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临床一类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常见于1~5岁学龄前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由于感染症状状况轻重不一,因此治疗过程中措施干预不同.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加重以及饮食结构改变,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对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临床相关治疗重视程度越来越严重.目前手足口病口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因此临床常以抗病毒、对症处理以及预防严重并发症为主.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以及中西医相关治疗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张俊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5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25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郝其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采用MRI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3.06~2018.04诊治的18例颅内肿瘤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和经临床治疗和病理确诊的20例PLB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脑部肿瘤信号特点、局部形态和水肿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灶信号低,稍低、相等及稍高人数分别占25.0%、0.0%,60.0%、22.2%,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灶信号高人数分别占15.0%、77.8%,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刺突人数分别占80.0%、11.1%,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水肿人数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 PLB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为临床鉴别不同颅脑肿瘤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采用.
作者:张太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心身疾病是自古即有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不仅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而且对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祖国医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从未停止与其的斗争,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学说.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重点描述了几个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治疗的案例,后我们对现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作者:邱一浪;柯姚;何世杰;杨晓坤;饶晓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关注耳鼻喉门诊手术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研究找到耳鼻喉门诊手术护理已经出现和隐存在的问题,找到各个环节的不合理之处,终进行归纳和整理.方法:调查我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200例耳鼻喉患者门诊手术护理,并采取一些措施.结果:防范措施能够保障耳鼻喉患者的安全,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采取防范措施后耳鼻喉患者安全隐患降低,患者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医生与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目标性镇静护理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监护室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接受目标性镇静护理,后者接受镇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依从性、生命体征的具体情况.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依从性,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并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应用目标性镇静护理,护理效果良好,提高的患儿的镇静评分和依从性,也不影响生命体征变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元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脑瘫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干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加用脑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脑瘫患儿予以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有助于病情改善;而护理干预措施的加用,不仅能使患儿家长的不良心态改善,而且对患儿病情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秀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特拉唑嗪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拉唑嗪联合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肌酐和尿素氮等均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特拉唑嗪联合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在门诊药房实施开放式药学服务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的门诊药房实施开放式药学服务,并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开放式药学服务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方式下的咨询情况和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结果:在实施开放式服务之后,患者的咨询比例为98.3%,显著高于未实施开放式服务的咨询比例(P<0.05).制定的所有管理目标均顺利实现,且高于预期目标.结论:门诊药房实施开放式药学服务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医院门诊药房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范小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针对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持续治疗24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艾滋病病毒抑制率分别为84.62%、88.45%、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本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免疫重建不良发生率为3.85.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日火日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 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46例作为护理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将实施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术后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服务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健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肿瘤放疗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方法:收集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我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目前正在接收放疗的患者,在征求过所有患者统一并允许的情况下,终确定对为30例肿瘤放疗患者,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按照肿瘤研究协会所建议的均衡营养餐,对患者进行统一的进食,保证患者没有因随意进食影响后期数据的分析.将肿瘤放疗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做系统的检查分析,同时对相同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肿瘤放疗患者的体质指数分析数据中,男性患者的营养不良人数高于女性患者,且≥50岁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率高于<50岁;肿瘤放疗患者的生化指标分析中,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肿瘤放疗患者的生化指标基本正常,但是患者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仍存在一定的比例.因此,要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的补充,从饮食结构出发,合理膳食,从而满足化疗的体能要求[1].
作者:李兰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病.当新生儿机体处于应激状况状态时,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交感神经兴奋,神经内分泌补偿,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和缺氧.如不及时加以措施干预,上述症状终会引起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窒息、羊水污染,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和休克.同时,器官功能状况会在应激下会产生上述症状,临床病死率高达8%~13.7%.有研究表明,对该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疗效,本文就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进项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屈玲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此病的发病机制、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郑雁红;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小儿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48例患儿.其中对照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常规护理、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双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反应,了解毒性靶器官和损害的可逆程度,为临床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对ICR小鼠、SD大鼠和Beagle犬进行腹腔单次给药急性毒性研究,并对SD大鼠肝脏局部给药急性毒性研究,观察期为21天,经大体解剖后肉眼观察有无异常.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2280 mg/kg;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684 mg/kg;剖腹肝脏局部给予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342 mg/kg;Beagle犬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68mg/kg和228mg/kg,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68 mg/kg,小毒性反应剂量为228 mg/kg.结论: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在临床剂量使用时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何丽娟;刘谋治;戴小宇;刘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索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以及利用价值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肿瘤内科PICC置管120例患者(在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率(100.0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面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严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西药常规疗法联合芪参益心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益心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R及QTc间期的状况、QRS波时限、短阵室速数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疗法联合芪参益心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赵永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输血治疗的12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实施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并于输血后严密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做好急救准备,防止严重后果产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浆输注量、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输血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各项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92%明显低于对照组1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技术输血血浆灌注量、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与正常输血无明显差异,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且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F、SV指标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趋于正常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效果突出,能海山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