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在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徐亚茹

关键词:PBL教学法, 导师, 学员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育的水平.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二零一五年在本医院来实习的14名实习的学员作为观察组,对这一组的学员进行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同时,选取在二零一四年在本医院来实习的14名实习的学员作为对照组,对于该组学员的教育只进行临床导师制法.在完成分组后对两个小组的实习人员进行为期八周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两组人员不会互相交流.八周以后分别了解两组人员的学习状况,并对两组学员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进行验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两组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学员的学习效果,比如理论基础,实际的操作技能等方面.并且了解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反馈.结果:进行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在理论基础,实际的操作技能等方面,还有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只进行临床导师制法的小组,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得到师生的认可.结论: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教育水平.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临床医学检测机制中临床药品关联性的新看法

    本目的在于通过临床药品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 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得出药品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并针对影响的原理作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药品影响临床医学案例的分析来得到本文的主要目的;终起到使临床医学检测机制摆脱药品干扰的作用,使得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升.

    作者:聂青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单位2016年度1000名新兵作为对照组,在新兵军事训练期间不接受健康教育干预,选择本单位2017年度1000名新兵作为实验组,在军事训练期间接受健康教育,新兵军事训练时间为3个月,健康教育干预持续3个月,在集训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健康健康知识知晓率,统计健康行为发生率,并比较两组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新兵在军事训练伤、军事训练科学方法、心理适应、常见训练伤防治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科学军事训练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0.50%(105/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0%(285/1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对新兵军事训练期间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训练伤的发生,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谢明荣;严于林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基于激励机制的康复科护理管理浅议

    激励机制其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能、引导人的行为,使得人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内在潜力,从而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尝试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过程与措施.当前在康复科方面,及护理工作存在任务量较大的问题,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压力随处可见,其直接对康复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当前妇科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保康复科护理人员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护理工作积极性.本文尝试在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融入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调动康复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取得较好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孙彤;王应慧;尹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系统化护理在物质依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在物质依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物质依赖患者,将80例物质依赖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例数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疾病知识以及心理卫生知识了解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以P<0.05为差异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物质依赖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将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升.

    作者:石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分为参照组(n=36)和探究组(n=41),患者入院后均应用解痉、化痰等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盐酸特布他林溶液.结果:治疗后探究组PaO2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152,P=0.0296),PaCO2明显较参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52,P=0.0487).治疗后探究组患者P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252,P=0.0360),FEV1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32,P=0.0371),FEV1/FVC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632,P=0.0496).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可使其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何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比较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为糖尿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取门冬胰岛素单用的对照组(n=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n=30),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干预期间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利于血糖水平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健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前房穿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前房穿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5).参照组术前应用药物治疗,实验组术前实施前房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压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部压力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眼部压力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勇;陈红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在护理时使用健康教育理念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84例进行研究,同时将患者分成对照1组与对照2组进行护理,对照1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2组在1组的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的知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2组的护理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1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非常关键的,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高娉婷;刘佳;李映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60例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对儿童的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进行临床诊疗的分析.方法:选择在本医院进行治疗的60组案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同时对临床特点和诊疗的方式进行全程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进行研究的60组小儿患者中,发热症状多出现在用药治疗以后的2-7天后才恢复到正常体温.退烧的时间也在4天左右.用药后,小儿患者的咳嗽程度得到了缓解,肺部的啰音也得有所改善,有些甚至完全消失.呼吸道症状也完全消失,肝肿大、心脏方面出现的并发情况,也在治疗之后的一个星期以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需要与影响相结合,通过与实验室检查共同来对病症进行确诊.在症状确定以后,需要利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来对效果进行保障.

    作者:侯红颖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妇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98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卵管总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输卵管畅通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短,值得应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学校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及预防性服药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本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检出情况,并为学校肺结核预防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校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试验筛查,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用药,连续用药1.5个月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4名患者中,密切接触者81例,一般接触者22例,密切接触PDD强阳性者26例,对其中18例进行预防用药(69.23%),对其随访1年未发病,8例未进行预防(30.77%),随访1年后发现发病2例(25%).结论:PPD试验是检查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肺结核阳性率的有效手段,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用药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

    作者:娜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5男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92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药黄芩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6.08%,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湿疹治疗中选择常规治疗增加中药黄芩可有效缓解症状,且加快症状消退时间,属于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杨青月;杨欣菊;姜祯祯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无痛人流中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中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分析不同麻醉处理下患者麻醉不良反应、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与离院时间情况.结果:在恶心呕吐与嗜睡等麻醉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与离院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中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减少丙泊酚用量,加快清醒速度,术后恢复更快,不良反应也相对更少,麻醉效果与安全更有保证.

    作者:刘君;王芝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护理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平均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护理的价值较高,可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

    作者:张晓菲;卜淑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雌激素、孕激素应用于预防高危人流术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雌激素、孕激素应用于预防高危人流术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进行高危人流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添加早期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宫内粘连的发生率以及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出血时间、人流术后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宫内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出血时间、人流术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危人工流产术孕妇采取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缩短阴道的流血时间,加快月经的恢复速度,有效预防,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胡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老年二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心得探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和心理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FPG(6.19±0.75)mmol/L、2hPG(7.67±0.96)mmol/L、PSQI(6.78±1.56)分、SAS(37.86±3.78)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分娩孕妇68例,依据麻醉药物不同分组,各34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统计两组麻醉效果,并对比麻醉前、麻醉后3 min、10 min、3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后3 min、10 min、30 min H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MA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剖宫产分娩孕妇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沈维旬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两种护理带教方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两种护理带教方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带教前,两组的两项考核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带教后,两组的评分较带教前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带教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带教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基础理论、护理技能以及护生对带教的更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丁一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运用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的55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口腔溃疡外,其余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45%.结论:临床上给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不良情绪,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60例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对儿童的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进行临床诊疗的分析.方法:选择在本医院进行治疗的60组案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同时对临床特点和诊疗的方式进行全程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进行研究的60组小儿患者中,发热症状多出现在用药治疗以后的2-7天后才恢复到正常体温.退烧的时间也在4天左右.用药后,小儿患者的咳嗽程度得到了缓解,肺部的啰音也得有所改善,有些甚至完全消失.呼吸道症状也完全消失,肝肿大、心脏方面出现的并发情况,也在治疗之后的一个星期以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需要与影响相结合,通过与实验室检查共同来对病症进行确诊.在症状确定以后,需要利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来对效果进行保障.

    作者:侯红颖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