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军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手术对于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SP分型标准,将全部90例患者分成三组,对比不同分型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状况以及再妊娠结局.结果:就手术时间来看,I型、Ⅱ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型明显高于I型和Ⅱ型;就术中出血量来看Ⅱ型、Ⅲ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型明显低于Ⅱ型和Ⅲ型.单次宫腔镜手术成功率I型、Ⅱ型无显著差异,P>0.05,Ⅲ型患者明显较高,P<0.05.二次成功率、中转其他手术率三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型患者超声影像恢复正常时间显著长于I型、Ⅱ型,P<0.05,I型、Ⅱ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月经、HCG恢复正常时间三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术后有16例患者术后再妊娠,并且期间无CSP发生,也未发生子宫破裂事件.结论:对于各种临床分型的CSP,宫腔镜手术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特别对于I、Ⅱ型患者疗效更佳,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陶杨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眼睛具有光学器官以及生物器官这两种属性,其产生了眼视光学科.由于眼睛的作用性突出,所以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下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也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则主要探讨在医学教育模式下如何培养眼视光学专业人才.
作者:段雅楠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褥期感染治疗的产妇共6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产妇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30例.对照组产妇为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产妇则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头孢唑林治疗,对两种不同治疗模式下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且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临床警报认知及警报疲劳程度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对某市的三甲医院的50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他们对临床疲劳的认知、疲劳程度、警报疲劳程度等.结果:临床中护士报警认知程度得分高的,表示他们对报警敏感度高、反应比较快.护士的总得分为(19.5±6.04),其中主要的表现是精神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得分高;工作不同年限的护士疲劳程度是不同的,这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士报警面临的主要问题:护士对报警类型理解困难;当报警时护士能够及时听到的困难;频繁错误的报警护士对报警的关注度降低.结论:护士对报警能够呈积极的态度,但是护士的疲劳程度明显的提高,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护士疲劳程度是不一样的.临床过程中影响护士对报警认知的理解主要是对报警管理的不到位,在未来应该对报警管理实行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报警认知的错误,从而保证重症病房的安全.
作者:冀晓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在2011年-2013年两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病人中,随机抽取一百名病人来进行分组性对比.我们为对照组的脑卒中病人利用一般性治疗方法和基础的护理来进行日常诊疗,为治疗组利用康复护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效评价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对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的过程中,利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日常护理,能够帮助病人神经功能更快的恢复,同时让肢体的残疾率可以大大的减少,让病人可以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阶段鼻咽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温护理的应用,能有效保持患者围手术阶段的体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慧娟;侯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胃溃疡属于消化道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贲门至幽门之间,临床上认为溃疡形成可能与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一定相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体重降低以及出血等,早期患者症状并无明显特征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象,部分患者甚至在严重并发症产生后发现,从而耽误佳治疗时间,延长病情,对患者伤害较大,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文对临床常用胃溃疡药物进行综述,分析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以及机制.
作者:邓藤卫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126名心胸外科患者,把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身体恢复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分数和SAS分数差异很小;在进行护理后对照组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不如实验组.结论:对心胸外科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十分重要的,进行优质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从而使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配合和满意.
作者:娄小微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输血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行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耗时.结果: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检测率(15.3%)明显高于盐水法(4.1%),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耗时(2.2±0.7)min明显短于盐水法(6.3±1.4)min,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输血阳性检出率,同时还能缩短检验所需时间.
作者:周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开展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健康宣传,帮助辖区不同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防病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采取分组宣教的方法,对普通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分别进行宣教,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多媒体宣传片、入户访视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糖尿病卫生知识宣教.结果 通过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辖区居民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普遍了解,高危人群能自觉地改变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指导的依从性和治疗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14项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使各类居民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还能节约社会医疗费用和护理资源,使有限的护理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路杏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评价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选出70例,根据原发病的类型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糖尿病组40例,高血压组30例,再选择同时期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这3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蛋白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血清胱抑素C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而糖尿病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均较高血压组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且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明显较高血压患者高,需加强重视.
作者:付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在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感染患者中采取胸腔镜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文数据参考随机法将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样本来源是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52例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感染患者,参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n=26),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治疗(n=26),对比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感染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总量、术后引流时间、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数据指标比较,P<0.05,统计学数据参比研究意义.结论:将胸腔镜治疗应用在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感染患者中展现较为显著的作用.
作者:段晋;施云飞;雷又鸣;赵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的临床效.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平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22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退热时间、咳嗽、痰量减少时间、血象下降至正常时间更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文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评价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内科治疗的对照组和加行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的试验组.对比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前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前3项指标结果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治疗后3项相同指标再次进行统计学计算,试验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整体效果显著,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究鱼嘴状双球囊导尿管在尿道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且需留置尿管104例住院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其中,对照组(n=52)采用传统导尿管,而观察组(n=52)则应用鱼嘴状双球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期间发生尿道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尿道损伤的几率3.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1%(p<0.05);观察组中轻度尿道损伤2例,对照组轻度尿道损伤1例,中度损伤6度,重度损伤2例,两组尿道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导尿管相比,采用鱼嘴状双球囊导尿管进行导尿能够有效减少或预防尿道损伤,并可减轻尿道损伤程度,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慧;游云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在我国药业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残酷的竞争中,药业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可以从药品的市场营销入手.在对OTC药品市场营销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前的OTC药品市场营销较之以往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存在依然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在结合OTC药品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对这一药品市场营销趋势进行了探讨.
作者:章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反复腹泻患儿1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65例.常规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92%(63/65)高于常规组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反复腹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径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汤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6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中医带下病气虚湿热、湿毒蕴结证9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感染患者,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气化湿汤结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对照组外用抗生物蛋白敷料.结果两组的证候积分比较P<0.05;两组的HPV转阴率比较,P<0.05.结论益气化湿汤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感染,疗效较好.
作者:陈洪宇;逯庆玲;陈亚行;张琳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46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地西泮镇静治疗的23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的23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对判定产生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应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不仅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黄燕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1例,对照组拒绝产后高血压治疗或者未按照要求服用药物,研究组则接受正常抗高血压治疗,对两组不同随访阶段尿蛋白阳性率以及血压血压恢复正常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血压恢复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尿蛋白阳性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产后抗高血压治疗,在合理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