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作用

邱成艳;高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产妇, 自然分娩, 新生儿Apgar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待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P<0.05);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新生儿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帮助产妇提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及决心,对新生儿健康有益.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骶髂关节半脱位临床诊疗研究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病,多以外伤引起的持久性下腰痛就医.由于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因此动态触诊对本病的诊断特别重要.了解骶髂关节的解剖和运动,掌握骶髂关节半脱位的问诊、望诊、静态触诊和动态触诊,对本病的诊疗特别有意义.

    作者:卞学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推拿手法考核量表的构建与应用

    推拿手法考核是检验教学和学生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真实、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推拿手法的传授者均非常重视推拿手法的考核.由于推拿手法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目前尚无一个全面、客观、统一的考核办法,要想减少主观因素的误差,做到全面客观,有必要从推拿手法动作的外形和内涵、考核标准和细则、考核方式等各方面探讨出符合推拿手法要求的推拿手法操作考核量表.我校推拿教学团队根据多年教学和考核经验,探索出了推拿单式手法操作考核量表和手法技能综合运用考核量表.

    作者:葛云鹏;刘小卫;于隽;李江山;李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非甾体消炎药致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消炎药致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为预防消化道出血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后致消化道出血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36例老年患者中大部分为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消炎药进行止痛治疗,部分为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所致,治疗首先停用非甾体类药物,以止血药物治疗为主,止血效果不佳时联合内镜止血.结论: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易致消化道出血,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后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的.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在神经源性膀胱损伤中的运用效果观察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在神经源性膀胱损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源性膀胱损伤患者7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I组、对照Ⅱ组各24例,对照Ⅰ组采用针灸疗法,对照Ⅱ组采用膀胱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则采取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疗法,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残余尿量、每日排尿次数、大排尿量、膀胱压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7%,显著高于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P<0.05);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2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残余尿量、每日排尿次数、大排尿量、膀胱压力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疗法在神经源性膀胱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有助于膀胱功能恢复、自行排尿.

    作者:黄立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呼吸内科病房患者,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主要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的呼吸内科并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并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工作中,对比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改善,呼吸内科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分别为:81.4±5.6 vs 94.3±4.3、86.3±4.1 vs 96.5±3.2、88.4±5.4 vs 97.5±2.2),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85.0%vs 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欧莲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配合使用多功能带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配合使用多功能带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5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多功能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ADL评分SF-36各指标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配合使用多功能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好,且多功能带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绮文;蔡华清;石茂华;张红卫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

    全髋置换术(简称THR)患者遵从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功能锻炼是其功能康复的关键,然而THR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并不理想.本文对THR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金培勇;王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四黄粉外敷配合辨证施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

    目的:观察四黄粉外敷配合辨证施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我科3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四黄粉外敷及辨证施护,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随访6个月后复发2例,无效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好转.结论:四黄粉外敷配合辨证施护可大大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慧敏;杜艳芬;林晓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康复治疗师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构建规范、合理的康复治疗师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25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评价体系分层,采用层析分析法(analytic hierchy process,AHP)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和进行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终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康复治疗师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低指标标准为: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w=0.0004);高指标需要达到该条件:在康复评估、治疗及三级预防健康教育中均可巧妙使用沟通技巧(w=0.1137).各级指标的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该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可为康复治疗师的选拔、考核提供依据.

    作者:田莉;刘样;张立男;程志崇;裴思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提高推拿手法技能的方法

    推拿手法技能在推拿医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推拿手法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推拿的疗效.然而,很多初学者不重视推拿手法技能的提高,只是学会了动作形态,并未达到深透的水平.笔者从加强功法训练,详细讲解,演练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沙袋练习、实践操作、推拿手法测定仪测定、推拿手法技能比赛、增强学生对推拿兴趣的培养等7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打开推拿手法技能不高的窘境,给教学改革带来一点启示.

    作者:王金淼;周运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儿推拿治疗不同证型厌食的研究进展

    厌食是小儿临床常见多发病症,常选用小儿推拿进行治疗.本文对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的常用穴、不同证型厌食的小儿推拿治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作者:贺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重症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手段,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常氏卧位旋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氏卧位旋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氏卧位旋转扳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磁振热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氏卧位旋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龙;常孝新;时国建;袁蒙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四肢骨不连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4例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SW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6.5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痂评分、骨折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骨痂评分、骨折线评分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局部皮肤破损,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7.69%、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治疗四肢骨不连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骨连接,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范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卒中后痉挛康复机制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痉挛状态是慢性卒中幸存者严重的功能障碍,由于痉挛状态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之一,为进一步推进痉挛的康复方法,探究神经可塑性的机制是必要的.本文就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卒中后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神经可塑性及功能重组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陈娇娇;秦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穴位注射、磁场脉冲电配合复方片仔癀软膏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磁场脉冲电配合复方片仔癀软膏与口服阿昔洛韦、肌注维生素B1及B12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注射、磁场脉冲电治疗配合复方片仔癀软膏外涂,对照组给予服用阿昔洛韦、肌注维生素B1及B1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结论:穴位注射、磁场脉冲电配合复方片仔癀软膏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群;孔颖妍;陈海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对中药房实习带教的影响

    中药房的带教是中医院药学部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日趋量多的门急诊量,传统的中药房管理模式和带教方法已不能满足现状及对新生代的传承.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带教工作有着长远的影响,对高效培养中药调剂岗位人才有重要作用.

    作者:招志辉;廖小红;苏慕霞;梁文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后期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现对其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锦容;秦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54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状况、社会心理、工作状况、医疗情况、体力情况、病情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生存质量、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林素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刺俞原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在合理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针刺原俞穴对患者血糖、血脂、临床症状等项的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实施针刺俞原穴,对照组40例,实施针刺常用穴,历时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夜尿频多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HbA1C、TG、TC、HD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PG、HbA1C、TG、T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俞原穴较普通取穴能明显降低血糖,改善血脂代谢,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为今后针灸治疗糖尿病针灸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

    作者:冯丹枫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