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娟梅;杨红
目的:探究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智能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危儿6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采用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观察对比组间婴幼儿治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大运动、语言、认知、精细动作和社交评分分别为(95.9±6.1)分、(98.7±2.3)分、(95.3±6.9)分、(95.1±6.3)分、(97.3±5.1)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可影响婴幼儿智能.
作者:刘现文;彭焕钦;何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患者对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妇科疾病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我国广大妇女的预防保健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田维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翼状胬肉属于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增生并逐渐侵犯至角膜的一种眼表疾病,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现临床上对该病发病机制存在不同解释,但对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相关研究证实,该病发病因素与环境有关,当眼部长期受到阳光、风沙以及花粉刺激,或营养缺乏、遗传等因素均会引起角膜边缘上皮组织屏障遭到破坏,造成结膜变性增生引发疾病.手术是对该类疾病治疗首选措施,但术后复发率较高,高达20~40%.本文就翼状胬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以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蒋小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本文主要为了分析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缓解门诊注射室的护患纠纷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或者调查问卷的方法,针对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在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护理的患者100例进行统计,运用数据分析函数软件,科学整理并研究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引发原因,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纳整理,以此来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终得出结论:引发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普遍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医护效果、护理人员的自身态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环境及操作流程等,基于此,为了降低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发生率,我们应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护理工作整体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改善医护关系.
作者:蔡宝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运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7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护理查对制度,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护理查对制度有助于预防护患纠纷.
作者:尹泽;刘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病情因酒精除外及其他明确性损肝因素造成,多见患者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该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作者:杨书广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儿划分为各60例患儿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以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以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见效时间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为(1.19±0.59)常,咳嗽消失时间为(4.42±1.47)d,鼻塞消失时间为(3.28±1.03)d;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各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不良反应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过程中,奥司他韦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有效控制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该疗法疗效与安全性兼具,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针对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持续治疗24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艾滋病病毒抑制率分别为84.62%、88.45%、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本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免疫重建不良发生率为3.85.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日火日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某县级医院)进行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两组患者都采用抗炎、补充扩容以及营养支持等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观察组在这一治疗基础上还需对患者进行小剂量的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症治疗之上运用胰岛素泵给患者持续性的皮下胰岛素输注,对两组中患者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和恢复PH的时间、恢复尿酮体和血酮体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对而言需要用到的胰岛素剂量也少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而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发生的概率为11.1%,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胰岛素泵给患者持续性的小剂量皮下胰岛素输注,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一种发生在下肢深静脉位置的由于血液凝固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影响到肢体的神经以及生理功能的术后症状,多发生于下肢,左侧多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若治疗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严重的伴随综合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引起肺栓塞(PE),死亡率相当高,这成为手术后危重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高龄化,医学诊断技术不断提高,LDVT及其所导致PE发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
作者:邓兴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骨科留置尿管患者使用简易膀胱测压法降低拔管后重插尿管.方法 80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尿管拔管,未使用简易膀胱测压;研究组在拔尿管之前进行简易膀胱测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尿路刺激征及重插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为(4.55±1.65)h、首次排尿量为(345.65±63.75)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5±1.45)h、(275.80±35.4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尿路刺激征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重插管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膀胱测压可以有效降低骨科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重插尿管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晶星;王海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药配伍禁忌涉及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已经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对以“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中医配伍理论内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概念渊源、药物关系、危害形式、规避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并揭示了近年来中药配伍禁忌的药物毒性作用的具体机制.众所周知的是,中药配伍禁忌语在结构上是一种以基本药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禁忌表达形式,两者互为对立,具有经验特征.联合用药的配伍性可能导致人体损伤,特别是由于药物的干扰作用,表现出“潜在危害”和“不可治愈”的特点.避免药物与疾病、药物联合使用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避免受到药物的损害.
作者:刘小佳;梁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近年来,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机器及交通事故造成的手部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严重挤压伤及绞伤的患者,单纯的断肢再植手术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保全患者完整的手部形态及功能恢复,临床上,多采用腹部皮瓣修复术.
作者:郭颖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25、抑制素A(INH-A)和IL-8水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免法对41例卵巢癌、31例卵巢良性疾病和35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A125、INH-A和IL-8水平检测.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INH-A和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和正常人组(P<0.01).三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73.2%、65.8%、61%.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5.4%.卵巢癌组血清CA125水平与INH-A、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7、0.484、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INH-A和IL-8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以及病情监测.
作者:陈江;肖锦华;汤浩;姜东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9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而言,丁苯酞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缺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摘取患者支气管异物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支气管异物成功取出.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中的不良心理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则高达6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6.67%(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异物摘取术中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张祯;钮革亚;黄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根据药品监管的不同时期不同方法,实现对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科学化探究.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向上取2010年到2013年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对比组.该时间节点之内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没实现流程信息化,用全程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2014年往后至今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实验组.实验组全程实现流程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对两个过程中药品的盘点效率、盘点误差率、药品报废率,药品账务相符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形成了药品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在做到降低误差率的同时保证了管理的速率及效率.结论:药品管理信息化的利用,有效的提升了药品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药品管理中的一些失误率,是一项需要去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革新方式.
作者:卢藴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引流管护理,实验组病例采用引流管护理单进行程式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理差错事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结论: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能有效避免各种疏漏造成的失误,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还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咽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服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目标,纳入其中72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结果:对比两组口腔溃疡发生率,观察组为2.8%,对照组为19.7%,差异显著(P<0.05).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对慢性咽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欢鸣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