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欢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双心护理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给予双心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健康乃人之根本,没有此次调查,可以了解到在不同情况之下,居民对医疗需求的不同.本文将从生活水平不同、生活环境差异、人文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完善等几个方面,对非健康状态下的居民对就医方式的不同选择进行调研比对.
作者:陈洪圆;胡宇;陈益;杨冰清;张小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对于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的对比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将随机选择80位支气管哮喘病人,将病人平均分成两组,以普通治疗方式和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方式来进行对比治疗,对效果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高,研究组的肺功能的指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较低.结论: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对病人的肺功能有所改善,让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
作者:王雪倩;刘荣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取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罗红霉素治疗的患者100例,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ARD)类型及出现概率、ARD致停药率.结果 罗红霉素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7.00%,不良反应累及胃肠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附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血小板和凝血障碍,ARD致停药率为1.00%;阿奇霉素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15.00%,不良反应累及胃肠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附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白细胞异常,ARD致停药率为4.00%.结论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加强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社区预防接种的400名儿童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200名儿童家庭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接种,观察组200名儿童家庭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接种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家庭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接种成功率可达98.50%,高于对照组的95.00%,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知识知晓率及接种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不同时期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间120例产妇,按照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时间不同进行分组,早期接受护理的为观察组,其余的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产妇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盆底肌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静息压力与盆底收缩压力变化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肌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早期患者具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患者46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睡眠质量好,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侯咏梅;雷世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3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8例实验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对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和生活质量情况相似(P>0 .05).实施干预之后,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基础上的穴位贴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阿替洛尔治疗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7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替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结合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情,给予阿替洛尔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章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多西他赛不同作用浓度(0.05、0.1、0.2、0.4、0.8、1.6、3.2μmol/l)及时间(24、48、72、96h)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药物浓度及时间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性.结论: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多西他赛可能是治疗人肺腺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赵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在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作为研究对象的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服用厄贝沙坦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燕;谢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12名护士,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6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则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服务意识、错误防范意识及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30、6.14、6.05,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能显著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李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相关数据显示,疼痛属于晚期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90%左右.每年全世界大约有800万人产生癌痛,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疾病可能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并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控制疼痛在保障患者身心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种类较多,如何选择有效的药物成为难题.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分析癌痛患者采取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的价值.
作者:吴秋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提高口腔材料调拌质量中的应用体会.制定计划,分析影响调拌质量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并落实对策,并进行检查和处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口腔材料调拌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耳鼻喉科护理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护理不良结果的原因及可能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及其家属不配合、科室规章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素质不强及社会形象消极等.结论 通过对护理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为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在大程度上降低护理过程的风险,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孙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期性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通过不同的应激原可相对地做出不同反应,是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过程.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体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近几年来,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下,老年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深入探究分析了老年心衰的诱发原因以及临床特点,并相应提出了护理措施.
作者:运国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方法.方法:以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概述,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基础设施不完善,患者自身医疗知识结构程度不高,来自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消除这些隐患,医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完善基础设施,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随时注意患者动向,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内心情况,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率.通过合理的沟通交流,安排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找到了引起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根源,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式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以及医院之间的信任.
作者:李慧;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做出个人建议.
作者:姚梦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引言年龄愈大,存活时间愈久,身体功能逐渐衰退,罹患慢性疾病及失能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老化使得身体功能逐渐衰退,伴随于身体、精神、社交上都会产生很大变化,而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作者:陈西云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