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玉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褥期感染治疗的产妇共6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产妇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30例.对照组产妇为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产妇则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头孢唑林治疗,对两种不同治疗模式下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且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3月-2018年4月,某社区常住居民1412例,作为研究主体,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慢性病发病率组间无对比差异(P>0.05);但是,干预后的慢性病控制率、管理率、健康知识形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教育参与率指标上,与干预前展开比对,改善均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应用,可有效促进其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率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用药症状分别为100%、11.5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用药症状分别78.57%、26.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入院后,采用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庄翠翠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汤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6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中医带下病气虚湿热、湿毒蕴结证9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感染患者,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气化湿汤结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对照组外用抗生物蛋白敷料.结果两组的证候积分比较P<0.05;两组的HPV转阴率比较,P<0.05.结论益气化湿汤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感染,疗效较好.
作者:陈洪宇;逯庆玲;陈亚行;张琳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产前指导对于孕产妇不良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在产科2016.05-2018.05时间段收治的孕产妇中盲选出80例实施护理观察,将其划分为普通护理组(40例)和产前指导组(40例),其中普通护理组产妇采取普通护理干预,产前指导组产妇采取普通护理干预同时结合产前指导,研究2组不良情绪调节情况和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结果:产前指导组产妇不良情绪调节情况和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均比普通护理组产妇要好,2组比较,p<0.05.结论:对孕产妇采取产前指导,可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产妇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效果较好.
作者: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消毒供应室于2016年02月--2017年02月开展常规化护理管理,并将此阶段作为常规组,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消毒供应室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并将此阶段作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不同时期两组质量管理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无菌物品合格、包装与检查合格、消毒监测合格等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可进一步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确保临床患者治疗安全.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4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安全性明显和对照组相似,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用药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及肺外多器官损害,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程雅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hs-CRP与CD64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每组47例,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64,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hs-CRP、CD6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的hs-CRP、CD6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hs-CRP,两项指标联合检验虽提高了检验的敏感度,但特异度降低.结论 hs-CRP与CD64在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均有很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且CD64的敏感度、特异度大于hs-CRP,联合检测hs-CRP与CD64可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
作者:宋晓旭;申鹏;赵焕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老年焦虑症运用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焦虑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焦虑症运用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更为显著的改善焦虑状况,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倪秉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开展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健康宣传,帮助辖区不同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防病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采取分组宣教的方法,对普通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分别进行宣教,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多媒体宣传片、入户访视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糖尿病卫生知识宣教.结果 通过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辖区居民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普遍了解,高危人群能自觉地改变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指导的依从性和治疗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14项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使各类居民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还能节约社会医疗费用和护理资源,使有限的护理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路杏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离异家庭子女的数量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而离异再婚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的破碎给很多孩子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进而表现为一些消极、孤僻、仇视的心理和情感态度问题.本文就离异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入手,简要提出一些弥补孩子心灵创伤的方法.
作者:潘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7例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自发性期气胸3例,肺源性气胸22例,医源性气胸12例;保守治疗18例,1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4例行胸腔穿刺抽气.痊愈34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新生儿气胸、纵隔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入胎粪、使用呼吸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减少窒息可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0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食管癌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应用多排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4%、70.37%、76.47%、100.00%,总体准确率为72.22%.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明确病灶周围组织侵犯、疾病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作者:李英杰;陈学军;王擎天;贾亚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对比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帕金森病(P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市友谊医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PD患者共计40例,据此设计对照组患者40例,通过检测PD组及对照组血浆CRP水平,分析PD患者血浆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年龄及认知功能、情绪障碍的相关性.结果:(1)PD组血浆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D组血浆CRP水平与UPDRSⅢ评分、H-Y分期及MMSE评分的关系:血浆CRP水平与UPDRSⅢ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09,P<0.01);血浆CRP水平与H-Y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77,P<0.01);血浆CRP水平与MMSE评分不相关(r=-0.147,P>0.05);(3)PD患者病程≥4年组较病程<4年组相比,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不同焦虑程度PD患者血浆CRP水平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曲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对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单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之后的镇痛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患当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常规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常规组病患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使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进行联合的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实验组病患的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的镇痛效果,而实验组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P<0.05).结论:使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患手术后进行镇痛治疗其镇痛的效果要比单独使用舒芬太尼的效果要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泽玮;高文卿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为接受居家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家庭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94例居家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家庭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居家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家庭饮食护理干预,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输血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行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耗时.结果: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检测率(15.3%)明显高于盐水法(4.1%),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耗时(2.2±0.7)min明显短于盐水法(6.3±1.4)min,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输血阳性检出率,同时还能缩短检验所需时间.
作者:周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阶段鼻咽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温护理的应用,能有效保持患者围手术阶段的体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慧娟;侯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的ICU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各有25例,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第一,护理前,组间GC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二,比较住院时间与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实施ICU护理,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在2011年-2013年两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病人中,随机抽取一百名病人来进行分组性对比.我们为对照组的脑卒中病人利用一般性治疗方法和基础的护理来进行日常诊疗,为治疗组利用康复护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效评价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对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的过程中,利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日常护理,能够帮助病人神经功能更快的恢复,同时让肢体的残疾率可以大大的减少,让病人可以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