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芬;张春华
目的 对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老年糖尿病治疗的100位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的护理方式上,加入护患沟通的护理措施,在治疗15天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 进行15天的护理和治疗之后,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中患者对于治疗的总满意度为72%,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加入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前我国是疾病多发的国家,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由血液、胰液外渗以及胰腺自身消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崩解物等聚积而不能被吸收,形成假性囊肿.及时准确的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后期治疗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将就经腹超声、超声内镜、CT、MRI等诊断技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经皮置管引流、内窥镜治疗和腹腔镜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讨论.
作者:惠杨;付维利;孙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临床一类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常见于1~5岁学龄前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由于感染症状状况轻重不一,因此治疗过程中措施干预不同.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加重以及饮食结构改变,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对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临床相关治疗重视程度越来越严重.目前手足口病口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因此临床常以抗病毒、对症处理以及预防严重并发症为主.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以及中西医相关治疗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张俊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予以持续性护理的归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归为对照组,每组均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各项指标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腹胀发生率亦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可较好的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丹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股骨颈骨折多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损伤,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外伤即发生骨折伤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何给患者精心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守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11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规范用药、合理运动习惯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症状,患者多无法忍受.本次研究就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关于肿瘤患者,使用PICC置管之后对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在患者中穿刺点渗血有15例,穿刺点感染有9例,静脉炎有6例,导管堵塞有6例,导管脱出有3例,血栓形成有3例.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在应用PICC置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进而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陶俊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智能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危儿6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采用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观察对比组间婴幼儿治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大运动、语言、认知、精细动作和社交评分分别为(95.9±6.1)分、(98.7±2.3)分、(95.3±6.9)分、(95.1±6.3)分、(97.3±5.1)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儿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可影响婴幼儿智能.
作者:刘现文;彭焕钦;何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乳管镜下局部辨证联合冲洗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与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乳管镜下局部辨证联合冲洗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97%,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管镜下局部辨证联合冲洗治疗方法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国权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颈椎骨折是因为颈椎骨折致脊髓损伤引起的严重病症,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损伤的部位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如果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了21例颈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克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屈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人无论在做什么事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一个护士来说是更重要的,特别是在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时.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因素有内、外界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等.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
作者:陈力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3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8例实验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对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和生活质量情况相似(P>0 .05).实施干预之后,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基础上的穴位贴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做出个人建议.
作者:姚梦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F、SV指标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趋于正常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效果突出,能海山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4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执行一般剖宫产术的护理外,首先严格执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常规,其次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使孕妇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测、饮食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4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术只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使母婴安全.
作者:郭春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我国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来说意义重大.本文笔者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郑建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此次4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先后分为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选择丙戊酸钠缓释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片,将两种方式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5.45%)优于对照组(72.73%),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对照组(27.27%)高于研究组(13.64%),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癫痫病诊断时,优于各个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详细症状全面的诊断,并应用拉莫三嗪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
作者:邢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儿划分为各60例患儿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以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以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见效时间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为(1.19±0.59)常,咳嗽消失时间为(4.42±1.47)d,鼻塞消失时间为(3.28±1.03)d;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各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不良反应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过程中,奥司他韦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有效控制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该疗法疗效与安全性兼具,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