲医院.2003年1月正式挂牌便民医院.但前几年,由于外围医院快速发展,医院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信任度低,病源不足,员工人心涣散,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作者:陈冰;梁若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颅脑外伤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1例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21例采用钛连接片加医用胶颅骨碎片一期原位成形治疗的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颅骨骨折均解剖复位,颅骨无松动、变形.3~20个月内颅骨骨折不同程度愈合.无碎骨吸收及死骨形成,疗效满意.结论 钛连接片加医用胶治疗颅骨凹陷粉碎骨折可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骨瓣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健;钱成雄;谢运华;潘建华;叶伟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8例足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超声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注入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的效果、局麻药起效时间和并发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引导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神经刺激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的效果好.
作者:房洁渝;江楠;李强;张旭宇;吴晓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1 610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资料.结果 佛山市各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以散发为主,男女比例为2.18∶ 1,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幼儿,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从5月1日起不断增多,5~7月为发病高峰,5月份病例多,其中371例住院治疗,30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幼托机构和小学.
作者:廖珊;许燕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为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玛丽医院联合举办的专科护士研究生班学员的我,在2006年11月~2007年10月赴港进修中,深深领会到了香港医院的护理文化精髓.
作者:陈慕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加强心脏外科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方法 对98例小儿心脏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气管插管期间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期间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咳嗽﹑排痰.结果 本组98例心脏体外循环患儿,97例康复出院,1例由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结论 小儿心脏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小儿心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已成为术后第二大死亡原因,所以,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是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追求,但目前大多医院只专注于医疗质量,而忽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某三甲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行政、后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通过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更好地落实了行政、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目标,从而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就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进行了介绍,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理;张文远;李红樱;刘蔚;彭荷玲;宋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给予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所2004~2008年老年肠梗阻病人术前肠外营养、术后肠外序贯肠内营养支持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营养支持后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较营养支持前增高,血钾血钠在正常水平,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老年肠梗阻病人合适的营养支持有利病人的恢复.
作者:徐稳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个人权利日益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何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社会热点话题.医师在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如何判定医师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执业标准,必须从法律角度明确医师的执业义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七个方面考察了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应该履行的执业义务,探讨医师执业的法律标准,以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建设性建议.
作者:李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室中抢救配合的要点与护理方法.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3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熟练的技术操作及配合能力,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喜缄;黄步英;刘芬;汤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