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观察

和金花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无症状心衰
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中,选取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37)和治疗组(n=38),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大,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为(281.17±51.22)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6.88±4.7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7.62±6.34)mm,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左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临床疗效显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治疗脑梗塞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单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石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舒利迭吸入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舒利迭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哮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哮喘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舒利迭吸入的依从性,促使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叶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1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临床风险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湾湾;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儿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研究组的2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蔡习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血压运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运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氨氯地平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运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显著多于对照组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12.5%,与对照组17.5%没有明显的差异,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运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疗效更有保证.

    作者:周正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对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风险略析护理策略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风险略析其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把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良好的护理之后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完成护理工作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较多,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护理安全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并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于红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儿脑外伤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3日-2017年2月22日收治的脑外伤患儿78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后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患儿行早期康复护理后FMA和MBI评分更佳(p<0.05),家长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小儿脑外伤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不仅提高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还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的价值较高.

    作者:张丁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膳刍议

    从药膳定义出发,对药膳的内涵进行探讨,从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药膳原料、烹饪技术等方面对药膳进行阐述,试图为药膳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潘洪;王庆稳;徐厚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运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的患者血脂水平、治疗疗效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上,试验组各项治疗前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试验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血脂水平,治疗效果更有优势.

    作者:张涛;田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库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实施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实施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生存质量,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买买提艾里·克依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哮喘84例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教育.比较观察不同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护理干预的哮喘患儿采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病症的认知,减少再次入院次数,以及再次发作次数.

    作者:林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医院在2016年4月份至2017年10月份的脑卒中患者病历,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焦虑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思怡;谢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失眠患者的中医针灸应用进展

    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西药治疗失眠虽然效果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副作用,因此对中医针灸治疗失眠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性.本文从翻阅学术文献入手,对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进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万锡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QCC)在降低康复医学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康复医学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6月至2016月6月的收治1124例患者,通过总结其影响因素,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其跌倒预防发生效果.结果:实施后,跌倒事件发现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护士自我能力评价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培训及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三方都能够充分掌握防范跌倒的相关知识,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王春丽;曹苏娴;查天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绿色通道路径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绿色通道路径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单双号球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抢救方式)与实验组(绿色通道路径抢救)各37例患者,分别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病死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24.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绿色通道路径抢救能有效减少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中的90名,采取随机组的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三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3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上来看,乙组患者的治愈速率更好,其次是丙组,再次是甲组,且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规定时间内的治愈有效率来看,乙组(100%)也是高的,其次是丙组(96.67%),再次是甲组(90.00%),每两组之间的治愈有效率比较,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不同剂量与不同服用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20mg/d,2次/d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聂舒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选择无痛分娩的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无痛分娩不干预模式,干预组采用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模式,分别将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分娩结局比较,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模式可以明显的改善分娩结局:总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后尿潴留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时、产后、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孕产妇产程中及产后舒适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讨

    目的:对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过治疗的妇女作为对象,总计26例,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妇女保健和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件探讨.结果:在26例调查者中,其妇女保健知识和妇产科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8.5%(10/26)、42.3%(11/26).结论:根据问卷显示,被接受调查的妇女对于保健知识和妇产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不高,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妇女保健以及妇产科知识的健康宣传工作.

    作者:阿煜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ICU综合症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方法:选择从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ICU治疗的4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120例,未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310例,将这两组患者就性别、ICU治疗时间、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环境影响、有无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药物等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ICU治疗时间、环境影响、有无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药物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ICU综合症是多因素作用产生的一种临床表现,造成患者形成ICU综合症的因素很多,以上均是较为常见的因素.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改善周围环境、有效护患沟通、满足老年患者合理的要求、适当减少治疗费用等均可有利于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乔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复苏临床护理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复苏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50例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均实施术后复苏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探究中,平稳苏醒患者例数是45例,需要及时返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例数是5例,心率失常且较难纠正患者例数是1例,给予该患者科学抢救及对症治疗后,转至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体征观察.结论: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复苏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促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尽早康复.

    作者:兰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